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在世界各地的国际佛光会上所发表的11篇主题演讲,着重阐明佛光会的成员如何运用佛法理念来指导实际的为人处事,包括如何处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充分地阐明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理念,体现出星云大师以佛法精神积极入世的思想。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949年初来台湾,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1967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俩百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教学院。1985年,传办国际佛光会,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星云大师著作等身,著有《释迦牟尼佛传》、《往事百语》、《迷悟之间》、《人间万事》、《合掌人生》、《包容的智慧》、《舍得》等,并译成英、德、日、韩、西、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目录: 序 欢喜和融合 同体与共生 尊重与包容 平等与和平 圆满与自在 自然与生命 公是公非 人间与生活 发心与发展 序 欢喜和融合 同体与共生 尊重与包容 平等与和平 圆满与自在 自然与生命 公是公非 人间与生活 发心与发展 自觉与行佛 化世与益人 菩萨与义工 环保与心保 幸福与安乐 各位贵宾、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佛光人,大家好!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自一九九二年在洛杉矶音乐中心成立以来,今年正式迈入第二十年。回顾过去二十年来,佛光人在世界各地弘扬人间佛教,为人间带来光明与希望,为当地社会服务奉献,也为自己的生命留下历史,首先在这里为各位的发心表示由衷的赞叹。 今日世界,由于科技进步、医学发达,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然而,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却也带来人际关系的疏离、冷漠,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人生的快乐与安稳。因此,在今年的大会里提出“幸福与安乐”主题,希望各位能将幸福安乐的观念带回去,并且传播于世界,能在生活中运用,解脱忧悲苦恼,同时扩大心量,提升生命的层次和质量。 说到幸福与安乐,人到世间上,究竟是为了幸福而来,还是痛苦而来?一般人都会想:“当然是为了幸福而来!”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有多少人在享受幸福安乐?现在大家最常看到、听到的,往往是世间的灾难与哀嚎。诸如大自然的灾害,人为的战争、暴力、饥饿、贫穷,以及个人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很少人真正感觉到人生是幸福的。 好比一般人热衷于功名富贵,但是功名富贵里有幸福安乐吗?答案并不尽然。一般人喜欢追求金钱、爱情,金钱、爱情里有幸福安乐吗?这也是苦乐参半。甚至于一般人追求自由、民主,就算国家社会自由民主了,但是自己的心里缺少安然自在,这样的人生也感受不到幸福安乐。所以说,长久以来人人希求幸福与安乐,却少有人真正拥有。 如何获得人生的幸福安乐?以下提出四点意见: 1、淡泊知足是幸福安乐 世间上,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向往大自然恬静自得的快乐,也有的人超然于物质生活及外在的境界,从淡泊知足中获得精神的快乐。究竟什么样的快乐,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呢?物质的生活,是能满足人的需要,却不能为人带来长久的快乐,唯有淡泊知足,才能让我们获得恒长的快乐。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虽没有华服庄严,没有美食欲乐的享受,但是他不贪求,人品道德自然高贵。淡泊无求的人,不会有嫉妒比较,不会与人对立争执,处人处事不会嚣张傲慢,凡事随遇而安。好比历史上很多的贤德之士,他们受到世人的尊敬,并不在他拥有良田万顷、华厦千间,而是他们以无为有,在淡泊知足中涵养了自己的道德人格,为后人示范了“空无”的生命哲理。 能够脱离欲望的牢狱的人,才有希望找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如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一样可以过得自在安乐;晋代陶渊明甘于辞官隐居,悠然自得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耕读生活;唐代玄奘大师“言无名利,行绝虚浮”,尽管受到国家特殊的待遇,仍然淡泊名利,保有人格;近代的弘一大师,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舍不得换,菜太咸了,他也不嫌弃,说:“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可见得注重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人还是很多。 一般人希求财富名位,其实“享有”比“拥有”更能得到宽广美好的人生视野。好比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虽然不是我的,但是我可以遨游其间,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个人拥有世间的财富,虽然我没有,但我可以享受清风明月,可以关心身处的世界,将所有的人类视为我的兄弟姐妹。