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马克思的新哲学


作者:聂锦芳,赵剑英     整理日期:2014-08-22 22:39:35

《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由聂锦芳主编,《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变历程的梳理,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在《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的视野内,“哲学形态”是就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理论思维的特征、哲学理念形成、演变、表述和论证过程而言的。“熟知并非真知”。我们可以看到,言说了一个半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迄今为止并没有获得人们明确的认知,反而愈益陷入聚讼纷纭的境地,很多言说离开了经典作家的原始文本及其思想演进。而就20世纪而言,很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其原生形态,而更多地依赖于其后继者在特定的现实境遇下的阐释、发挥与重建。过去的历史已是一种客观存在,过分情绪化地指责或为其辩护,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性质及其在21世纪的命运,清理这段学术‘公案”和历史“公案”对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提性工作。《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对马克思所阐述的“新哲学”,以及其身后恩格斯、列宁、前苏联、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哲学形态的理解、阐述和推进一一作出梳理,甄别出它们之间在哲学观念、问题意识、体系内容等方面的相似与差别,最后,分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的状况、阻障和可能的前景。
  目录:
  导论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形态?
  一理解世界的“哲学方式”的超越
  二一种新的“世界观”的阐释
  三社会、历史的全新把握
  四社会认识论和“历史阐释学”的探究
  五鲜明的“人学”归旨与思想特征
  上篇
  第一章马克思“新哲学”的产生
  一时代变迁与现实境遇
  二黑格尔哲学及其解体
  三社会主义思想的嬗变
  四启蒙教育与早期探索
  五思想的传承、剥离与重构
  第二章求解“社会之谜”和“历史之谜”
  一自由、自我意识和理性导论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形态?
  一理解世界的“哲学方式”的超越
  二一种新的“世界观”的阐释
  三社会、历史的全新把握
  四社会认识论和“历史阐释学”的探究
  五鲜明的“人学”归旨与思想特征
  上篇
  第一章马克思“新哲学”的产生
  一时代变迁与现实境遇
  二黑格尔哲学及其解体
  三社会主义思想的嬗变
  四启蒙教育与早期探索
  五思想的传承、剥离与重构
  第二章求解“社会之谜”和“历史之谜”
  一自由、自我意识和理性
  二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
  三国家与市民社会
  四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
  五劳动异化及其扬弃之径
  六唯物史观的建构
  第三章资本逻辑的批判
  一政治经济学“转向”的哲学意蕴
  二资本的逻辑和把握现代社会的方式
  三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基本经济范畴
  四资本的逻辑和财富的双重含义
  五资本的萌芽、扩张与最终命运
  第四章世界史观与社会形态的演进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二社会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社会有机体的层次结构
  四东方和古代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五“唯物史观”的科学界域
  下篇
  第五章“第二小提琴手”的理解和阐释
  一恩格斯参与了马克思思想的创造
  二世界模式论:自然一社会
  三人类起源论:家庭、所有制和国家
  四辩证法“本质论”、“规律论”
  五重新审视“马克思一恩格斯思想关系”
  第六章“列宁构想”
  一“从物质到感觉和思想”
  二辩证法的要素、原则与体系
  三政党、国家与革命
  第七章俄一苏模式
  一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两种类型
  二普列汉诺夫的阐释
  三德波林首次提出的“提纲”
  四布哈林对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建构
  五阿多拉茨基:文献专家的理解
  六米丁所完成的体系化工作
  七四十余年的理论论争及其后果
  八《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
  九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学者的反思
  第八章当“革命机遇”丧失的时候
  一物化、阶级与意识革命
  二理论与实践关系再反思
  三实践哲学的基本意旨与构想
  四批判理论与否定辩证法
  第九章另类视角——现当代西方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哲学
  一黑格尔主义者
  二“历史主义贫困论”
  三“人学空场论”
  四现代系统论
  五马克思的“幽灵”
  第十章再生形态——当代中国境域中的马克思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当代境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景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探索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比较视野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面向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书名、刊名索引
  主题索引





上一本:那个世界听到的这个世界的声音 下一本:大师谈人生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马克思的新哲学的作者是聂锦芳,赵剑英,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