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的黄昏》是对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发展的一种历史批判性研究。作者摄取了现代西方主体性观念这一独特理论现象,从哲学和政治学的综合视角,广阔而多面地透视了这一观念在政治、哲学、社会历史、伦理学乃至心理学等诸多领域里的演变沉浮。通过这一著作,我们不仅可以系统了解到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观念的历史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轨迹,也可以窥见到作者努力构建其“批判性后现象学”的立意、思路与方式。《主体性的黄昏》结构严谨,论述精辟,内容翔实,资料信息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弗莱德·R.多迈尔,美国哲学家,《主体性的黄昏》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 万俊人,1958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国家“马工程”首席伦理学专家。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超越占有性个体主义 一、占有性新个体主义 二、先验人道主义 三、“自我表现”与“人的目的” 四、人的复归 第二章交互主体性与政治共同体 一、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二、生活界与单子学:胡塞尔 三、一些后胡塞尔的观点 四、自我学和《存在与时间》 五、海德格尔与共在 六、法国现象学 七、注视与个人间的冲突:萨特前言 导论 第一章超越占有性个体主义 一、占有性新个体主义 二、先验人道主义 三、“自我表现”与“人的目的” 四、人的复归 第二章交互主体性与政治共同体 一、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二、生活界与单子学:胡塞尔 三、一些后胡塞尔的观点 四、自我学和《存在与时间》 五、海德格尔与共在 六、法国现象学 七、注视与个人间的冲突:萨特 八、交互世界与可逆性:梅劳庞蒂 九、语言与差异:德里达 十、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十一、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 十二、批判理论和非同一性:霍克海姆与阿多诺 十三、社会性的样式种种:一种类型学 第三章人与自然:一种“人道主义的自然主义”展望 一、自然与人的自由:利科 二、知觉的信念:梅劳庞蒂 三、自然和“补充”:德里达 四、对政治理论的意蕴种种 第四章人类发展与社会进化 一、哈贝马斯论人与社会发展 二、一些批判性的评论 三、阿多诺与“自然史” 第五章日常语言与理想言语 一、从是中推出应当:塞尔 二、概念的演绎:格维斯与弗洛霍克 三、超验语用学:阿佩尔 四、伦理学与回忆 附录 一、关于风俗的外部研究:伯林论维柯与赫德尔 二、双城记:利科的政治与社会论文 三、论批判理论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