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梵学论集》体现了著作者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长期关注的某一专业方向或研究主题,历时动态地展现了著作者在这一专题中不断深化的研究路径和学术心得,从中不难体味治学道路之铢积寸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未有穷期的孜孜以求,感知学问有道夕修养理论、注重实证、坚持真理、服务社会的学者责任。 作者简介: 黄宝生,1942年7月出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196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专著:《印度古代文学》(1988)、《印度古典诗学》(1993)、《<摩诃婆罗多>导读》(2005)和《梵语文学读本》(2010);译著:《佛本生故事选》(合译,1985)、《摩诃婆罗多》(合译,2005)、《梵语诗学论著汇编》(2008)、《奥义书》(2010)和《薄伽梵歌》(2010);译注:《梵汉对勘<入楞伽经>》(2011)、《梵汉对勘<入菩提行论>》(2011)和《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2011)。 目录: 代序 论迦梨陀娑的《云使》 《本生经》浅论 胜天的《牧童歌》 古印度故事的框架结构 印度古代神话发达的原因 《管锥编》与佛经 印度戏剧的起源 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 梵语文学修辞例释 禅和韵——中印诗学比较之一 在梵语诗学烛照下——读冯至《十四行集》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 佛经翻译文质论 书写材料与中印文学传统代序 论迦梨陀娑的《云使》 《本生经》浅论 胜天的《牧童歌》 古印度故事的框架结构 印度古代神话发达的原因 《管锥编》与佛经 印度戏剧的起源 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 梵语文学修辞例释 禅和韵——中印诗学比较之一 在梵语诗学烛照下——读冯至《十四行集》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谈 佛经翻译文质论 书写材料与中印文学传统 季羡林先生治学录 金克木先生的梵学成就——读《梵竺庐集》 《故事海选》译本序 《摩诃婆罗多》译后记 《摩诃婆罗多》前言 神话和历史——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之一 宗教和理性——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之二 语言和文学——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之三 《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导言 《奥义书》导言 《薄伽梵歌》导言 《梵汉佛经对勘丛书》总序 《梵汉对勘<入楞伽经>》导言 《梵汉对勘<入菩提行论>》导言 《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