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经世大儒王阳明


作者:谢海金     整理日期:2014-08-22 22:31:34

经世大儒王阳明:王阳明我国明代中叶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世宦之家子弟,却经受了生活的磨炼;他接触劳苦大众,到贵州和江西,都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实事,深受老百姓尊重和爱戴,却又镇压了江西、福建等地的农民起义;他忠于皇帝,处处维护朝廷利益,却被误解、被谗害,几蒙不白之冤……
  作者简介:
  谢海金,80后新锐作家。市场营销专业出身,获管理学士学位,后入福州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深造,在学习中西方管理理论的同时,跟随院长系统深入地学习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功底和文字功底兼具。2009年涉足长篇创作,已完成一部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气势恢宏、文笔细腻,颇受读者喜欢,现为腾讯签约作者。其文笔兼具韩寒的犀利与当年明月的幽默.他对传统哲学的深厚造诣以及对财经的熟谙是这两人望尘莫及的。主要著作:《历代商爷的那些招儿》(团结出版社2012年版)
  目录:
  第一章书香门第出俊杰——辉煌的家族历史
  一、秦汉辉煌:封侯拜将、戎马天下——秦时明月汉时关
  二、孝悌流芳:王览争鸩、卧冰求鲤——魏晋风流美名扬
  三、千古书圣:兰亭集序、洛神赋书——千古书圣天下传
  第二章王家有子初长成——传奇的成长历程
  一、瑞云楼:神奇的出生——圣人降世、必有异象
  二、金山寺:传奇的诗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格物斋:猎奇的开始——博闻强识、敏而好学
  第三章而立之年中进士——苦逼的科考经历
  一、第一考:莫名其妙,落榜——怀才就像怀孕
  二、第二考:遭人陷害,落榜——关系是门学问
  三、第三考:竭尽全力,中举——金子总会发光
  第一章 书香门第出俊杰——辉煌的家族历史
  一、秦汉辉煌:封侯拜将、戎马天下——秦时明月汉时关
  二、孝悌流芳:王览争鸩、卧冰求鲤——魏晋风流美名扬
  三、千古书圣:兰亭集序、洛神赋书——千古书圣天下传
  第二章 王家有子初长成——传奇的成长历程
  一、瑞云楼:神奇的出生——圣人降世、必有异象
  二、金山寺:传奇的诗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格物斋:猎奇的开始——博闻强识、敏而好学
  第三章 而立之年中进士——苦逼的科考经历
  一、第一考:莫名其妙,落榜——怀才就像怀孕
  二、第二考:遭人陷害,落榜——关系是门学问
  三、第三考:竭尽全力,中举——金子总会发光
  第四章 改朝换代、宦官弄权——世道乱了,枪打出头鸟
  一、入世:年轻气盛入仕途——闲暇之余悟悟道
  二、八虎:阉党苛政猛如虎——太监不是好惹的
  三、议政:满朝文武怒似狼——道理不是好讲的
  第五章 被诬入狱、远赴贵州——人心变了,专欺老实人
  一、入狱:狱中仿古演周易——幽拘忧思
  二、逃窜:钱塘投江避追杀——投江漂海
  三、戍边:穷山恶水斗刁民——客场作战
  第六章 幽居山林、龙场悟道——道理悟了,潜龙终飞天
  一、环境:苍莽山林自在居——生活环境很重要
  二、处境:龙冈书院可训民——群众基础也重要
  三、心境:平心静气终悟道——平和心态更重要
  第七章 漳南之役:书生纸上谈兵——读书还是有用的
  一、临危受命,明辨是非如鹰——仁者无敌
  二、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如龙——智者无惑
  三、三战三捷,气吞万里如虎——勇者无惧
  第八章 赣南之役:儒将初露锋芒——兵法还是靠谱的
  一、统一指挥权:整编军队——没兵谁给你打仗
  二、利用经济权:筹措军饷——没钱谁给你出力
  三、掌握主动权:雷霆出击——没事谁跟你死磕
  第九章 粤北之役:剿匪大获全胜——教育还是必须的
  一、圣人诛心: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忽悠,接着忽悠
  二、瓮中捉鳖:分兵合围、各个击破——冲击,继续冲击
  三、智降匪首:环环相扣、计计精妙——清剿,必须清剿
  第十章 宁王举兵叛乱——你昏庸、我造翻
  一、包藏祸心,招纳亡命之徒——盗贼也算精英?!
