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儒学在金源


作者:郭长海     整理日期:2014-08-22 22:16:43

《儒学在金源》是2013年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金源文化丛书之一。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主流文化。金源初指金上京地区,泛指十二世纪初叶建立的金代。本著作重点探讨儒学在金初金源故地的传人、融合过程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全书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以儒立国以儒治国;金上京孔庙、乐歌与皇家图书馆;金源儒学人物轶事;金上京出身的女真儒学三帝才子等。
  《儒学在金源》可作为高等院校史学等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广大儒学及金源文化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郭长海,男,汉族,1946年生。获教育、法律双学历;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窖座研究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大金国第一都》《金帝后妃全传》《金代名臣名将》《儒学在金源》等10部著作。合编电视连续剧本《女真圣祖——大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电影剧本《英雄泪》。编撰《陶瓷女真语言文字辞典》《金源文化辞典典》等2部辞典,公开发表学术论著百余篇。
  付珊,女,满族,1988年生于金上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获法学、新闻双学历。现就职于哈尔滨电视台,为《都市发现》栏目和《哈尔滨新闻》记者,重点报道啥尔滨重大民生新闻及金源文化、宣传部长访谈录、时政新闻等,并策划拍摄系列报道。酷爱并业余研究家乡独有的金源文化,参加由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郭长海先生主编的鸿篇巨制《全源文化辞典》(220万字)的编撰,合著《金上京科举制度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儒学、金源及建国思想
  第二节取儒士、收图籍,吸收汉儒文化
  第三节尊儒术、慕华风,推进社会改革
  第四节兴儒学、开科举,培育文治人才
  第二章以儒立国以儒治国
  第一节以武得国以儒立国
  第二节尊儒用儒以儒治国
  第三节以儒治国全盘汉化
  第三章金上京孔庙、乐歌与皇家图书馆
  第一节金上京孔庙
  第二节金代祭孔子礼乐
  第三节孔门三代衍圣公
  第四节金都皇家书馆——稽古殿
  第四章金源儒学人物轶事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儒学、金源及建国思想
  第二节取儒士、收图籍,吸收汉儒文化
  第三节尊儒术、慕华风,推进社会改革
  第四节兴儒学、开科举,培育文治人才
  第二章以儒立国以儒治国
  第一节以武得国以儒立国
  第二节尊儒用儒以儒治国
  第三节以儒治国全盘汉化
  第三章金上京孔庙、乐歌与皇家图书馆
  第一节金上京孔庙
  第二节金代祭孔子礼乐
  第三节孔门三代衍圣公
  第四节金都皇家书馆——稽古殿
  第四章金源儒学人物轶事
  第一节保全孔子墓的女真元勋完颜宗翰
  第二节皇帝之师、国家智囊韩昉
  第三节不爱珍宝只爱图书的女真秀才完颜勖
  第四节保全《资治通鉴》书版的将军赤盏晖
  第五节金朝第一国手吴激
  第六节金初文坛盟主宇文虚中
  第七节因藏书亡命的翰林学士高士谈
  第八节金兀术帐下的儒士蔡松年
  第九节传播儒学的民族友好使者洪皓
  第十节橄榄木教学于金上京的张邵
  第五章金上京出身的女真儒学三帝才子
  第一节力推汉化和封建化的熙宗完颜亶
  第二节弘才与风流皇帝完颜亮
  第三节治世名君“小尧舜”世宗完颜雍
  参考文献
  附录:黑龙江省现存最早的文庙
  后记司马朴,出身名门,为北宋名臣司马光之侄,在靖康元年、靖康二年(1126-1127年)两军交战之际,曾多次出使金营,靖康二年,金帅完颜宗翰将他带到北方。金立张邦昌之前,曾想拥立司马朴,遭到拒绝,废伪齐时,又曾让他担任汴京行台尚书右丞,再次被拒绝。在北方,司马朴还冒着生命危险,收藏宋高宗的即位赦书,遭到杖罚,还为宋徽宗之死而举哀,这些举动都很好地表现其对宋朝的忠心。另一方面,他也没有以身殉国,元好问反而说他“遨游王公之门,以寿终”。南宋人也有记载,说他于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年)接受金熙宗的任命,主持在燕山的科举考试,而且很有眼光,录取的状元石琚后来成为大定年间著名的宰相。司马朴的诗歌现仅存一首《无余居士斋壁有沈传师游道山岳麓诗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韵》,外加一首残篇《雪霁同韩公度登圆福寺阁和李效之诗》。前者为唐人沈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的次韵之作,抒发其读沈诗的感慨,末尾两句“嗟乎我亦有余腐,陋哉羊斟囚华元”,用《左传·宣公二年》羊斟致使华元被俘之事,点明被拘敌国的身份,以华元自比,自嘲迂腐无用,讥讽金人扣留他的荒谬。后者题中的韩公度是金初大臣韩昉之子韩汝嘉.可见他确实与金国的一些要人有诗歌往还,元好问所言不虚。司马朴这种既不仕金又有所让步的态度,其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传播汉文化,推动金代文学的发展。
  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南宋理学大儒朱熹是他的侄孙。朱弁少时就很聪明,日读书千言,及冠入太学,曾中进士。历官至中正大夫。《宋史》日:朱弁文慕陆宣公(唐代陆贽),诗学李义山(唐代李商隐)。文章援据精博,曲尽事理,诗词容雍尔雅,不蹈其险怪奇涩之弊。新郑名儒晁说之很欣赏他的诗才,遂将侄女许他为妻。朱弁得以游于汴(开封)、洛(洛阳)间,闻见日广。靖康之乱,金兵侵掠中原,徽、钦二帝被掳,朱弁国破家亡,于是,南返江西婺源。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朱弁在赵宋王朝危急存亡之时,毅然请命,自荐应征出使金国和谈,授职武修郎,假吉州团练使,为通问副使的身份,是年冬天,宋朝派正使王伦谐通问副使朱弁,历尽艰辛来到西京大同府与镇守西京的金国大将军宗翰和谈,朱弁慷慨陈词,历述和战之利弊,严正要求金人放还徽、钦二帝,但因金人无诚意和谈,出使没有结果,反而羁留于金。朱弁大义持节,不为金人所胁,反复投书,言词甚切。绍兴二年(1132年),金朝遣宇文虚中来说,言和议可成,但有一条,只允许王伦和朱弁中一人回南宋述职,朱弁毅然决定留下。
  ……





上一本:团结友爱论 下一本:社会和谐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儒学在金源的作者是郭长海,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