我享有整个宇宙虚空,比“拥有”一个乡镇、一个县市,乃至一个国家、多少财富的人还要更大、更多、更广。因此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拥有,拥有再多也满足不了贪欲,淡定享有的人生,处处都有幸福满足。 我一直很欣赏客家人的一句话,你问他:“吃过饭了没?”一般人会说:“吃过了”、“吃饱了!”但客家人不是这么回答,他会告诉你:“足了!”这两个字很有意义,表示他不但吃饱了,而且吃得很满足。一句“足了!”是多么洒脱自在,多么有自信!哪里还会感到贫穷困顿呢?知足的人是世间最富有的人。 淡泊知足产生定慧之力,你能淡就能定,就能重新估定人生的意义、价值。就像卖菜的陈树菊,她能看淡金钱,才能勇于喜舍,让金钱发挥最大的价值,也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 淡泊知足是对生命有所为、有所不为,心有所求、有所不求。人能淡泊知足,才能不为形役,就可以安住身心,享受满足的富乐。所以,淡泊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懂得淡泊知足的人,自然拥有人生的幸福安乐。 2、慈悲包容是幸福安乐 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不是佛教所专有。人间有了慈悲,人类才能共存共荣。在佛光会成立之初,我就订下〈佛光四句偈〉,作为全球佛光人生活奉行的准则。其中第一句“慈悲喜舍遍法界”,便是期许大家开展自己的心胸,效法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将慈悲喜舍普利一切有情。 有一位金代禅师很喜欢兰花,在寺院的庭园种了许多名贵的兰花。一天,他外出办事,吩咐徒弟在出门的这段期间代为照顾。没想到徒弟在浇水时,一不小心就把这些兰花架打翻了,弟子感到很愧疚,心想:“我把师父心爱的兰花摔坏了,师父回来之后,不知道会如何生气?”金代禅师回来后,徒弟去向师父认错请罪,没想到金代禅师不但不责怪他,反而安慰说:“我养兰花,一是为了美化环境,二是为了供养佛祖,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养兰花的啊!” 经云:“慈息贪欲,悲止瞋恚”,如果我们能学习金代禅师的涵养,自我省思:我交朋友是为了生气吗?我结婚是为了生气吗?我养儿育女是为了生气吗?我做事业是为了生气吗?肯定不是的!转念一想,自然能息贪止瞋,化解纷争于无形了。 慈悲,不是要求别人,也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而是要求自己。慈悲不是一味的忍让,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平正义受到打压排挤,或者当正人君子遭受毁谤抨击时,可以勇敢挺身而出;慈悲不是一时的感动,而是保持恒长心为人服务;慈悲不是只有对自己的亲友,更不是要求回报的。慈悲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时为了公众的权益、为了度化刚强之辈,也会现怒目金刚相来折服恶人,这才是难行能行的大慈悲! 慈悲,没有敌人。有了慈悲,就能拥有善缘;有了慈悲,就能融入众中,甚至与宇宙融和一起。有了慈悲包容,所谓“有容乃大”,自然凝聚众人之力,得道多助。过去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居无定所,却拥有三千弟子;佛陀行脚弘化五印度,讲经时有百万人天参与,常随众也有千二百五十五人。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需要,做人处事很难尽如人意,若能用一颗宽厚、包容的心来处人处事,必能广得人缘,受到众人的拥护。 不过,光有慈悲包容还不够,必须辅以智慧力。社会上不少人曲解慈悲的涵意,让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姑息纵容;甚至运用不当,致使慈悲沦为罪恶的根源。例如:滥行放生,反而伤生害命;滥施金钱,反而助长贪婪风气。因此,真正的慈悲包容必须以般若智慧为前导,否则弄巧成拙,反而失去它原有的善心美意。 一位青年为了一道墙和邻居争地,写信给在朝廷做官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出面帮他把这面墙争取过来。父亲很明理,回给儿子一封信说:“万里投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简短的几句话,说明人际之间进退应对、包容的智慧和艺术。 佛经有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一沙一石、一花一叶中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表示自然界的万物是共存共荣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对于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信仰要去包容;国与国之间,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肤色,更要相互包容。 综观世间上的纷争,往往是起因于不同国家、文化、族群、宗教彼此不能互相包容,社会上的贫富悬殊、阶级不平等,才导致种种的对立,这也是当今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走出这样的困境,只有慈悲与包容。慈悲包容才能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社会繁荣进步;才能化解纷争,免去战争毁灭;才能永续长存,促进世界和平。 希望今后我们所有的佛光人,能将慈悲包容的精神,从一己扩及到家庭、社会,乃至全世界、全人类。人间有了慈悲包容,才有可能获得永久的幸福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