  二、苦心经营,终于等到时机——昏庸也是理由?!
  三、造翻有理,谁让太祖起义——祖宗都是浮云?!
  第十一章 阳明苦战建功——你搭台、我唱戏
  一、攻心反间战——赌的就是你怕死
  二、南昌攻城战——玩的就是时间差
  三、鄱阳湖水战——打的就是落水狗
  第十二章 皇帝亲征搅局——你不准、我偏要
  一、皇帝昏庸,一群奸臣献媚——陛下,您能不能再傻点
  二、阳明无奈,只能装病避让——老天,您能不能别玩了
  三、朝纲不振,蒙受不白之冤——圣上,您能不能放过我
  第十三章 两广兵祸,阳明临危受命——出事了才想到他
  一、两广作乱,被迫劳身远征——最后的建功立业
  二、天泉证道,空留四句教法——最后的思想总结
  三、总督两广,看清时局形势——最后的远见卓识
  第十四章 断藤峡之役,轻破敌军阵营——打仗了就重用他
  一、麻痹大意,心学融于兵法——姜还是老的辣
  二、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中——兵还得部署好
  三、出奇制胜,永绝多年匪患——匪还是绝了好
  第十五章 八寨之役,人生最后一战——结尾了才怀念他
  一、故技重施,从不按常理出牌——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二、秘密行动,奇兵天降显神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三、悄然辞世,赢得生前身后名——生的光荣、死的伟大
  附录1:王阳明年谱
  附录2: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3:《明史·列传第八十三》(王守仁列传)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穆宗皇帝
  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控梦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黄宗羲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攻不在禹下。——曾国藩
  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士慎
  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
  壹 书香门第出俊杰——辉煌的家族历史
  在介绍王阳明家族的辉煌历史前,请允许我吟诗一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千古传诵的《乌衣巷》,是被誉为“诗中豪杰”的刘禹锡的代表作。诗名里的乌衣巷,过去是金陵这座六朝古都的“名流聚居区”,而现在,则成了南京秦淮区的旅游胜地。
  曾经的王导和谢安,令乌衣巷不凡;后来的王羲之和谢灵运,则令乌衣巷不俗;再后来的刘禹锡和周邦彦,更令乌衣巷不朽;到最后,朱自清那篇旖旎唯美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则令金陵和乌衣巷,变得如梦幻般不真实。
  到如今,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乌衣巷的野草斜阳,多了几份繁华和喧嚣,却少了几分意境和空灵。唯有由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乌衣巷》刻诗,独自立在巷口,用龙飞凤舞的笔力,吟诵着魏晋风流的诗意。
  而《乌衣巷》诗中所说的“王谢”,指的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这两大家族!如果真要用西方的那套贵族体系来衡量中国的书香门第的话,那么,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绝对能跻身中国十大贵族之列!
  先看琅琊王氏,秦时有王翦、王贲、王离三大名将,爷孙携手,助秦一统天下;晋时有王羲之、王献之两位书圣,父子挥毫,谱写魏晋风流;至于卧冰求鲤的王祥、竹林七贤的王戎、建立东晋的王导等等,统统都是琅琊王氏的青年才俊。
  再说陈郡谢氏,先有谢安东山再起,挫恒温、败苻坚;后有谢玄草木皆兵,战淝水、挽狂澜;再有封胡羯末四才子、咏絮才女谢道韫、山水诗祖谢灵运,一个个才显当时、名传后世,而这些,也只不过是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王谢两家,英才频出,如此家族,莫说东晋,便是五千年华夏,也找不出多少门阀望族能与之相提并论,无怪乎后人评曰:王家书法谢家诗,千古流传天下知!
