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陕西省哲学界自2009年以来开展的“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系列研究活动的又一重大成果。作者立足现实历史之上,既反对“全盘苏化”,又反对“全盘西化”,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把马克思新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实践唯物主义总原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天地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务实、实千、包容、求实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当前国人改革创新、和平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新哲学做出了全新解读,为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改革和创新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值得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一读。 本书由张周志、周树智主编。 作者简介: 张周志,哲学博士,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周树智,西北大学哲学和政治学教授,西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目录: 导论论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周树智】 第一编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系统创立及当代意义【刘世文】 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康兰波】 唯物史观是统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关于马克思哲学两个争论的分析【张周志武红】 主体实践与主体超越的统——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唯物史观的哲学逻辑【刘本炬】 有关新“历史理性”实践叙事逻辑的正当性何以可能?——观念史视野内《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正题识辨【袁祖社】 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观的差异【郭明俊】 第二编现实的人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人本观理论的创建【权文荣】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归属感”的探求【薛雅云】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新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和基础【赵阳赵润琦】 “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郭婷】 第三编人与自然论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王鲁萍】导论论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周树智】 第一编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系统创立及当代意义【刘世文】 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康兰波】 唯物史观是统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关于马克思哲学两个争论的分析【张周志武红】 主体实践与主体超越的统——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唯物史观的哲学逻辑【刘本炬】 有关新“历史理性”实践叙事逻辑的正当性何以可能?——观念史视野内《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正题识辨【袁祖社】 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观的差异【郭明俊】 第二编现实的人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人本观理论的创建【权文荣】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归属感”的探求【薛雅云】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新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和基础【赵阳赵润琦】 “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郭婷】 第三编人与自然论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王鲁萍】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其当代价值【周太山石云霞】 第四编社会生产论 人类绝不生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关于生产与需要逻辑顺序的思考【刘怡翔】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生产思想探要【侯彦峰】 两种不同的生产工具论——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杨文极何伟杨雁】 第五编社会交往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张文军】 突破交往“地域性”之中国话语探索——兼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观【刘宁】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的理论来源与发展【山小琪】 站在经济决定论的门槛上——《德意志意识形态》否定性思维中客观“优先性”结构的理论取向解读【李建森刘顿】 第六编人的自由论 清算与确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自由”思想解读【郑冬芳】 至人世界与自由人联合体——《庄子》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比较研究【任永亮】 第七编新方法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蕴涵的唯物史观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李永胜】 论马克思的思想史研究方法——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张茂泽】 追寻马克思理论之门——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批判之矛是如何锻造的?【张波】 第八编人物论 施蒂纳对马克思究竟意味着什么?——兼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成因【刘明艳】 赫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李卓群杨权利】 第九编价值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思想的解读【何睿洁】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和分配理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观照——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黄海霞高洁】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意蕴之“中国梦”探析【戴生岐】 附录在继承与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四届陕西省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李永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