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灰录》及《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是明末大家方以智(药地大师)门人弟子对其上堂法语、开示等宗门活动的记录。《冬灰录》约8万字的篇幅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方以智作为曹洞宗寿昌系禅僧的标准生涯,他在上堂开示、法语中对禅宗公案随手拈来,显示其禅学功力已经炉火纯青。 方以智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安徽桐城人。学术上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无所不包。 《冬灰录》是方以智的一部神秘著作。官修各种方志、传略无录。《冬灰录》对于完整理解方以智的禅学思想尤其是其会通庄、禅、易的思想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与方以智“逃禅”后的另两部著作《东西均》、《药地炮庄》相得益彰。 1998年,罗炽《方以智评传》首次对《冬灰录》展开系统研究,并大量引用了原文,据了解,所利用的是冒怀辛先生的手抄稿,这可能是目前大陆学人手中唯一流传的本子。 本书对《冬灰录》的校注,以贡献文本为主要目的,同时,尽量通过注释为普通读者解除文字及禅学知识上的障碍。 目录: 校注前言 卷首(第一册) 《冬灰录》序(兴翱赵) 《冬灰录》(卷首一)(兴月录) 《冬灰录》(卷首二)(兴种记)(1655-1658) 《冬灰录》(卷首三)(传□录)(1658-1662) 《冬灰录》(卷首四)(兴化录)(1663—1664) 卷一(第二册) 《冬灰录》(卷一)(兴化、法鼎录)(1664年冬) 卷二(第三册) 《冬灰录》(卷二)(一鉴、寂常录)(1665) 卷三(第四册) 《冬灰录》(卷三)(兴伟、兴紘录)(1666) 卷四(第五册) 《冬灰录》(卷四)(传澥、兴会录)(1667)校注前言 卷首(第一册) 《冬灰录》序(兴翱赵) 《冬灰录》(卷首一)(兴月录) 《冬灰录》(卷首二)(兴种记)(1655-1658) 《冬灰录》(卷首三)(传□录)(1658-1662) 《冬灰录》(卷首四)(兴化录)(1663—1664) 卷一(第二册) 《冬灰录》(卷一)(兴化、法鼎录)(1664年冬) 卷二(第三册) 《冬灰录》(卷二)(一鉴、寂常录)(1665) 卷三(第四册) 《冬灰录》(卷三)(兴伟、兴紘录)(1666) 卷四(第五册) 《冬灰录》(卷四)(传澥、兴会录)(1667) 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卷首序 卷一上堂 卷二小参示众 卷三法语偈赞 卷四佛事跋 “方以智集”出版说明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愚者、无可、药地等。万历三十九年(1611),生于安徽桐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及第,授翰林院检讨。明亡后流离岭表,永历帝累以内阁大学士相召,终上十辞疏而不入朝。顺治七年(1650),在广西平乐为清兵所执,披缁得免。顺治九年(1652)北返,经樟树(有药都之称),停庐山,抵桐城。次年春往南京曹洞宗禅师觉浪道盛处,圆具足戒,法名大(弘)智。顺治十二年(1655)因父丧破关回桐城,庐墓三年。服阙后禅游江西,并于康熙三年(1664)入主青原山净居寺。康熙十年(1671),因“粤难”押赴广东,卒于江西万安之惶恐滩。 方以智虽一生坎坷,却好学不倦。早岁重考订,《清史稿·隐逸传》称其“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中年以后,濒经离乱,备尝艰险,为学转趋幽深。出家后思考重心多落在烹炮三教,宗一圆三,环中寓庸,会通《易》《庄》禅之途。所著书,存世者不下400万言。其中,《物理小识》、《通雅》等属前期作品,《易余》、《东西均》、《药地炮庄》、《冬灰录》、《一贯问答》以及《周易时论合编》(方孔炤、方以智合编)等为后期代表作,另有诗文集若干种。 方以智生前声名籍甚,身后却默默无闻,与其学术史地位颇不相称。“方以智集”笺注疏释方以智要着,以飨学界。尚未流通者,优先推出。已整理而明显不尽人意者,亦不惮重出:或校点,或校释,或校订,或彚编,有注音,有释义。一切以可读、可用为准也。方以智文字艰深玄奥,索解不易,本集不敢以尽善尽美为矢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