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一诚法师用利落精到的语言为迷航的人开示智慧,结合人们在工作、事业、生活、感情、为人处世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为 这个浮躁多变的世界里内心动荡不安的人们,开出一剂安顿身心的良药,引导我们修出一颗好心,修出一份宽怀。 作者简介: 一诚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1927年生,湖南望城人,1949年6月出家,1956年得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受具足戒,得沩仰、临济法脉。1985年,任真如禅寺方丈。后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有《以戒为师》、《云居山新志》等书。一诚法师以戒为师,以和为尚,一生苦修,致力于建设佛学院、寺庙,育才兴教,坚持“人间佛教”的精神慈悲济世,弘法足迹踏遍四海,在佛教界有相当高的威望。 目录: 心修好了,命就好了 做一个明白人 把心摆在哪里最好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有信心是对自己的仁慈 怎样把自己看好 人生十问,自省安乐 没有力量认错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善用内在能量 心以简单为主,一门心思才成事 有好的心态就有好的行为 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 千年铁树都能开花,还有什么事做不成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心里放不下,是因为不想放下心修好了,命就好了 做一个明白人 把心摆在哪里最好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有信心是对自己的仁慈 怎样把自己看好 人生十问,自省安乐 没有力量认错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善用内在能量 心以简单为主,一门心思才成事 有好的心态就有好的行为 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 千年铁树都能开花,还有什么事做不成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心里放不下,是因为不想放下 不能求到就随他去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心宽待人,量大处事 像海绵一样虚心 谁也不比谁特殊 能劝说别人,也听得进别人劝说 对上恭恭敬敬,对下好言好语 收拾轻视心和厌恶心 多给别人一点空间和尊重 你不好,我好,都是妄想 化解干戈常自在 争论经久不息时,最好的方法是谅解 不好的事自己多承担 遇谤要忍得住 不要听到好话就欢喜,听到坏话就苦恼 只记住别人对你的好 不以怨报怨 化解干戈常自在,独留玉帛耀长空 予人以乐,解人之苦 慈是予人以乐,悲是解人之苦 智慧处事,慈悲待人 恶来了可以用善来对待 对所有生物都关怀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 以爱去温暖,以力来折服 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给是乐,受是苦 有条件、有代价的给予是一种痛苦 一根针、一棵草也是施予 给是乐,受是苦 时刻想着付出太少、努力太少 被需要是最好的价值 为了什么而布施 面多馒头大,施多福亦多 无杂相,把日子好好过 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执著于做事,而不是执著于烦恼 不为过去懊悔,不为未来担忧 而今正好念弥陀 平平常常,直直行去 常思当下立足的地方 若是脚跟点地汉,何妨信步即登临 日子不好好过,就是折腾 短促人生的活法 停一停,化热恼为清凉 化热恼为清凉 忙碌过光阴,辛苦为谁忙 看了用了就放下 静坐一须臾 慢慢来,急不得 花一天时间为自己开脱 跳到圈外来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放下负面情绪,坚定从容地去做事 张弛有度,缓急有节 放下了垃圾,提起了自在 不能坦然面对富有,就是贫穷 心完全被数字迷住,幸福就消失了 名利不值得低三下四 穷得连安宁的心都失去 要放得下人生的“金钵” 把握得住 不要见到好的就想,想不到就嗔 有财富不浪费,没有财富不抱怨 臭名远扬 过贫民的生活 什么都不痴迷 知足才能享受福报 需求简单一点 得来不易的衣食受用 合适就行,够用就好 清贫的生活,你会更安心 没有,也是好 养生大法:内心明朗平和做一个明白人 22岁时去乌山寺顶礼拜佛,看到殿内尊尊佛像,依稀觉得似曾相识,仿佛以前曾以此为家,有种归家的很亲切的感觉,心中无比欢喜,不觉托出“今来乌山寺,皈依故佛前……”一偈。自此辞别双亲,剃度出家,一系列过程,好比水到渠成。 后来,有过一位居士和我谈起出家的经历,问道:“为什么是皈依‘故佛’?”我说,其实“故佛”就是“自我”。