日常生活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寓所,人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确立、遵守的伦理观念、准则、规范构成了日常生活伦理,维系人类社会正常运转,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具有塑造和建构日常生活的功能。传统儒家伦理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和功能,儒家倡导和持守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德性既源于使传统中国人的情感与生活又养成了传统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生活样式和传统中国礼仪之邦、君子之国的大国气度。《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以儒家伦理与传统中国日常生活的关联为参照》认为:在当代全球化、多元化进程中,中华民族何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以何种样式生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以儒家伦理与传统中国日常生活的关联为参照》重温儒家伦理与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关联,不是复古式地全盘照搬儒家伦理,而是从中汲取有益的资源,与其他文化共同整合出既有时代性和世界性,更具有民族性的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 作者简介: 王雅,女,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金景芳先生,治经学与中国思想史。2000年调入辽宁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导读、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经与经学史等课程。在国内外学界公认的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转载,出版学术专著3部。 目录: 第一章日常生活及其伦理的可能性与意义 第一节日常生活及其特征 第二节日常生活伦理的可能性与意义 第二章日常生活——儒家伦理的内在理路 第一节宗法血缘社会——儒家伦理思想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日常生活——儒家伦理的起点与落实处 第三节有教无类与独尊儒术——儒家伦理日常化的途径 第四节童蒙习养——儒家伦理的内在化、习惯化 第三章仁者、人也——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质的定性 第一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之仁的自然本源 第二节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礼义对仁的节制 第三节能近取譬、忠恕之道——实践仁的方法 第四节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双向涵摄的仁——尝试性的、有待完善的分析 第四章义者,人路也——传统中国人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羞恶之心,义也”——义的人性根源第一章 日常生活及其伦理的可能性与意义 第一节 日常生活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日常生活伦理的可能性与意义第二章 日常生活——儒家伦理的内在理路 第一节 宗法血缘社会——儒家伦理思想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日常生活——儒家伦理的起点与落实处 第三节 有教无类与独尊儒术——儒家伦理日常化的途径 第四节 童蒙习养——儒家伦理的内在化、习惯化第三章 仁者、人也——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质的定性 第一节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之仁的自然本源 第二节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礼义对仁的节制 第三节 能近取譬、忠恕之道——实践仁的方法 第四节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双向涵摄的仁——尝试性的、有待完善的分析第四章 义者,人路也——传统中国人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羞恶之心,义也”——义的人性根源 第二节 “义者,心之制”——义的规则性与普遍性 第三节 “义者,宜也”——义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第四节 “义者,利之和”——义的效用第五章 礼者,养也——传统中国人的立身之本 第一节 正容体明人伦 儒家之礼对日常生活的规范 第二节 敬威仪淑贤德 儒家之礼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与超越 第三节 遂人欲达人情 儒家之礼的日常生活理念 第四节 礼之用和为贵 儒家之礼的效用与境界第六章 智者不惑——儒家之智对传统中国人身心性命的开启 第一节 智者不惑与德性、良知——智与知 第二节 是非之心,智也——儒家之智的来源 第三节 知者知人 儒家之智对人之德性的判准 第四节 仁且智 儒家之智对仁义礼信的彰显第七章 信,诚也——传统中国人安身之命之基 第一节 诚是自然底实,信是人做底实——儒家之信与诚及诚信 第二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传统中国人的立身之本 第三节 信近于义 儒家之信的衡量标准 第四节 敬事而信 儒家之信对传统人行为方式的规范 第五节 “诚”之涵养与“信德”之持守第八章 儒家伦理核心五常的当代转化 第一节 儒家伦理核心五常的性质与层次性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伦理主体及其伦理规范的转变 第三节 当代社会转型与伦理形态多样化 第四节 儒家伦理当代转化的可能性第九章 儒家伦理渗透韩国日常生活的启示 第一节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与本土化、民族化 第二节 近现代韩国社会多元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地位与功效 第三节 韩国儒学与韩国人日常生活的关联所透显出来的意义第十章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及其特征 第二节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的方向 第三节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的途径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