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作者:涩泽荣一,李建忠     整理日期:2014-08-22 22:43:30

在日本流传着一本书,被称为“商业圣经”,这本书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本书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涩泽荣一:日本近代产业先驱,工商业的精神领袖,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现代文明的创始人”。作为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儒商,涩泽荣一一生崇拜孔子,并积极地致力于将《论语》思想运用到经商实践中。他反对所谓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不相客的观念,主张伦理道德与经济的统一,鼓励人们修学向上。这些儒商精神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第一章处世与信条
  《论语》与算盘
  士魂商才
  天不罚人
  观察人物的方法
  等待时机的诀窍
  人人平等
  争与不争
  大丈夫的试金石
  蟹穴主义
  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
  第二章立志与学问
  预防精神衰老的方法
  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
  丰臣秀吉的长处和短处第一章处世与信条《论语》与算盘士魂商才天不罚人观察人物的方法等待时机的诀窍人人平等争与不争大丈夫的试金石蟹穴主义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第二章立志与学问预防精神衰老的方法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丰臣秀吉的长处和短处小事皆通达,临大而不惊立大志与立小志君子之争勇猛之心的培养一生所要走的路第三章常识与习惯常识是什么口是祸福之门因恶而知美习惯的力量伟人和完人似是而非的亲切感何谓真才真智动机与效果人生在于努力就正避邪之道第四章仁义与富贵真正的生财之道金钱的善恶在于人孔子的理财富贵观救贫之道金钱无罪确立义利合一的观念富豪与道德上的义务能挣会花第五章理想与迷信保持美好的希望做事要有热忱道德应进化吗两种人生观日日新肃清歪风是急务第六章人格与修养人格与标准容易被误解的气魄修养不是理论重在平时留心驳斥修养无用论人格的修养法商业无国界第七章算盘与权利当仁不让师唯有仁义竞争的善意与恶意合理的经营第八章实业与武士道武士道即实业之道宜以相爱忠恕之道交友模仿与自创效率增进法功利与道义“为富”与“为仁”相斥之风第九章教育与情谊孝道的真谛现代教育的得失伟人和他的母亲过失何在从理论到实际人才过剩的一大原因第十章成败与命运好像失败,实为成功尽人事,听天命胆大心细顺逆二境从何而来成败身后事 观察人物的方法佐藤一斋先生认为,根据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是最正确、最不会发生差错的人物观察法。在其著作《言志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初次见面时对人的观察判断,多半无误。”正如一斋先生所说,初次见面时,好好观察判断一个人,多半不会有错。而经常见面之后,次数一多,由于种种考虑,反易导致不正确的判断。 初次见面时,对一个人并无成见,也不掺杂各种考虑和私情,这样的观察处在一个最佳的状况。如果对方有所掩饰,那这种掩饰在初见之时,就会明明白白地映现在观察者胸中的明镜上而容易觉察出来。但是,见面的次数一多,就容易被种种缘故或别人的反应或建议所困扰,以致考虑过多,反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 孟子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这是孟子一派的人物观察法。也就是根据人的眼睛来鉴别一个人的好坏。心术不正的人,其眼神阴暗不明;心术正的人,其眼神清澈而明亮。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一个人,也是相当准确的。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大抵就能判断这个人的善恶正邪。 《论语》上有:“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论语?为政》)佐藤一斋先生的以第一印象看人的观察法和孟子的观人眼神观察法,都是简易、快速识别他人的方法,能够大体上正确地判断一个人而不致有太大的失误。但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上面所说的两种简易、快速的方法尚显不足。