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人能弘道:论语详解


作者:郭庆祥     整理日期:2014-08-22 22:10:48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完成的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或言论。由于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人如何塑造君子人格,如何教育子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从政,如何治国安邦等,是中国人心中的“圣经”。
  郭庆祥先生根据平生的丰富阅历,参考古本注解,对《论语》一书进行详细的解读。每章都设有讲评。作者用散文般的语言,结合现实事例,阐述《论语》章句的真意。全书文意明了,事例得当,见解独到,可使读者从《论语》中获得益处。
  作者简介:
  郭庆祥,世界华人艺术家名人协会副主席,中华国学会主席,国学家,历任中学教师、生产队长、中型工业企业厂长、商业公司总经理、文化公司总经理、音像公司总经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部主任、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社长等职,人生经历丰富。从1986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小说,曾获“首届全国中老年散文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1993年起出版《世界名人语典》《生财之道》《中国名校名师精讲系列丛书》;与人合编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全书》《教育小百科词典》等大型丛书,被国家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列为装备用书。策划、编辑的作品五次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八次获部级奖,多次被中宣部等五部委推荐为全国优秀音像、电子读物。年过花甲,又著“郭庆祥国学经典系列”丛书,已出版《中华经典与智慧》《〈大学〉人生大学问》《〈中庸〉人生大智慧》《人生大道:老子详解》《人能弘道:论语详解》,正在出版《孟子详解》等书。
  目录:
  序:《论语》安身立命的人生宝典
  读《论语》孟子法
  论语卷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论语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论语卷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论语卷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论语卷五序:《论语》安身立命的人生宝典读《论语》孟子法论语卷一学而第一为政第二论语卷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论语卷三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论语卷四述而第七泰伯第八论语卷五子罕第九乡党第十论语卷六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论语卷八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论语卷九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论语卷十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13.23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今译】孔子说:“君子与人和睦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而不保持和睦。”
  【历代引论】《朱注》朱子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杨注:“和”与“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的术语。《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对齐景公批评梁丘据,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国语·郑语》史伯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晏子和史伯的话都解说得非常深刻。“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同”就不如此,若小人附和国君,就是同而不和。用晏子的话说:“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释】
  和:和睦,和谐。同:盲目附和。
  【讲评】
  这章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基本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才会有人际之间的和谐统一。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音符演奏不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一种材料做不出丰盛的宴席。和,是多样性有差异的统一。
  其实,孔子追求的“和谐”,是上层社会对于下层人民的和谐,也就是要求下层人民和上层统治阶级保持和谐。
  “和谐”社会,是《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而不是《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古代追求人人平等“尚同”的是墨子,而孔子追求的是有礼制的“和谐”。
  《论语·宪问》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今译】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回报恩德呢?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应该用公正回报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
  【注释】
  以直报怨:指以公正、正直抱怨。
  【讲评】
  在日常生活中,是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怨,争论不休。有人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以德报怨。还有人说:“别人打你的左脸,你再伸出你的右脸。”读《论语》,孔子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显然,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
  孔子长期奔波于诸侯各国,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到了人生百态,他深深了解到人心善恶不一,人群鱼龙混杂,天下并不太平,社会并不美好。如对任何人都“以德报怨”是愚蠢的,是行不通的,是善恶不分的,是对好人不公的,是不能够助长正气的,是对社会不利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善,要肯定,要发扬光大;恶,要批判,使它无处藏身!所以,孔子主张“以直报怨”。
  孔子的“以直报怨”,指的是心里不隐藏怨恨,就是心里有怨气就以公正、正直报怨,怨气消了就不要再抱怨了。这是一般正常人能够做的。“以德报怨”,太高尚了,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行不通!
  余以为,是“以怨报怨”,“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要分事、分人对待。
  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就是要以正直、公平、等量、适中的手段来回应怨恨。一个人整了别人,伤害了别人,犯了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之后,给别人造成了伤害、损失、痛苦,就理应受到正直、公平、相应的惩罚。人们不能无原则地、盲目地对他们宽容、谅解、包容;对其错误的包容,在某些意义上就是对其放纵和支持。而对于有意伤害你,并造成大的损失的,要以直报怨。对于丧尽天良的坏人,要以牙还牙,绝不能让坏人利用好人的善良和忠恕,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达到破坏社会秩序的目的。儒家学说的哲学思想,不是书呆子式的,是善恶分明的思想文化。
  有人说,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有些小国自私自利,不负责任,不认错,甚至亡我之心不死,对这些小国就不能“以德报怨”,而应该以“以直抱怨”。
  ……





上一本:故宫珍藏善本:阴阳五要奇书 下一本:宗教与哲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人能弘道:论语详解的作者是郭庆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