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介绍了帕斯卡尔的生平经历,以帮助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而后则分不同内容,分别对帕斯卡尔在“科学”、“哲学”和“神学”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地论述,帮助读者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作者简介: 译者江绪林,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讲师,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已发表数篇论文于《中国社会科学》、《开放时代》等刊物。 目录: 序 1帕斯卡尔:盛名与神秘 帕斯卡尔的“心灵” 一个存在主义者? 一个哲学家? 上帝之赌 两个时代之间 2生平 天才的教养 科学家的成熟 灵性的发现:第一次皈依 神学论争和病弱 激情之夜:第二次皈依 苦难?偏激和服务 3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序 1帕斯卡尔:盛名与神秘 帕斯卡尔的“心灵” 一个存在主义者? 一个哲学家? 上帝之赌 两个时代之间 2生平 天才的教养 科学家的成熟 灵性的发现:第一次皈依 神学论争和病弱 激情之夜:第二次皈依 苦难?偏激和服务 3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 计算器和概率论 真空的存在 科学的限度 牺牲理智? 4神学论争 耶稣会士与冉森主义者 决疑论 神恩与人力 论争的结局 5《思想录》:风格与意图 片断的重构 独特的方法 存在的三秩序 6上帝:可否证明? 何谓自然神学? 拒绝自然神学 7怀疑主义与隐匿的上帝 怀疑主义的用途 隐匿的上帝 反对宗教冷漠 8废黜的王族 人类的伟大和不幸 哲学并非慰藉 寻求最好的解释 对不信仰的独特解决方案 9上帝之赌 序言:不可知论与上帝 打赌 风险与酬报 诸神,还是上帝? 是否一种宗教洗脑? 是否真实的信仰? 10基督?灵性和生命意义 存在一位救主:圣经为证 充溢神创的真空 信仰?理性与证明 参考书目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 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张晓林 中国政法大学:宫睿 中国传媒大学:李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富斌、胡自信、李中泽 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中民 河北师范大学:李素霞、王军 中国社科院:马寅卯、陈志刚、周伟驰 名师推荐语: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既简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绍介了他们的最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和命题,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生发新的思想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世人如欲快捷地了解最重要的一些西方哲学家们,这套《最伟大的[西方]思想家》丛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作者们都是有关方面的学者,在不长的篇幅中明晓地勾勒出一位位哲学家的人生和思想,让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有心读者也能得其要旨,赢得一个可继续探究的起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西不得不遭遇、磨擦和交融的时代。如欲有深度地理解和转化我们自己祖先的哲理,必须对那些属于“他者”的哲学世界有切当理解。希望这套丛书在新的中西交汇中起到某种作用。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一千年后人类如果还在,他们的活法照样离不开《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绍介的那些哲人理念的形塑效应。这或许也就是你应当通过这套丛书走进这些哲人的理念世界的最重要理由。 ——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导) 每一个思想体系就如一个精神殿堂。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想领略和欣赏其中的奥妙和美丽,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这位引导者需要给初学者既展示出其整体面貌又不浮光掠影。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思想史著作的章节因其篇幅限制显得过于简略。《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的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深入浅出,用十万字左右的篇幅,向读者勾勒出了每位思想家的精神概貌,引人入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研究人员,阅读这些系列丛书,都会感到获益匪浅。 ——郝长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集著名思想家生平、著作、思想为一体,生平评介客观公允、著作解读全面经典、思想介绍深入浅出。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普通读者不觉其晦涩,专业研究者不觉其肤浅。是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全景图谱。 ——袁银传(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仿佛是一个思想导游,通过一部部深入浅出的“小书”,引领读者走进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大思想”,与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师们展开一场场别开生面、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李超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说它是小书,只是就装帧的体量而言,至于它在学术深度上,就决非小书。