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通法编著的这本《道与中华典籍外译》借鉴语言哲学“语言是存在之居所”之哲学命题与学理,以及“人活在语言中”“语言是人类的最后精神家园”的认识论范式,基于语言本体论义理,以人文语言观和后殖民主义语言行为理论,振起“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自觉意识,践行语言本体论翻译观,回归文本自身,关注文本自身,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运用于典籍翻译的思辨、实践和评鉴,从而使我典籍翻译从关注“语言意义自主实体”走向关怀语言表征的汉典籍精神内敛和哲学形态,为实践异化、创化翻译我古典籍的核心思想,建构汉文化哲学形态的普遍意义的知性体系提供一种可资途径。 目录: 第一章 中华典籍外译语哲维度翻译范式研究 第二章 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跨文化传输 第三章 “象”“象思维”“道象互为”与《庄子》英译研究 第四章 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语言哲学观照与《文心雕龙》英译研究 第六章 中国古诗意象翻译的可证性研究 第七章 “意境”的伪证性研究与文学诗歌翻译 第八章 论“景中情,情中景”思维样态——中国古诗词意境美学体认范式与跨文化传输研究 第九章 语言本体论与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英译研究 第十章 论王维诗歌中禅味的认知与翻译 第十一章 汉诗英译中的音韵美的认知共识与翻译 第十二章 宋诗学观与白诗“浅、清、切”诗性体认与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