  而王阳明,正是琅琊王氏的后世子孙。虽然王阳明出生的时候,王氏已不复当年的辉煌,甚至他出生的地方都已经不在琅琊,但是,这依旧改变不了他作为琅琊王氏子孙的胸襟和气度。
  一、秦汉辉煌:封侯拜将、戎马天下——秦时明月汉时关
  1.封侯拜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阳明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贵族子弟”,虽然他生活的年代,已经不是琅琊王氏最辉煌的时期,甚至,王氏家族都不能给予他足够的物质财富和声望地位,但是,琅琊王氏传承了数百年的精神和素养,却几乎影响了王阳明的一生。
  用现在的话来形容,身为琅琊王氏后裔的王阳明,即便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高富帅”,也绝对不是裹着粗布麻衣出生的“矮矬穷”。
  然而历史是幽默的,因为时过境迁之后,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显得不再严肃。
  即便是忧国忧民的“忧郁王子”杜甫,现在也能被涂鸦成“大忙人”;纵然是执掌天下的“九五之尊”朱厚照,如今也被戏谑为大明第一潇洒帝。至于曾经被历史奉为“全能大儒”的王阳明,现在更是荣获了“大明牛人排行榜”的状元头衔。
  虽然这个“大明牛人排行榜”没有经过数据分析,也没有得到科学验证,但是,让王阳明荣登榜首,幽默的历史应该也会严肃地点头,然后深沉地说一句:“牛皮不是吹出来的,牛人不是捧出来的,王阳明确有过人之处,这还得感谢他的那些同样牛叉的祖宗们!”
  王阳明的家族历史,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历史上的牛人,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早在秦皇汉武、弯弓射雕的年代,王阳明的老祖宗们,就已经开始牛逼哄哄地为王氏家族谱写辉煌的篇章。
  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那段时期,天下局势,怎一个乱字了得!然而,乱世出英雄!就在诸侯争雄、七国争霸之际,王翦、王贲横空出世,父子齐上阵,亲率大秦铁骑,东征西讨,并吞五国,一统天下,功勋之卓著,当世几乎无人可与之比肩。
  到了秦朝统一天下以后,秦始皇还格外恩宠地将王离(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也册封为了武城侯。爷孙三人均被秦始皇封侯拜将,如此殊荣,在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为此,秦汉两朝知名度最高的、身残志不残的“史圣”司马迁,都不得不在他的史学专著中坦白从宽,秉笔直书:“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史记·王翦传》)。
  司马迁那段话里的“蒙氏”,自从得到了成龙大哥的卖座电影《神话》的宣传,国人对“蒙氏”的了解,就几乎可以和“蒙牛”这个民族品牌并驾齐驱了。
  可是,即便是知名度那么高的“蒙氏”,在“史圣”司马迁的笔下,却依旧要屈尊于“王氏”之后,由此可见,王氏家族在短命的大秦皇朝里,声望和地位该有多高啊!
  然而,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一公和一母。
  毫无疑问,王、蒙两大家族,绝对是秦朝的两头猛虎。或许在秦朝争霸天下的征途中,这两头猛虎能够成为秦朝的“杀手锏”,但是,天下统一后,这两头猛虎的下场,正常来说,就只有两种了。
  一种是两虎相争,朝廷坐山观虎斗;另一种则是卸磨杀虎,皇帝的榻下,不容猛虎环伺,不然就太危险了。
  然而,历史的幽默,就在于它总是给你意料之外的惊讶,同时又给你情理之中的惊喜。关于王、蒙两大家族的下场,历史没有安排两虎相争的悲剧,也没有安排卸磨杀虎的惨剧,而是安排了一场非常无厘头的闹剧,名字叫做“穿越时空的恩怨纠葛”!