总之,套用《论语》上的一句话:(此书)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容易看得懂的语言了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一扫传统思想家传记晦涩冗长的毛病,而以简明、清晰、直接、具体的文风吸引人,是化繁为简、化厚为薄的最佳例子。 ——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思想录》:风格与意图 无论全剧的其余部分多么美好,最后一幕却是流血的;我们把灰土撒到头上,一切就此告终。(165/210) 我们挖掘伟人的遗产,想方设法延长他们的影响。我们拒绝让他们消失。伟大的著述者的影响从来不会永告终结。然而,逝者却不能控制对其文本的诠释。他们的意图——如果被人知道的话——不是被忽略就是遭到驳斥。挖掘和清理的工作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我们会发现珍宝,但有时又会发现一些意义含混的因素。 片断的重构 帕斯卡尔于1662年去世之后,他的亲属们面临着一个可畏的文字工作任务。虽然帕斯卡尔长期生病并常常操劳过度,医生却没有想到他会一病不起。亲戚朋友们都知道帕斯卡尔在构思一部名为《辩护基督教》的护教学著作,但这部论著却最终没有完成。很难判断其原因是帕斯卡尔放弃了原来的构想还是耗尽了时间和精力,不过我倾向于后一种看法。无论如何,帕斯卡尔留下了一大堆用于写作《辩护基督教》的文字资料。 写作《辩护基督教》的构想可能形成于1658年,那时候他对波罗雅尔修道院的学者就其构设中的辩护发表了一次演讲(见149/430)。在去世前几年,他就开始匆匆写下一些简短的笔记。在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开始减退以后,他只能求助于记下他的一些思想片断。此前,他常常是构思完毕之后才一气呵成。 在1669年发表的《思想录》第一版的序言中,帕斯卡尔的姐夫和科学探究伙伴埃迪勒?佩雷抱怨说帕斯卡尔的笔记质量参差不齐,结构匮乏,难以理解。不过,在使该书以最好形式出版上,遗著执行人仍尽了最大努力。一份由帕斯卡尔所撰写的内容列表在1953年被确认为是帕斯卡尔的手迹;这份内容列表显示帕斯卡尔已经将他的一些笔记安排为28章382节。不过,他留下其他590节没有分类。这一发现并没有解决《思想录》所有的文本和结构组织问题,但的确能使相当部分的片断按照帕斯卡尔的原意来编排。 《思想录》有一系列编排和分类系统。最著名的两种编排系统是布伦士维格编码(为哈佛经典系列所采用)和拉弗谟编码(为企鹅经典系列所采用)。后一种编码重现了帕斯卡尔编排的382节。胡斯特和列维则做出了新的编排。在企鹅经典版本中收录了一些原来没有打算用于写作《辩护基督教》的片断。 《思想录》的一些较早版本没有收录那些怀疑主义或近于虚无主义的片断,可能是因为编辑者认为这些片断不代表帕斯卡尔的成熟思想,也可能因为他们不能解释这些片断在《辩护基督教》中有什么用途。或许他的遗著执行人担心这些令人困惑的片断会误导读者,使读者们以为帕斯卡尔持有那样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当所有的片断都被收入较晚近的版本中的时候,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帕斯卡尔有时候被当成一个存在主义者,其原因之一就是在一些片断中表达的遭放逐的怀疑者的观念。 帕斯卡尔将一些常常萦绕自身的章节作为对话放入一个宗教怀疑者之口,这种对话是为了使怀疑者从不安的怀疑转向确定的信仰: 当我思索我一生短促的光阴浸没在以前的和以后的永恒之中,我所填塞的——并且甚至于是我所能看得见的——狭小的空间沉没在既为我所不认识而且也并不认识我的无限广阔的空间之中;我就极为恐惧而又惊异地看到,我自己竟然是在此处而不是在彼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为什么是在此处而不是在彼处,为什么是在此时而不是在彼时。是谁把我放置在其中呢?(68/205) 这一对人类偶在性的令人晕眩的思考不是护教者帕斯卡尔的声音,而是帕斯卡尔的对话者的声音。帕斯卡尔构想中的《辩护基督教》应该包括好几个对话和信笺。它不像是一部长长的,旨在教训人的论文。这从一个片断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一片断中,帕斯卡尔特别提到他试图写“一封能引人寻求上帝的信。然后,引人在哲学家、怀疑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那里去寻求上帝,而这些人只不过会使那些寻求的人感到不安”。(4/184)有些片断本来就是由对话构成的: “什么!你这个人居然不认为天体与飞鸟证明了上帝么?”——“我不认为!”——“你的宗教不是这样说的么?”——“不是的。因为尽管这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上帝赋之以这种光明的某些灵魂来说,乃是真实的;然而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虚妄的。”(3/244) 著名的打赌式论证的结尾部分也是一个对话。(418/233) 为了辨析《思想录》中一些片断的意义和位置,有必要考究帕斯卡尔留下的一些线索和暗示。 第一部:人没有上帝时的可悲。第二部:人有了上帝时的幸福。 或: 第一部:依据自然本身,论自然是堕落的。第二部:依据圣经,论有一位救主的存在。(6/60) 帕斯卡尔的第一部比第二部完成得要好,第二部还只是一些没有条理的片断。虽然如此,帕斯卡尔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材料,尤其是关于人类本性的变幻无常方面。那些有系统的文件被归为四个部分。帕斯卡尔首先论证说单凭人类理性无法理解人类处境的伟大和不幸。其次,哲人们不能将恒久的幸福赐给困惑的人类。第三,只有基督教才能同时理解人类的伟大和不幸。最后一部分涉及圣经权威的历史学证据。 与《致外省人信札》不同,《思想录》并不涉及针对宗教异议者的争论,而是一部针对某些不信者的护教学论著,在其世俗生活期间帕斯卡尔很熟悉这种不信者:在文明社会受过良好教养,关心的是自身的事业和社会地位,并不注重宗教热忱。帕斯卡尔的护教学不像400年前托马斯?阿奎那的《反异教大全》(SummaContraGentiles)那样是一部辩护基督信仰的通用手册。不过,《思想录》具有恒久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