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儒平议》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论述部分,以“坑儒”事件为考察对象,从现有的历史材料出发,结合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儒者的发展为线索,探讨秦始皇“坑儒”的原因、结果、影响等,完整地展现秦始皇“坑儒”始末,对以《史记》和卫宏为代表的对“坑儒”始末的不同看法进行客观的评述。其二为资料部分,将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加以编选,展示事件的本来面貌。 作者简介: 周芳,女,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2008年获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师从李申先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传统的用途与滥用——以“天人合一”为例》,并参与了《敦煌本<坛经>校释疏义》第八章的整理工作。 目录: 论述部分 绪论原儒 第一章坑儒本事 一、《史记》所载坑儒本事 二、卫宏所说坑儒本事 三、后世学者对坑儒本事的认定 四、对卫宏说的质疑 第二章坑尽儒者辩 一、坑尽儒者论 二、对“坑尽说”的质疑 三、坑尽与否之辩 第三章现代学者论坑儒 一、现代早期坑儒论 二、现代对坑儒事件的主流认识(上) 三、现代对坑儒事件的主流认识(下)论述部分 绪论原儒 第一章坑儒本事 一、《史记》所载坑儒本事 二、卫宏所说坑儒本事 三、后世学者对坑儒本事的认定 四、对卫宏说的质疑 第二章坑尽儒者辩 一、坑尽儒者论 二、对“坑尽说”的质疑 三、坑尽与否之辩 第三章现代学者论坑儒 一、现代早期坑儒论 二、现代对坑儒事件的主流认识(上) 三、现代对坑儒事件的主流认识(下) 四、近年来对坑儒事件的重新讨论 第四章坑儒本事检讨 一、卫宏说不可信 二、被坑的仅是部分犯禁“诸生” 三、秦汉之际儒生的生存状况 第五章平议:秦政与坑儒 一、秦朝与儒生 二、方士的罪过 三、坑儒与党锢 四、儒者与坑儒 资料部分 史书记事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汉·刘向《说苑》卷二〇《反质》 汉·王充《论衡》卷七《语增篇》 唐·孔颖达《古文尚书正义》 唐·杜佑《通典》卷一六三《刑制上》 又卷一七〇《峻酷》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六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下 宋·苏辙《古史》卷七《秦始皇本纪》 宋·郑樵《通志》卷四《秦纪》 宋·吕祖谦《大事记》卷七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〇《学校考》 又卷一六二《刑考》 元·董鼎《书传辑录纂注》卷首上 元·方回《古今考》卷六 明·胡广等《书经大全原序》 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七八《秦始皇本纪(汉·司马迁)》 明·周琦《东溪日谈录》卷一二 清《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二上 清《御定渊鉴类函》卷四〇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拟题》 清《陕西通志》卷七六 又卷九九 清·马骕《绎史》卷一四九《秦始皇无道》 清·李锴《尚史》卷七《秦本纪·始皇帝》 卫宏新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七 唐·孔颖达《古文尚书正义》 唐·颜师古《汉书注·儒林传》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儒林列传》 五代·刘昫《旧唐书·玄宗本纪》 五代·刘昫《旧唐书·礼仪志》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二七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六 又卷六一四 又卷九七八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五 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六《馔食》 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六《果实部》 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八 元·陈师凯《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上 元·董鼎《书传辑录纂注》卷首上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〇《学校考》 明·胡广等《书经大全·原序》 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三二 明·梅鼎祚《东汉文纪》卷七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五三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六《地理》 又卷二〇八《果品》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四三《草木》 清《御定骈字类编》卷一七七 清《御定渊鉴类函》卷二六 又卷三四《地部》 又卷四〇四《果部》 清《大清一统志》卷一七八 清《陕西通志》卷八 又卷七三 又卷七六 秦汉儒生状况资料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