必须根据上面所举的《论语?为政》上的话,从视、观、察三个方面来识别一个人,此乃孔夫子之遗训。 视和观,都属于看。不过,视是单凭肉眼看其外形,而观则更进一步,不仅看外表,还要看其内在;不仅要用肉眼看,还要用心去看。也就是说,孔子在《论语》中所教导的人物观察法,首先是看一个人表现在外的行为,以此来判断其善恶正邪,进而由此观察他的行为动机,然后再进一步观察他的安心所在,生活追求是什么,这样,必能明了此人的真实人品,即使他想隐藏也隐藏不了。 其实,无论一个人外部的行为表现如何正直,假如其心术不正,就决不能说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因他有时可能是不敢为恶。又假如一个人所呈现的行为端正,心术也纯正,但如果其追求的只是饱食暖衣逸居,那他则容易陷入诱惑之中而意外地做出坏事。所以,行为、动机和追求三者不能全部端正,就很难说这个人完完全全、自始至终是一个正直的人。 等待时机的诀窍世上之人,尤其是在青年时代,就存在着回避竞争的劣根性,那这种人最终是无法求得进步,也不可能发达的。谁都知道,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竞争。因此,不躲避强力的对手而与之竞争,同时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是人生处世不可或缺的两个必要条件。 我到现在,在面对竞争时仍是决不回避,勇敢地去争取。不过,以我半生以上的长期经验,我稍微领悟到,人生在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某一件事情已经有因,而将产生某种结果时,突然节外生枝,转变因果之势,接着任你怎么去争取,在一定时机到来之前,以人力终究无法扭转其形势。 所以,人生处世要能够观察形势,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这点务必切记在心。但如有人硬要歪曲真理,则必须挺身与他力争到底。所以,我想奉劝青年子弟们,一面要积极争取,一面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不能急躁。 我对日本今日的现状,并不是没有想要极力去争取而改变的念头。我认为今天的日本最令人遗憾的还不仅仅是官尊民卑而已。为官者无论做出多么不妥当的事,结果大都不了了之。虽然偶尔因社会上非议太甚而移送法办或免职处分,但与为官者犯案数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而已。总之,为官者的为非作歹只要不超过一定程度,是被默许的。这样说并不过分。 反之,百姓一旦有丝毫恶劣的行为,就马上有身陷缧绁之忧。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应该受到惩罚,上官下民理应一视同仁,而今天日本的情形却是,在裁夺上依据官民身份的不同有着宽严的差别。 此外,无论百姓对国家、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其功劳也不易被政府所承认。而为官者只要一有寸功,就会立即被政府承认,并加以恩赏。这些情形,都是我想据理力争,希望能够改变的。但不管我如何积极争取,时机未到之前恐怕我没有办法改变形势。因此,目前我所能做的,也只是发出不平之鸣,等待时机的到来。 争与不争世上有人反对与人相争,他们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争总是不好。更有甚者说:“若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送上。”那与人相争对处世为人究竟是有利还是无利?这种实际问题,答案因人而异,既有人认为不能排斥与人相争,也有人认为那是要绝对排斥的。我认为,与人相争不仅不应该绝对加以排斥,而且在为人处世上还是非常必要。我也听到有人批评我做人过于圆滑,其实我虽能避免无谓的斗争,但也不是把绝对避开争执作为处世的唯一方针。 《孟子?告子下》中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诚然,一个国家要想健全发展,则无论在工商业、学术、科技还是外交等领域,都必须常常保持与外国竞争且抱非胜不可的信念。 其实,不仅仅是国家,个人处世也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常保持与周围的敌人竞争且抱有非胜不可的斗志,那他是绝不会有所进步发展的。 辅导晚辈的前辈,可以分为两种人。—种是,无论如何对晚辈都极温和亲切,决不责备或苛求,无微不至地鼓励、提携晚辈,绝对不以晚辈为敌。无论晚辈有什么缺点或失误,他们都与晚辈站在同一阵线,心平气和地去引导,自始至终尽心尽力地庇护晚辈成长。当然,晚辈对这种前辈是非常信赖的,像对慈母一般地敬爱这种前辈。但是,如此对待晚辈,对晚辈果真有利吗?我想这值得商榷。 另一种前辈则正好与此相反,他们视晚辈如敌人,专找晚辈的茬儿,并以此为乐。