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中岁月》作者满观是个爱书人,他读书、编书、写书、教书,一生和书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他读了书,介绍书中内容,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想、生命体验,让读者能先略窥每一本书的全貌、精华,更能从其文章里的思考角度、观点、情感,获得一些省思。另外,《半中岁月》里,收录十篇的读经心得,也让人耳目一新。经典之所以称为“宝藏”,在于它蕴含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于它是圣言量。除此,我想更在于经典的实用性、人间性。满观有着悲天悯人的温厚心怀,他从经典里明了佛法真义,也领会佛陀心系众生的大悲大愿,所以下笔时,能将佛法贴切巧妙呈现在人间,应用在生活。 作者简介: 满观,法师。来自美丽的净土——台湾花莲。中国文化大学日文系毕业。一九九一年依止星云大师出家。曾任佛光山丛林学院日文佛学院教师、佛光文化事业公司总编辑、法堂书记室主任。现任上海大觉文化传播公司执行长。期许自己,不论在生命哪个阶段,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能;诚实做人,宽厚待人,单纯过日子。著有《半中岁月》。 目录: 推荐序一书里华光星云大师 推荐序二圆满的观照杨桂杰 推荐序三人在半中亦圆满颜艾琳 自序我的文字禅 【古道照颜色】 1生活处处见自性(《六祖坛经》) 2揭谛揭谛(《般若心经》) 3山为灵山山非山(《维摩诘经》) 4平凡而真实的教法(《阿含经》) 5何处是儿家(《净土三经》) 6方名自在人(《金刚经》) 7销我亿劫颠倒想(《楞严经》) 8龙华树下(《弥勒上生下生经》) 9法王大宝(《妙法莲华经》) 10本源自性天真佛(《大般涅槃经》)推荐序一书里华光星云大师 推荐序二圆满的观照杨桂杰 推荐序三人在半中亦圆满颜艾琳 自序我的文字禅 【古道照颜色】 1生活处处见自性(《六祖坛经》) 2揭谛揭谛(《般若心经》) 3山为灵山山非山(《维摩诘经》) 4平凡而真实的教法(《阿含经》) 5何处是儿家(《净土三经》) 6方名自在人(《金刚经》) 7销我亿劫颠倒想(《楞严经》) 8龙华树下(《弥勒上生下生经》) 9法王大宝(《妙法莲华经》) 10本源自性天真佛(《大般涅槃经》) 【风檐屋书读】 1望之·即之(《云水日月》) 2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我一生》、《文化苦旅》等) 3心魔之戒(《魔戒三部曲》) 4自由与爱缚之间(《猫咪不要哭》) 5和尚的力量(《师父还在沙漠里》) 8抽离生活面板(《休假一年》) 7放牛吃草的时候(《时间地图》) 8心中的小孩(《少年小树之歌》) 9人生的成本效益(《熊秉元漫步经济》) 10中国的遗产(《1421中国发现世界》) 11走往那一扇门(《深河》) 12老有所安(《看护工向前冲》) 13狼图腾·草原魂(《狼图腾》) 14一座书的天堂乐园(《书天堂》) 15沙漠中的天籁(《旷野的声音》) 16璎珞严身(《宝藏璎珞》) 17拒绝让心变丑(《白色巨塔》) 18一个角落(《孤独世纪末》、《孤独的滋味》) 19滚滚长江看人事(《水煮三国》) 20与动物亲密对话(《所罗门王的指环》) 21美丽的哀愁(《浮生六记》) 22勇气(《勇气》) 23仁者风范(《季羡林传》) 24挡不住的魅力(《@趋势》) 25看见生命看见幸也(《莫妲》) 26与你相遇(《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27无私之爱(《天使走过人间》) 28拜访汉字故乡(《汉字的故事》) 29想飞的闲适心情(《门外汉的京都》) 30玫瑰灰烬(《刺鸟》)借由读书笔记,可以分析、融通内容,和归纳重点。满观读了书,介绍书中内容,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想、生命体验,让读者能先略窥每一本书的全貌、精华,更能从其文章里的思考角度、观点、情感,获得一些省思。 ——星云大师 满观法师的文章,处处关涉世情,却又能够清晰观照,“解黏释缚”,于其心得分享中导9』众生入正知见,在在处处、自自然然的“无住生心”,才是《半中岁月》最吸引人之处。 ——杨桂杰(基隆市文化局局长) 满观法师文笔极为流畅、文思带着温馨情感、立论公平有理、抒怀坦然、一派纯真,以出家人的心胸眼界,道说对世俗万物的摄受、阅读诸书的理络心得,足以作为忙碌的现代人阅读上的引导,或可视为一份上班族、读书会的书单。 ——颜艾琳(作家、书评家)曾经看过一张图片,浪涛滚滚拍击的海岸,嶙峋高耸的岩壁上,一块同样嶙峋硕壮的巨石稳稳伫立。此图震慑我心!天空布满和海浪同样诡谲、变化多端的灰色云朵。这块石头似乎历尽沧桑,奔驰而来,仰天视海,发觉“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于是乎,它戛然而止,顿然歇足,不再移动,就此安住,任天旋、地转、海腾……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呀! “根尘同源,缚脱不二”,是《楞严经》一再诠释的意旨,可凡夫俗子如咱们,不是甘心受缚,便是一心求解脱。阿难不明为何令我们“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陀拿起桌上劫波罗天所献的华巾,一个一个绾成六结,接着用手左右两端拉扯,终不能解。唯有从结心依序解开,才能还原成平整的一条手巾。 “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巾结、绳结易解,六根之结怎解? 风声雨声鼓声乐声,顺耳声逆耳声,众声喧哗中,但愿我们能如修得耳根圆通法门的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人流亡所”,终于闻至明心见性,从此销亡颠倒妄想,自度度人。 8龙华树下 每次参加“梁皇法会”,每卷结束唱“尾赞”是最开心的时刻。一来唱诵、跪拜了一阵子,精神体力已消耗差不多了,尾赞唱完就可以休息片刻,喘口气喝口水。再者,悠扬感人的梵乐随着“亲证菩萨欢喜地,忏文举处罪花飞,解了冤、忏了罪,龙华三会愿相逢,弥勒佛前亲受记”,一字一字,出自肺腑的吐露,好似前一刻随着经文忏悔发愿,至此已解冤释结,同历菩萨的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法云地,最后,来到于龙华树下证悟的弥勒佛跟前。 我们祈愿相逢的是怎样的国土呢? 《弥勒上生下生经》说那时大地平整,像镜子一般清明干净,“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而且四季温和,没有残花枯叶腐果,地上自然生长着香润可口的粳米,长在树上的都是鲜美香甜的果实,和质地细滑柔软、能让人顺手取来就穿在身上的衣服。(不是原始人的以树叶蔽体,是真的衣服,有趣吧!) 那时,每一个人都无贪嗔痴等烦恼,人心平和,个个“相见欢悦,善言相向”。甚至当地的罗刹鬼(和现在的世界很像,仍有鬼道众生),也很有善根,所行都不违正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