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历史各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安排,如官职制度、宰相制度、选官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并对这些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对后世的影响启示逐一进行深刻分析。 本书认为,国家的存在有赖制度的确立。中国国家体制自秦汉奠基,下至明清,历两千一百余年而无彻底之更张,到辛亥革命始变,其时间之长,百官之备,实足傲视寰宇,睥睨万国。皇帝为领导中心,宰相为王者佐、社稷器,监察则匡正政风,选举、考试提供了人才的来源,史官纪录事实,考论得失,君王教育的目的在于君储圣王,以道正格,而地方行政制度则为帝国存在的基础。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就在这些权力的运作、制衡、维系与驯服中显现,而从历代的政治改革中又可见中国的政治理想。 作者简介: 郑钦仁,历史学家,尤其专精于魏晋南北朝研究。着有《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史》、《北魏官僚机构研究》、《北魏中书省考》、《魏晋南北朝史》等。邢义田,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林丽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台湾明代研究学会理事长,是明清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专家。李弘祺,李弘祺为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多年。1991年出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亚洲研究系主任,其后并在该大学研究院担任博士指导教授。李弘祺于2003-2005年间应聘担任台湾大学讲座教授,并出任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以后出任交通大学讲座教授兼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委,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并创立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目录: 序言 许树安 导言郑钦仁 帝国遗规两千年—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郑钦仁 奉天承运—皇帝制度邢义田 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林丽月 柏台风宪匡政风—监察制度葛绍欧 乡举里选—两汉的选举制度郑钦仁 九品官人法—六朝的选举制度郑钦仁 科举—隋唐至明清的考试制度李弘祺 考论得失?惩恶劝善—史官制度张荣芳 帝国基础—乡官与乡绅王霜媚 君储圣王以道正格—历代的君主教育朱 鸿 托古改制—历代政治改革的理想李孝悌著名学者杨天石推荐:由于政治环境的不同,所以多年来两岸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学者,在历史观、方法论、话语系统上有很大的不同。一段时期里,大陆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研究上有一个很突出的毛病,就是受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因这庸俗的社会学的影响搞得面目全非。这套“文化中国”丛书有别于大陆出版的若干同类书籍。而且雅俗共赏,达到了学术上的一种高明的境界。|||林载爵:这一套“文化中国”丛书以118个题目全面性地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层面,组合成一幅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图像。撰写者一共96位,网罗了当时年龄约30到40岁的青年学者。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一批受到西方式现代教育熏陶,对传统中国文化又有新见解的年轻学者已经在台湾出现,成为台湾学术界的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自然有着不同的视野与不同的解释。我们出版界感觉到有必要将他们集合起来,总体呈现一个全然有别于过去的中国文化的新观点与新解释。这些学者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乎都位居台湾学术界与文化界的重要位置,当年所发表的论点今天仍然具有新意,可以提供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视角。|||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以及凤凰网、新浪、中国新闻社等网站相继报道。 1.中国人的心态常自足于中国自我形成的“世界”里,但近代的改革家或革命家常出对多元社会价值有认识的人,总之,中国之前途,端视中国人有多少反省力而定。 2.中国官制的发生,往往是由天子私人的、侧近的微臣渐渐取得权力,最后攫取了大官的职权,成为公的、正式的政府官员;中国的宰相就是在这样螺旋式循环发展下起伏转易。 3.传统相权虽然在法理上具有秉承君主信托主掌国政的精神,但因秦汉以后的君相关系始终不脱“君尊臣卑”的态势,君权的至高至大,使传统官僚制度的自主性与客观性迭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