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验的专著,既探讨了贝克特创作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又研究了他在文艺评论、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成就。作者通过对贝克特各个时期作品的系统的比较性解读与评论展示了贝克特不同作品之间内在的连贯性、互文性、主题的层层深入以及形式的不断解构与重构,从而详尽全面地展示贝克特文学创作的动态进程,并揭示贝克特通过创作实验对西方文化及哲学思想的扬弃和传承,对后现代思想的预设,对存在、艺术与语言表征关系的独到见解。 《不断延伸的思想图像:塞缪尔·贝克特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研究视角独到,立论颇有新意,提出了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即:“贝克特的整个创作生涯(即创作过程)既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他探讨和实验各种艺术表达形式的过程”,即“动态的自我生成形式”。本研究成果为中国文学界认识后现代文学创作的本质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反思20世纪(即二战以后)西方社会人的荒诞生存境遇和空虚、绝望的精神世界,同时很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化及其诗学的根源和思想内涵。 作者简介: 王雅华,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获英美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获得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留学基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戏剧、现当代英国小说及诗学、爱尔兰文学等。出版了专著:《走向虚无——赛缪尔·贝克特小说的自我探索与形式实验》(英文);在国家权威核心期刊《外国文学评》、《外国文)》、《国外文学》等发过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和编著文学、英语语言及教学方面书籍和教材5种;独立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种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贝克特作品的思想深度及其与后现代文化思想和后结构主义诗学之间的联系。但是,应当指出,这样的研究模式极易使贝克特研究过于标签化,而贝克特恰恰是一个难以被归类,也不应该被归于某一流派的作家,尽管在西方文学史中他早已被归人荒诞派作家之列;早期的贝克特研究者将他视为笛卡尔哲学的代言人,而近些年学界又给他冠以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标签。但是当我们认真考察贝克特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尤其是他文学创作的“前(潜)文本”——他的书信和系统的哲学笔记(包括他对一些哲学家的思想的翻译、编译、改写,摘录等)——我们便会发现对贝克特的任何归类和标签化界定都有失准确、恰当。因此,贝克特与哲学家的关系问题以及他对西方哲学的接受和扬弃,是贝克特研究中不可绕过的最基本的问题,它也是需要全面考证和探讨并重新评价的问题。 若想真正理解贝克特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隐喻,我们首先应该追根溯源,细心考证并阅读贝克特文学创作的“前文本”,即他的哲学笔记,因为只有从贝克特的哲学笔记与他的文学作品之间探寻互文关系,才能还原贝克特在创作过程中真实的思想状态,内心感悟和思考,以便揭示贝克特如何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扬弃与传承建构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哲学思考对后现代思想家的启示意义和普世价值。 贝克特并不像他同代作家萨特那样是专门研究哲学的科班出身,如本书第一章所述,他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现代语言文学,但是他青年时代就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做交换学者期间,他曾系统研究了笛卡尔哲学并广泛阅读了西方哲学,从前苏格拉底古典哲学到启蒙哲学,到康的哲学,再到现代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等,贝克特都有所涉猎。因此,从贝克特的作品中(尤其是早期的创作),我们不难读到笛卡尔身心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叔本华的“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思想)、格林克斯的偶因论、斯宾诺莎的神秘主义哲学、约翰·布里丹的矛盾与悖论,还有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等。贝克特早期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如何从这些伟大的哲学家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是对这些哲学家思想的最好的注脚。而从小说三部曲开始,他的写作却自觉不自觉地对日后将要出现的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理论思想进行了预设,因此与后现代诗学形成了某种互涉与互文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