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给现代人的启示》,是曾仕强教授继《孝就是道》一书后又一部国学力作。作者严格按照《孝经》内容顺序,进行了严谨精到的解析和切中实际的阐发。全书共分18章,每一章均从主旨、注释、今译、引述、生活智慧、建议6个方面展开。 不到1800字的《孝经》,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儒家经典。由于孝道体现出家庭中最主要的伦理关系,并可以从中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所以便把孝道扩大到了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曾仕强教授认为,《孝经》所说的道理并没有落伍。所有的疑虑,最好等待用心研读《孝经》之后,再来重新评定。相信现代人所有的烦恼、恐惧和困惑,都和孝道密切相关。盼望各界人士一起来探讨,共同努力,务期在21世纪得以正本清源,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著有《中国式管理》、《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易经的奥秘》、《胡雪岩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现代易学院》系列、《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系列、《易经的智慧》系列、《道德经的奥秘》、《孝就是道》等数十种著作。 曾仕强 曾仕强易友会(微信号:zengshiqiangyyh)荣誉会长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旅游卫视《泰学》栏目首席主讲人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有《中国式管理》、《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易经的奥秘》、《胡雪岩的启示》、《论语的生活智慧》、《现代易学院》系列、《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系列、《易经的智慧》系列、《道德经的奥秘》、《孝就是道》等数十种著作。 曾仕强 曾仕强易友会(微信号:zengshiqiangyyh)荣誉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旅游卫视《泰学》栏目首席主讲人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目录: 开宗明义章第一/1 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揭示孝道 的宗旨:以孝立身行道。 天子章第二/11 第二章说明天子的孝道,天子以 身作则孝敬双亲,感化人民。 诸侯章第三/21 第三章说明诸侯的孝道,诸侯遵 守法度,谨慎谦虚,与民和乐。 卿大夫章第四/31 第四章说明卿大夫的孝道,卿大 夫的言行须合于礼法。 士章第五/41 第五章说明士的孝道,士当以爱 事君,以敬事长。开宗明义章第一/1 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揭示孝道 的宗旨:以孝立身行道。 天子章第二/11 第二章说明天子的孝道,天子以 身作则孝敬双亲,感化人民。 诸侯章第三/21 第三章说明诸侯的孝道,诸侯遵 守法度,谨慎谦虚,与民和乐。 卿大夫章第四/31 第四章说明卿大夫的孝道,卿大 夫的言行须合于礼法。 士章第五/41 第五章说明士的孝道,士当以爱 事君,以敬事长。 庶人章第六/51 第六章说明平民百姓的孝道,广 大人民要善用自然的条件,谨慎 节约来侍奉父母。 三才章第七/59 第七章说明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法 则,贯通天地人三才,合而为一。 孝治章第八/69 第八章说明以孝治天下的道理, 上自君王、下至平民都遵行孝 道,才能天下和乐太平。 圣治章第九/79 第九章说明圣人以孝治天下的道 理,圣人以德教感化人民,政令 便能顺利推行。 纪孝行章第十/91 第十章说明孝子事亲的行为,孝 道要做到敬、乐、忧、哀、严, 也要戒除骄、乱、争。 五刑章第十一/99 第十一章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 行,要君者、非圣人者、非孝者 是招致天下大乱的根源。 广要道章第十二/107 第十二章说明要道的意义,推广 孝道可使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广至德章第十三/115 第十三章说明“至德”的义理, 君子教化人民孝敬父亲、敬重兄 长、尊敬君王。 广扬名章第十四/123 第十四章说明“扬名”的义理, 移孝作忠,才能扬名于后世。 谏诤章第十五/131 第十五章说明为人子、为人臣的 道理,当父亲、君主做不义之事 时,做儿子、做臣子的应该直言 劝阻。 感应章第十六/139 第十六章说明孝悌之道,可以感 通神明降福庇佑,使天下人无思 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147 第十七章说明事君应有的表现, 侍奉君王,要忠心耿耿。 丧亲章第十八/155 第十八章是全书的结论,说明孝 子办理丧事和祭祀时应尽的礼 法,为人子女,应葬之以礼,祭 之以礼。《孝经》在儒家经典中,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其经文部分,只有一千七百七十八个字。然而早在汉代,《孝经》便已成为经学的入门参考读物。由于孝道是家庭中主要的伦理关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从人伦亲情中,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把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孝道和孝治,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产儿。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把孝当做重要的品德修养,并且有一本《孝经》来加以规范。长久以来,"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占有极为强大的支配力量,也着实起了很大的作用。现代人对"万恶淫为首"似乎有所动摇,对"百行孝为先"则仍深具信心,果真是天祐中华,值得庆幸! 有《孝经》却没有慈经,引起许多人的怀疑和批判。孔子不是倡导"父父、子子",彼此互相对待,各自善尽责任吗?为什么我们只提孝道,却不把它与慈道相提并论呢? 伦理关系当中,除了孝道以外,都是双向的。为什么唯独孝道是单向的?因为"父母可以把子女生下来,子女却无论如何,不能反过来将父母生出来",这不是很简单明白的道理吗?我们尚未出生为人的时候,可以说一无所有;等到有了父精母血,把自己的身体创造出来,经过怀胎十月呱呱落地的时候,还不是光着身体,什么都没有吗?但是从连身体都没有的"无",到总算孕育出有了身体的"有",这种"无中生有"的关系,难道还不足珍贵、不值得永远感念父母的恩德吗?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才会思源,个人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公正无邪,而道 德修养也才能够日愈精进。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便是敬爱父母亲长,也就是孝。所以《论语·学而篇》直接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无情;人而无情,怎么算是人呢?做人最要紧的是生活,生活最重要的是人情,人情最难得的是合理。合理的人情,则从孝敬父母开始。 孝顺、孝顺,真的样样都要顺从父母吗?当然不是。《论语·为政篇》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孔子所说的"无违",并非不违背父母的命令,而是不违反"礼"的规范,那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里仁篇》说得十分明白:"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基本上都是人,难免有过失,子女当然不应该冒犯直言,必须委婉谏劝,使其及时返回正道。倘若父母执意不听,也不能争吵,暂时忍耐,等待父母心情平静时再谏。父母不听,子女对父母仍应恭恭敬敬,即使心里十分忧愁,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经我们长期观察和亲身体悟,《孝经》所说的道理,并没有落伍。所有的疑虑,最好等待用心研读《孝经》之后,再来重新评定。相信现代人所有的烦恼、痛苦、恐惧和困惑,都和孝道密切相关。盼望各界人士一起来探讨,共同努力,务期孝道在廿一世纪得以发扬光大,至为感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