  2.王蒙纠葛
  上面介绍过,秦始皇时期,王氏有王翦、王贲、王离爷孙三人,先后都封侯拜将。而蒙氏也不差,不仅有蒙骜、蒙武、蒙恬爷孙三将军,还有一个在朝廷里担任文官要职的蒙毅(蒙恬
  的弟弟)。
  根据史书的记载,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就是王翦和蒙武联手消灭的。至于扫灭赵、魏、齐等国的功劳,则要归功于王翦、王贲和蒙恬等人。可以说,王氏和蒙氏在秦始皇时期,既是战场上的战友,又是朝堂上的敌人。不过,两家人终究都是行伍出身,明争时常有,暗夺应该比较少。
  后来蒙恬被派去监修长城、抵御匈奴,王家的后生子弟王离,恰恰是他的助手之一。沙丘政变之后,秦二世篡位成功,蒙氏家族被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陷害,最终落了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而后来接手蒙恬部下的人,还是王离。这是王离大将军在历史上的第一次闪亮登场,虽然有些不太厚道,但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朝廷的
  圣旨搁在那儿,谁敢不从!
  说到这里,似乎王、蒙两家的恩怨纠葛已经划上了句号,因为蒙氏家族已经家破人亡了嘛!可是,历史却像一位天才导演,总喜欢在应该全剧终的时候,突然抛出一个彩蛋。
  而这次的彩蛋,是一支毛笔。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据说就是蒙氏的代表人物,有着“中华第一勇士”头衔的蒙恬发明的(确切地说是他改良的)。
  而王氏家族的后人,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则是手握蒙恬“发明”的毛笔,挥毫泼墨,书写了《兰亭集序》这幅“千古第一行书”。毫不夸张地说,王羲之的“书圣”美名,以及《兰亭集序》下落的扑朔迷离,几乎把王氏家族的整体知名度提升了一大截。可是,作为王羲之的“作战武器”的发明者,万里长城的监修者——蒙恬,以及他背后的家族,却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甚至变得籍籍无名。
  如果可以为这出历史话剧进行颁奖的话,蒙氏家族作为最苦逼、最悲情的角色,一定能荣膺“OHMYGOD最佳配角奖”。
  说到这里,我们又不得不再次感叹:历史真是幽默啊!千古文人
  手中的“兵器”,居然是由“一介武夫”发明的,而历代的文人,却每每喜欢用它来书写一些武夫无礼、鲁莽乱政之类的“锦绣文章”。
  这样的冷幽默,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因果报应”?
  二、孝悌流芳:王览争鸩、卧冰求鲤——魏晋风流美名扬
  作为王氏家族的始祖,王翦、王贲、王离三人,在当时可谓牛逼到了极点。不过,这三人终究是武将,与王氏家族后来的书香门第形象,稍微有些冲突,因此不能算作最具代表性的家族代言人。
  那么,什么样的牛人,才能算是合格的书香门第代言人呢?
  答案很简单,只要这个人的言行举止,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他就能勉勉强强作为书香门第的代言人吧!
  那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哪些呢?答案就更简单了,简而言之,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华夏子民最喜欢交口称赞的人,恐怕就是史书上的那些孝子们了。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也不管他是才子,还是傻子,只要他是孝子,那他最差也能青史留名,好一点甚至能流芳百世。
  1.史上最牛孝廉
  而在汉朝时期,汉武帝还特地设置了一种选拔朝廷官员的考试科目,名字就叫做“孝廉”。
  那时候,只要你是个大孝子,或者你非常清廉,恰巧你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孝顺、清廉的美德,再恰巧有人揭发了你,哦不是,是推举了你,那么,你就可以免试进入中央,成为一名光宗耀祖的朝廷官员,从此捧着铁饭碗吃皇粮。有些混的好的“孝廉”,甚至能借此东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哪怕是成为一朝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自古以来,名头最响、爬的最快、官位最高,但是却藏得最深的孝廉,您猜是谁?
