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国,正处在较大变动的前夕,这一大变动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什么?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中国是会陷入一种持久的激荡或者僵化的停滞,还是能够走向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对此作者的忧虑与希望并存。 为了寻找出路,他对传统的三纲赋予新的涵义: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又对五常重新定义,将之分为两部分:五常伦,即五种经常性的需要人来处理的社会关系;五常德,即人应当具有的五种持久性的德性。 通过这样的阐释,作者希望一种温和而坚定的中道力量能够兴起且成为稳固的主流,如此,观点的差异乃至比较极端的观点对立也就不足惧,而且是必要的。而他本人也希望本书的探讨能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尽一点力量,甚至进而言之,成为未来长治久安的社会之道德根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设想。 作者简介: 何怀宏 北京大学教授。其著作《良心论》被学界认为“对传统哲学所做的工作是有突破性的”,于1998年11月获首届正则思想学术奖。《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珍重生命》获1998年全国青少年读物一等奖。《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和《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对中国近三千年传统社会的历史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解释,在学界产生震动,被季羡林先生称之为是“非常精彩的书”。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为什么重提纲常? 一“纲常”是什么? 二传统“纲常”的形成 三“纲常”后面的基本价值 四“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 五今天的中国社会亟须重建纲常 第二章为什么提新纲常? 一传统社会对“纲常”的反省与坚持 二近代以来对“纲常”的批判 三新的社会需要新的伦理 四新伦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第三章新三纲 一民为政纲 二义为人纲引言第一章 为什么重提纲常? 一 “纲常”是什么? 二 传统“纲常”的形成 三 “纲常”后面的基本价值 四 “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 五 今天的中国社会亟须重建纲常第二章 为什么提新纲常? 一 传统社会对“纲常”的反省与坚持 二 近代以来对“纲常”的批判 三 新的社会需要新的伦理 四 新伦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第三章 新三纲 一 民为政纲 二 义为人纲 三 生为物纲 四 新三纲总说第四章 新五常 一 五常伦 (一)天人和 (二)族群宁 (三)群己公 (四)人我正 (五)亲友睦 二 五常德 (一)仁 (二)义 (三)礼 (四)智 (五)信第五章 新信仰 一敬天 二亲地 三怀国 四孝亲 五尊师第六章 新正名 一 官官 二 民民 三 人人 四 物物结语 后记(二)义(羞恶、勇敢、坚持)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里一是点出了义的基本性质,一是点出了“羞耻”,即义首先是一种对恶的禁令,是对犯恶的羞耻。如果说“恻隐”是德行的正面引发动力,“羞耻”则是德行的反面刺激动力,在有些人那里,后一种动甚至能超过前一种动力。 “羞恶”是“羞”人之恶,也是“羞”己之恶—如果自己面对他人的、社会的恶完全漠视、不予制止的话。当然,最优先的还是自己不主动犯恶,不管利诱再大也“羞恶”而不为。所以,顾亭林说,士人君子的道德修行先不用说那么高远,而不妨就从“行己有耻”开始。而孟子也早就说过,最大耻是无耻。如果一个人堕落到了一点羞耻心都没有的地步,那对他的确也就可能没什么指望了,除非他哪一天重新开始萌生“知耻”之心。 “知耻”是因为有“义”的标准在,是用“义”的标准衡量而觉其“不正”而感到羞愧。但仅仅有羞愧可能对“改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践行“义”的勇气。尤其是在纠正他人和社会的恶的时候,更需要一种充满正义精神的勇敢。勇敢并不是好勇斗狠,而是循义而行的大义凛然,一个正义者的勇敢其实是来自绝对地服从正义,或者说是来自老子所说的首先“勇于不敢”,即不敢僭越,视正义为绝不可违背的真理,故此她/他方能够有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而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 在“义”的德性方面,我想首先举出一位女性。当她挺身而出的时候,她还是北大的一名学生,她就是林昭。当一次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和斗争席卷而来的时候,本来并没有冲击到她,她不难旁观过去,然而她的良心却让她看不下无中生有、伤害无辜,看不过对年轻学生的无情斗争、残酷打击。于是她在1957年夏天一个闷热夜晚的斗争大会上,站出来维护与自己一起编《红楼》杂志、被斗争的同学张元勋,在群情汹涌的质问下她昂然报出自己的姓名:“我是林昭!……你记下来:双木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而且,她正像遇罗克所说的那样一种人,“开始勇敢,最后仍勇敢”,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不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迫害和摧残却依然不断抗争,直到她入狱,直到她被投入死囚大牢,直到她最后被处死,只活了36岁。她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美丽才女,有对自己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为了一种正义的信念,她可以接受种种不可思议的折磨和侮辱,“虽千万人”而不顾,即便“九死而不悔”。 而当林昭被监禁在上海狱中的1966年,又有她当年维护的张元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以“未婚夫”的名义去悄悄看她,张元勋此时也是刚从被判刑八年的狱中出来,在河北的一个劳改农场。而张元勋也的确为这次探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通过他的一次面见记述,终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本来无法得知的,林昭在狱中坚贞不屈的形象。多年后,张元勋的一位同窗邓萌柯如此写道: 张元勋千里迢迢去探视狱中的林昭,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亲情,说是为了友谊还不足以概括这件事的原因、结果和价值。我思考了很久,认为是为了被中国人推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的“义”字。张元勋也把这个“义”字张扬到极其高不可攀的高度。在那个时代,朋友之间反目成仇,亲兄弟形同陌路,夫妻相互揭发,……为了生存,人们抛弃了“义”,实在是无可厚非。正因为可以原谅某些“不义”的弱者,而更不应该忽视“大义”的强者。像张元勋这样,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不计成破利钝,丝毫没有私利的考虑,做好了一切最坏的打算,准备付出最大的牺牲,他也确确实实承受了第二波打击,这绝不是一般芸芸众生能做出的事情。是仗义豪侠,是义薄云天,是替天行道,是可以和程婴、公孙杵臼相比的义举。 张元勋的这次探视所体现的,的确主要还是一个“义”字,虽然还是会有惺惺惜惺惺、在苦难中相濡以沫的友情,甚至心底还是会有一种哀伤温婉的亲情,包括对当年林昭以一少女之躯,不惜以卵击石来维护他的勇敢当涌泉相报的“情义”。 这是一些最基本的情义,或者说,这里的“义”正是为了维护这些最基本的人之常情、亲情和友情的“义”,这里的“义”正是为了抵制让“朋友之间反目成仇,亲兄弟形同陌路,夫妻相互揭发”的反常政治之“义”。我这里首先想特别强调林昭最初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同学、维护真情和真相的道义,那时她还没有达到她后来的那种对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和信仰回归,甚至可以说她那时基本还是相信当时的政治教义和组织的,故而还感到“良心与组织性”的矛盾,但是,她不能忍受这种教义和群体对最基本的道德的侵犯,比如说言行不一、无中生有地伤害无辜,尤其是伤害年轻人,出于最基本的同情心,同学情谊和对真相的尊重她就挺身而出。其次则是她的大义凛然的坚持,在当时那样一种从上到下、弥漫社会的高压下,一般人是很难如此坚持的,一般人做出一定的调整、顺应或妥协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林昭却决不屈服,绝不妥协,而她的精神和思想也更加深化和丰富了,她开始认识到这一切迫害和压制的根源,她重新开始了对真正的美善和正义的追求,于是,从一种最基本的道义始,至一种圣洁的精神止,最初的道义在她那里焕发出至巨的行动力量和至高的精神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