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及其成果,将是甚至已经是20.21世纪心理学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对生活在亚洲的心理学家来说,这一对话的意义将有机会使我们重新认识自身文化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 徐钧 人文心理学家、全球聚焦心理疗法学会(TFI)训练协调员,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督导及临床心理专业客座讲师,南嘉心理咨询师部落(www.nanila.org)创办人,研究镁域:现代入文主义心理治疗、佛学与心理治疗跨文化对话. 目录: 第一编佛学与心理学的定位 第一章佛学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 第二编历史概要 第二章佛学心理学的古代历史概要 第三章佛学与心理学的对话的历史概要 第三编人类的关系 第四章藏传佛教历史上四个梦的精神分析解读 第五章亚洲佛学文化背景下的阿奢世王情结 第六章死本能与无常:精神分析的超越性 第七章精神分析中的真实关系:有和空 第八章佛学因缘哲学与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 第九章聚焦与因缘哲学 第十章空,体验存在的基础 第四编正念:来自佛学与心理学的讨论 第十一章关于正念第一编佛学与心理学的定位 第一章佛学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第二编历史概要 第二章佛学心理学的古代历史概要 第三章佛学与心理学的对话的历史概要第三编人类的关系 第四章藏传佛教历史上四个梦的精神分析解读 第五章亚洲佛学文化背景下的阿奢世王情结 第六章死本能与无常:精神分析的超越性 第七章精神分析中的真实关系:有和空 第八章佛学因缘哲学与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 第九章聚焦与因缘哲学 第十章空,体验存在的基础第四编正念:来自佛学与心理学的讨论 第十一章关于正念 第十二章正念在心理治疗中的发展 第十三章穿越和当下:临床对话过程中正念的运用 第十四章慈心在正念中的运用 第十五章文献注释:呼吸的正念 第十六章文献注释:慈心的正念第五编案例 第十七章 佛学历史中心理咨询的案例 第十八章三篇应对恐惧的文献 第十九章丹增旺嘉的黑关经验第一编佛学与心理学的定位第一章佛学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 在2002年之前,我还是十分困惑佛学与心理学是否有一种真正对话的可能,而并非是一些虽然在一起说话,但是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虽然我觉得这两者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内容,他们可能存在对话和进一步交流的可能。直到2003年,我开始考虑直接无法对话的那些局面,许多是由于没有厘清彼此的关系定位引起的。于是我试图找寻一个可以联系两者的共同基点——佛学术语中即“共许量”。不久我在研读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文献时,发现自恋的概念与佛学我执的概念如此接近,于是以自恋这一概念为对话的联结基点,横向比较和划分了佛学修行者(特别是那些如佛陀一样)、正常人、神经症、自恋性障碍、精神病性的不同人格维度,讨论了佛学与心理学目标的不同。这些思考最后成就了本篇文章,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2004年第五届全球华人心理学大会上,我做了相关的演讲。在文化心理学分会会场,听众出乎意料的多,也出乎意料的对此有各种兴趣,这让我对佛学与心理学对话的未来也有了更好的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