打个比方来说,出家以来,虽经历无数艰辛磨难,却从未改变初衷,信心不曾有丝毫动摇,这是因为乌山寺礼佛一事正是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的机缘。可以说,一旦认清了自己该走的路,就能在这条路上直直地行去,百折也不曾回头。 《华严经》里讲过,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呢?这里说的其实是自己的心。谁的识?就是自己的识。人一生只和两种人相处,一是自己,一是他人。无论自处,还是与人相处,都好像在画一个圆。这个圈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圆圈越大,世界越宽广。 佛祖常说“自度而后才能度他”,可见人生的圆要画得圆满,圆心的位置很重要,把自己度好了,认清了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做,才有余力和能力去度别人。这圆圈画得自然也就圆满了。 说得更明白些,“自度”就是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把自己找到了,才活得明白,才知道这一辈子要做什么。就像神会禅师在拜见六祖时,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充满机锋的提问,意在询问神会是否找到了生命的本原。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存在追根溯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有些人可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但这不是真正的对“自我”的认识。 不如做个比喻,莲花尚未出水时,埋在淤泥里的是一粒种子;出水后就长成了荷叶,接着还会开出莲花,结出莲蓬。那么莲花的本原是什么?不是种子、荷叶,也不是花朵、莲蓬,莲花就是莲花。“自我”也不是身份、地位、职务,“自我”是去除一切外在的东西之后,最根本的那个“我”。人常常能认识诸世间,不能认识自己。大家的目光总是向外攀援,追求身外的东西,却很少关注自己。现在讲个故事,可能大家才明白。 唐代有一位智闲禅师,有一次他的禅院里,来了一个小和尚,年纪轻轻,但是人很聪明勤快。他希望能够尽快有所觉悟,于是去请教智闲禅师。智闲禅师就对他说啦:“既然你刚刚来这里,一定还不熟悉禅院里的师父和师兄们,你先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小和尚听了禅师的话,接下来的几天除了日常的劳作和参禅,都积极地去结识其他的僧人。几天之后他又找到智闲禅师,说:“师父啊,禅院里的其他禅师和师兄们我都已经认识过了,接下来呢?” 智闲禅师看了他一眼,说:“全部都认识了?”小和尚点头。智闲禅师说:“不对,还有一个人你没有认识,这个人对你来说,很重要啊。” 小和尚很疑惑,于是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询问,一间房一间房地去找那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可是始终没有找到。甚至在深夜里,他也一个人躺在床上思考:到底这个人是谁呢? 有一天,他打坐完后,正准备烧水做饭。去井边打水的时候,他无意间在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候他才顿悟:原来,智闲禅师让他寻找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出家人不论身在何处、做什么事,都会一刻不停地修行自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地把心修炼得清净、坚韧、安静,就能够在心如明镜的状态下,始终做到认清自己、把握自己。 有居士就问和尚:“如何修心?” 修心就是将心上堆积的垃圾清除干净,做一个明白人,做到心中洞明,没有迷惑,也没有染污。具体讲,就是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住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这六种方式在佛法中称为“六度”,“度”,就是转变。修心其实就是改心,把浑浊的心变得清净,把混乱的心变得安定,把软弱的心变得坚强。这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为名利、事业忙得团团转的世人,更需要修心的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心中盘踞着贪欲、嗔怒、愚痴这三条毒蛇,眼中只看见名利欲望,求到了就欢喜,求不到就嗔怨。他们不知道名利欲望追求不尽,也没办法永恒,所以活得自私、焦躁,充满痛苦。这样的人,即使掉转目光向内看,心上也有重重的迷障,看不见真正的“自我”。 人如果有智慧,会活得很明白、很自在,心就像一面镜子,一尘不染,清楚照见周围的环境,照见自身的能力、学识、因缘;对身外的名利宠辱看得透、看得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故意看低自己,只是不动不摇,坦然平和地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