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放生堪布”索达吉上师的日记,记录了堪布一年中在俗世修行的心路历程。文中不乏印藏大德的殊胜窍诀,以及上师对世间生活诸多现象的体会和感言,是一部难得的人生开示之作。 旅行的脚印语言精练,耐人寻味,内容上并未将佛法描绘的深奥晦涩,所涉及的内容多与生活相关,将佛法禅机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作者简介: 索朗达吉,又名索达吉,1962年生于四川甘孜炉霍。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主管汉僧。1990年至1999年,曾前往欧美及东南亚等多国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以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以窍诀方式传讲。二十多年日不缺讲,夜不乏译。 2006年,开始在媒体上发表以人生、生命、生活为主题的文章,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近年来,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浙大、港大等知名高校,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令莘莘学子受益匪浅。 目录: 自序 放生 快修 护士 上网 少眠 看破 业感 明天 智悲 精进 忏悔 勿贪 生死 恐怖自序 放生 快修 护士 上网 少眠 看破 业感 明天 智悲 精进 忏悔 勿贪 生死 恐怖 不知 打我 教言 善梦 闭口 可怜 荷花 关键 发心 无常 功德 大法 母亲 劝勉 光阴 深思 价值 安忍 可惜 月光 无穷 无求 法乐 失败 转变 净观 胡思 厌世 解疑 修女 珍贵 最妙 散乱 追逐 假象 忠告 战争 莲池 钱财 歌声 顶峰 枇杷 按摩 交谈 离贪 看戏 竣工 自利 安然 莲藕 永恒 空难 积苦 真乐 伏藏 气球 爱箭 表演 常乐 钥匙 口红 烤肉 梦影 感慨 二谛 离世 人海 遍知 比赛 佛法 木碗 会死 知否 静住 忍辱 加持 面条 血施 宾馆 侄子 离蓉 少眠 发愿 上寨 谤师 迎接 痛心 死时 广游 神通 精华 时代 消息 飞人 鞭策 濒死 静思 恒记 敬师 梦境 师教 降魔 法施 收益 生日 老人 健康 宗塔 多芒 讥笑 无私 寂寞 牧童 魅力 翱翔 老尼 注意 乐悲 狮堡 护法 舍我 言行 山兔 掬水 噩耗 二利 美观 花祭 纯金 依静 恭敬 尸骨 品味 出家 嗡嗡 见师 天葬 舍众 贫富 斗牛 眼识 羚羊 故乡 真贼 蜘蛛 吸奶 比较 秋感 关怀 沉默 日程 嫉妒 鸡头 生厌 卫生 林栖 准备 惭愧 泪水 报仇 欺骗 慈育 善言 佛理 无奈 黄叶 供灯 选择 拜师 小心 结语 不毛 斋戒 空白 荒凉 短信放生 “年岁渐长,体魄日衰,盛年不在,暮境即来。”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我的现状。岁月之流即将跨入第40个春秋,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作为一名凡夫,要彻底泯灭业惑烦恼,绝非一时之功能做到的。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365天?眼看生命的时日不多,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时光,使之过得丰盈饱满?前辈的高僧大德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教言,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和行为,哪怕每天只是以论典中的一个偈子来约束自己,也必定会有所裨益。在这新一年的开端,忽然产生这样一个念头,记下每一天的经历和感受,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这难得的暇满人身,或许对自己、对道友们会有一些益处。这就是我执笔写下这本日记的初衷。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二,街头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很多人都穿着今年最流行的唐装,到农贸市场买各种鲜活的鸡鸭鱼兔、虾蟹虫鸟回家过年,这几天也是这些可怜众生最悲惨的日子。我决定以救护生命作为新一年的开端。 刚进农贸市场,就看见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位面目狰狞的青年男子正从竹笼里抓出一只鹌鹑,活活将它的羽毛拔掉,毫不留情。可怜的鸟儿发出啁哳的叫声,叫声是那么的虚弱而短促。青年男子没有丝毫的犹豫,很快,鹌鹑的羽毛被拔光,露出粉红色的身体。一把锋利的剪刀剖开了它的腹腔,内脏被掏了出来,头和爪子被剪下扔到一边。那青年男子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这一系列程序。被掏空的身体发出微微的颤动,扔在身体旁边的头仍旧睁着眼睛。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将剩下的一共150只鹌鹑全部买下来,送到郊外的闽南佛学院,使之回归山林。我一边念着放生仪轨,一边默默地祈祷:但愿当地人能废除“天上龙肉,地下鹌鹑肉”、“吃了鹌鹑肉,活到九十九”的陋习。也希望我的后半生能为放生多做一些贡献。 近一个多月以来,为了听从医嘱,我不得不离开雪域高原,来到这春色宜人的厦门,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有浪迹天涯、四处飘零之感。回想在学院的美好时光,不由自主地拨通了弟弟的电话,请他把话筒放在喇叭旁,听筒里传出了悠扬的诵经声,令人心驰神往。我多么盼望着冰雪消融、春暖花开、草木复苏的季节能早点儿到来,美丽的喇荣能春色常在,学院的僧众们不再遭受严寒的袭击,能在融融春光里接受佛法甘露的洗礼啊! 护士 那个小护士又板着她那张挤不出一丝笑容的脸进来了,“昨天大便几次?” 住院一个多月以来,除了每天这句例行公事的话,再也没有多余的一句问候。我觉得实在可笑:“你为什么不再问问我的病情如何?”她仍旧没有说话,只是抬起那颗高贵的头颅,白我一眼,便转身拂袖而去。 这个五浊兴盛的时代,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欲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白衣天使”似乎已经名存实亡,医疗部门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成了丑恶聚集地的代名词。我曾亲眼目睹病入膏肓之人因不能凑足医疗费而被扫地出门的情景。 佛陀当年在因地时,曾亲自担当医生护士,悉心照料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以解除众生的病痛,用自己做了12年病人所积累下来的药品布施病人。《入菩萨行论》中寂天菩萨也发愿:“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无数的高僧大德也为利益有情而鞠躬尽瘁,丝毫不顾个人安危。 