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让一保罗-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思想者丛书:萨特与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汉英对照)》是萨特为反驳种种对存在主义的批评而撰写的一篇非常著名的哲学论著。在此文中,萨特一方面反驳了各种有代表性的对存在主义的责难,另一方面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他认为,人是先有存在,而后才有本质,人的本质是处在不断地生成之中的。人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形成自己的本质,人永远处在不断地选择之中。 目录: 引子:萨特时刻 目标 场景 背景 一让一保罗·萨特-一通往《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之路 让一保罗·萨特:生平简介 萨特的谋划:简介 《导读》的编写方法 二拷问存在主义 目标 我受到了攻击:萨特的出发点 三怎样成为存在主义者引子:萨特时刻目标场景背景 一让一保罗·萨特-一通往《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之路让一保罗·萨特:生平简介萨特的谋划:简介《导读》的编写方法 二拷问存在主义目标我受到了攻击:萨特的出发点 三怎样成为存在主义者目标存在主义:一个被滥用的概念存在责任焦虑舍弃 四怎样获得自由目标情感上的“转折点”舍弃与忠告:进退维谷萨特的“他人” 五怎样成为人目标自我人的尊严人的条件完整的人性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六余论目标海德格尔的回应萨特的未来萨特满足了一种需求。欧洲当时缺少一种“谋划”,而萨特的方法正好抓住了这种需求并将它表述出来。不过,正如我们暗示过的那样,萨特说话时的用词太过晦涩,你会认为他的论述是毁坏性的,而非启发式的。萨特当然不会因为其他人觉得自己的观点或意象令人厌恶甚或无法忍受而畏缩不前。比如,谈点爱情和浪漫怎么样?萨特的谋划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涉及人际关系,而不仅仅牵涉政治或哲学理论及观点。但这种讨论总是令人不快。人际关系的世界似乎包含着一种不可避免的剥削,最多也就是相互剥削。“情欲是一种意识,它把自己变成身体,以便把他人的身体划归己有”(《存在与虚无》)。但是,让萨特能够激励人心的或许是对浪漫的抵抗:在那个时刻,风花雪月似乎让人难以接受,也扯不上关系。同样重要的是,他的谋划是由小说和哲学交织而成的。尽管用词往往隐晦,其中却有一种肯定的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通过小说,萨特的谋划催生了一种独特的现代英雄主义——存在主义的英雄。这里我们简单考察一下《不惑之年》这部小说,它的出版是《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那个秋天的前奏。在故事的开头,1938年的夏天,马蒂厄·德拉鲁35岁,是巴黎布丰中学的哲学教师。他没有结婚,这让他那受人尊敬的律师哥哥雅克有些心烦。他早就对他的情人玛赛尔许下了诺言,同时又在追求更加年轻的依维什,一个在巴黎的俄国学生。小说一开始,玛赛尔告诉马蒂厄,她怀孕了。惊恐之中,他觉得应该安排她去做在当时还算违法的人工流产。这在他的内心引发了长久的冲突。马蒂厄对于自由的追求以及他对本真的观念受到了挑战,并突破它们的限度。例如,下面是他在夜总会的一幕——和依维什及她的哥哥鲍里斯,还有她的情人洛拉一道。依维什突然伸手拿了一把刀——那姿势是对旁观的体面巴黎人的挑衅。马蒂厄的反应是:他将刀猛地刺入他的手掌,几乎什么都没感觉到。他把手拿开时,那把刀依然扎在他的肉里,竖立着,刀柄露在外面。“你知道的,”马蒂厄咬着牙齿说道,“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就是自由吗?或者,它只是一种虚张声势的伪装,一种打动女孩子的普遍需要?这样的姿势是存在主义小说中主人公所特有的:有点荒唐,有点勇敢。和马蒂厄一样,我们无从知晓这些行为的意义——它们确实是行动的瞬间,是从每天日常生活的惯性中攫取出来的,仅此而已。在马蒂厄·德拉鲁身上,萨特为他的谋划提供了一个无法确定的焦点,其模糊程度一如《存在与虚无》中的抽象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