  曹操!
  对,您没看错,我更没说错,那位名头最响、升迁最快、官职最高,但是却藏得最深的史上最牛孝廉,正是曹操,三国时期最具传奇性和争议性的枭雄,曹操!
  有人说,曹操奸邪狡诈,是个不折不扣的奸雄;有人说,曹操骁勇强悍,是个毫无争议的枭雄;也有人说,曹操文韬武略,是个难得一见的英雄;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曹操在历史
  舞台的首秀,是以孝廉的身份粉墨登场的。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
  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或许,这时候的孝廉制度,
  水分已经很大,甚至曹操被举为孝廉,跟他是不是孝子,压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曹操的孝廉身份,却是毫无争议的史实。后来的曹操,虽然生前一直以丞相的身份自居,但是他死后被追封为了魏武帝。一个孝廉出身的人,能混到这份上,你说历史上名头最响、升迁最快、官职最高、藏得最深的最牛孝廉,不是曹操,还能是谁?
  只可惜,曹操虽然荣膺了“史上最牛孝廉”的称号,但是由于他生前的所作所为,与孝廉的行为规范,出入太大,再加上他的诸多“豪言壮语”,譬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再如“但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等,以至于后人对他的评价,都带有一定的贬低色彩。
  好了,介绍了这么多孝廉的知识,目的不是为了科普,而是为了说明一点,那就是“孝”这个品德,自古以来都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有些人,哪怕无才无能,但是只要沾上了“孝”字,那他就能够流芳百世;而有些人,哪怕他才华横溢、功勋卓著,但是只要背
  上了不孝的骂名,那他就铁定要遗臭万年!
  而接下来要介绍的王氏家族的两位老祖宗,就是属于那种流芳百世的大孝子!
  2.二十四孝悌
  说到孝子,就不得不提一下古代最权威的“孝子排行榜”——《二十四孝》。该书搜集了二十四个最具代表性的孝道故事,其中“卧冰求鲤”的主角,就是王阳明的老祖宗王祥。
  王祥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年幼丧母,后妈朱氏对他又非常不好,打骂是常有的事儿,还时不时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最后连他父亲也疏远了他。
  王祥的父亲病逝以后,后妈对他的虐待更是变本加厉,有一次,甚至对他起了杀心,竟然弄了一碗“毒酒”,哄着、骗着甚至逼着王祥喝下去。王祥也是太孝顺了,本着“母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心思,竟然明知酒有毒也不拒绝。
  好在王祥还有一个心地善良的弟弟,名叫王览,是朱氏的亲生儿子,与王祥算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王览知道酒里有毒,于是急忙把毒酒抢走。朱氏当时就急了,赶紧把毒酒收了回来,王祥也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但凡朱氏给王祥吃的东西,王览都要凑过去先尝尝味道,朱氏怕把自己的宝贝儿子毒死,从此再不敢下毒。这个故事就是后来被广为传颂的“王览争鸩”。
  可以说,王祥的童年就是一场悲剧,亲爹不疼、后娘不爱,伤心的时候连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资格都没有。不过,王祥本性纯善,后妈虽然对他不慈,但是他对后妈却没有不孝。
  长辈们年老病多,他便煎药侍奉,忙前忙后,后妈要求过分,大冬天嚷着要吃鱼,他也二话不说,一个人跑到结冰的河面上,衣服一脱,光着膀子凿冰钓鱼。或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两条鲤鱼突然从河里蹦了出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就往家里跑。
  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后来被收录在《二十四孝》中,而“王览争鸩”的故事,则被收录在《二十四悌》里,兄弟两人、孝悌流芳,古往今来,也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
  ……





上一本:淡定·从容·心安 下一本:理性把握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经世大儒王阳明的作者是谢海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