晚辈稍有差池,他们就大发雷霆,严加申斥,将晚辈骂得体无完肤;一有失策,则将其打入冷宫,对晚辈极其苛刻。态度如此严厉的前辈,往往会遭来晚辈的怨恨,在晚辈中当然非常不受欢迎。但是,这样的前辈对晚辈果真没有益处吗?这一点,请青年子弟们好好思考一下。 无论晚辈有什么缺点,即便是失误,也始终给予庇护的前辈,其心地之亲切与诚恳,当然是难能可贵,令人感激。但是,如果只有这样的前辈,晚辈的奋发精神必定会受到影响。假使失策也能得到宽恕,有的人就会认为无论什么失误都没关系,前辈总会解救我的。这样,晚辈不必担心做错事,缺乏谨慎的态度,就会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做起事来轻佻急躁。最终,晚辈的奋发精神也就钝化。相反,如果在稍有过失便大声苛责,专找晚辈茬儿的前辈带领下工作,晚辈一点儿也不敢掉以轻心,一举一动都非常谨慎,唯恐留下把柄,因而自然注重品行,不敢有丝毫的怠惰。这样严厉的态度,能使晚辈加强自我管束,使他养成更扎实、更稳健的工作态度。 如果你遇到的是专以找晚辈茬儿为乐的前辈,他不但会指责你的缺点、错误,甚至还会牵连到你的亲人,连像“自你老爸以来就没好种”那样的话也会骂出口。在这样的前辈下面工作,晚辈的失败、错误,不单是他自己无颜面对,就连父母也要受辱,故而晚辈们怎可随随便便不努力奋发? 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大凡人的灾祸多萌生于得意时期,因为得意之时,谁都有忘形的倾向,而祸害就趁机由此缺口侵入。所以人生在世当留心,得意之时不可松懈,失意之时不可气馁,保持一颗平常心,按照常理去为人处世,走完人生之路,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大小事物,应一一加以考虑。然而,大多数的人在得意时,其思想就全然相反,像所说的“小事一桩”那样,对小事抱有轻蔑、不在意的态度。所以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如果不能对大、小事以细密的作风处之,就容易陷入意想不到的过失。 事情固有大小之分,但不能仅从表面上观察,轻率地加以判断。有小事反成大事,亦有大事意外化作小事的情况。所以,凡事不分大小,事先要充分考虑其性质,而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旦遇到大事要处理时,首先考虑事情要如何做才算合乎道理。接着考虑用这种合乎道理的方法去做,对国家和社会是否有利。然后再想想,这样做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如此思考后,虽自己无利可图,但它既合乎道理,又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我会断然舍弃小,遵循道理行事。如此考查探究是非得失,有理无理,然后再着手去做,这才适宜。 在思考这一点上,必须细致周密。不能一看合乎道理就去遵循,或认为有违公益就迅速放弃。有些事看起来似乎合理,但也应该再从各个角度加以观察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同样的,有些事表面看来好像是违反公益的,但日后会对社会有利,也未可知。 一言以蔽之,仓促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有理无理是不可取的。万一处置失当,一片苦心将全部泡汤。对于小事,人们往往不假思索随意决定,这非常不妥。既称为小事,表面看来自然微不足道,很容易被大家轻视。但是,就是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也会变成大事。 有些小事是转瞬即逝的,但有些小事却是大事的端倪。原以为是芝麻小事,没想到却在日后惹出大的问题来。有人以细微之事渐次作恶,最终变成坏人;也有人由小善做起,最后变成一个大好人。有些最初以为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步步演进,结果酿成大弊端;而有些小事最终带来一身一家之幸福。这都是积小成大使然。对人不亲切或我行我素,也是由小而大,逐渐演变的。日积月累,政治家会使政治腐败,实业家会使业绩不振,教育家会误人子弟。所以,小事未必就真的小。社会中无所谓大小事之分,要把事情分大小,重此轻彼,在我看来,究竟不是君子之道。所以,凡事均应以相同的态度去思考,去处理。 古人云,“名成穷苦日,事败得意时”,诚为真理。人在处于困难中时,会用担当大事那样慎重的态度来对待,故大多可成名。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成功的人,一定都有“咬紧牙关,渡过难关”或“超拔苦痛”那样的经历。这就是遇到困难时,全力以赴的证据。……





上一本:牵骑心牛 下一本:活出自己的伟大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的作者是涩泽荣一,李建忠,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