不仅仅在佛教界,世间的仁人志士们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 多么希望佛陀精神能深入人心,让世界多一分美好,少一分丑恶啊! 上网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世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已不再显得遥不可及,甚至在边远的藏地也有了网吧。各种现代手段使时空的距离不复存在,即使远隔天涯也有了咫尺之感,古今之人也可在网上神交,真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很多人通过网络,增长了智慧,也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起来。 一些大德们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通过现代工具之方便,将无数饱受烦恼折磨的有情引入了解脱正道。 然而,其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网上所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青少年整日沉迷于此,并且因为不能善加辨别而增上三毒烦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一些出家人也不问闻思修,而对色情、暴力网站情有独钟。科学的果实正在遭到滥用与浪费,十分令人堪忧。 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 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修女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些人会感到不解。作为一名佛教徒,怎么忽然间对外道产生兴趣了呢?这是因为今天我要赞美的这位修女,绝不能用单纯的宗教来界定她的信仰。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活生生的佛菩萨。她,就是闻名世界的修女——特蕾萨。 她出身于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南斯拉夫家庭,从小受到天主教的教育,18岁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在一所拥有漂亮花园的修道院内,过着安定而舒适的欧洲式生活。 当她有一天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的人们那些凄惨遭遇时,她再也不愿安于往日平静的生活,面对一双双渴望关怀的眼睛却熟视无睹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她,使她不顾周围人的极力反对,单枪匹马地走入贫民窟,勇敢地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自己身上。用一双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拯救贫民的重任。 当一个从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知道他死活的老人孤寂地躺在床上等待着死神造访的时候,特蕾萨走进了他的房间;当一个被人殴伤的酗酒者醉卧街头、无人问津的时候,特蕾萨挺身而出将他救起,并送到自己所创办的怜悯之家;当浑身蛆虫的伤者遭到路人的厌恶和唾弃的时候,特蕾萨精心地为他包扎伤口,并用温暖的怀抱去迎接那颗濒临绝望的心……她的足迹穿越了大半个地球,加尔各答、也门、伦敦、墨尔本、纽约,甚至包括中国。她先后成立了一百多个为穷人服务的处所,在仅仅6年的时间里,就收留了61273个弃婴。 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同。1979年,她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使她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她除了将所有的奖金都用于慈善事业以外,还特别请求诺贝尔委员会,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委员会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将准备用于开支宴席费用的7100美元,赠送给了她所创办的“仁爱传教修女会”。 尽管她已成为名人,却仍然过着拮据寒碜的生活。她只有三套衣服,不穿袜子,只穿凉鞋。在电脑等先进电器极为普遍的时代,她的住处除了电灯以外,唯一的电器用具就是一部电话。她将教皇赠送给她的一部林肯轿车拍卖,并用所得款项开办了一家麻风病院。 虽然特蕾萨修女是天主教修女,却绝对尊重别人的宗教,每一位病人去世以后,都会遵照他的宗教信仰举行安葬仪式。 她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向世人娓娓道来:“人活着,除了需要口粮外,也渴求人的爱、仁慈和体恤。今天,就是因为缺乏相爱、仁慈和体恤的心,人们的内心才会极度痛苦。” “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单是牢固的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质丰裕的人,都在切求爱、关心、接纳及认同。” “在今天的世界中,肺结核或麻风病不是可怕的疾病,心灵上的贫乏才是最严重的病症。” “我上天堂不为别的,我是为了大众而上天堂,因为大众净化了我的心。” “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爱。我们要以挪威为中心,将爱传播到整个世界,让战争远离我们。如此,那些待出生的婴儿就会欢叫着来到人间。我们把自己变成传播世界和平的火种,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奖将会真正是献给和平的厚礼。” “我们感到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赞同做大事,在我看来,从个人做起才是重要的。” 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滴水,才能汇成一股涓涓细流,给干渴的人送去一丝湿润; 一支纱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支纱,才能织成一片布,给身处寒冷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一粒米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粒米,才能煮成一碗薄粥,给饱受饥饿的人增加一些能量。 让我们像特蕾萨修女一样,放弃那些惊天动地的伟大创举,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