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陶瓷、琉璃、丝绸,在淄博大地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堪称当代淄博众多城市名片中的代表。新平同志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将其概括凝炼为“淄博三宝”,充分展示了“三宝”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淄博人民对“三宝”的殷殷钟爱之情。 《中华之光淄博三宝》分为“大美陶瓷”、“大彩琉璃”、“大丽丝绸”三章,语言通俗活泼,图文情趣并茂,笔触悠然而不失厚重、浪漫而不失专业,艺术地再现了“淄博三宝”的发展脉络,以及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能够为中外宾朋打开一扇了解淄博绚烂历史文化的窗口。 作者简介: 王新平:字开原,号“衔草斋主”,1953年11月出生于山东淄博,历任淄博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市经贸委副主任,市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办公厅主任、市政协常委。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工作室学者,中国美协培训中心特聘画师。 目录: 大美陶瓷 ◆难舍的情结 古往今来,陶瓷不仅以千姿百态的精美造型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优良的质地、奇幻的釉色和巧妙装饰的自然融合,使人赏心悦目。 ◆千年的渊源 千年窑口,灼灼火光。水、火、土的交融与默契,在素胚勾勒中承继延续,历史的舞台也因器形、装饰和釉色的变化而上演着时代更替的传奇。 ◆神奇的窑变 千物一色的造型,经过窑炉高温烘烤下的汇合流淌,创造出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绚丽与神奇,与时代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相吻合。 ◆大师的风采 他们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艰辛努力,时代的暗示和对人生的感悟使他们都已经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后又复归自然的境界。 ◆写意的韵味 中国画的写意泼墨多用于山水,众多大家的山水画作,苍厚华滋,浑茫深沉。中国画离不开用墨,“墨分五彩”,墨的用量、厚薄决定了画的层次。 ◆收藏的雅趣 古陶瓷,是古人用水火土烧就的智慧的花朵。每一件陶瓷都闪耀着一个时代特有的光辉与感情。它蕴含了深沉的文化沉淀,承载着先人的智慧精髓。 大彩琉璃大美陶瓷 ◆难舍的情结 古往今来,陶瓷不仅以千姿百态的精美造型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优良的质地、奇幻的釉色和巧妙装饰的自然融合,使人赏心悦目。 ◆千年的渊源 千年窑口,灼灼火光。水、火、土的交融与默契,在素胚勾勒中承继延续,历史的舞台也因器形、装饰和釉色的变化而上演着时代更替的传奇。 ◆神奇的窑变 千物一色的造型,经过窑炉高温烘烤下的汇合流淌,创造出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绚丽与神奇,与时代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相吻合。 ◆大师的风采 他们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艰辛努力,时代的暗示和对人生的感悟使他们都已经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后又复归自然的境界。 ◆写意的韵味 中国画的写意泼墨多用于山水,众多大家的山水画作,苍厚华滋,浑茫深沉。中国画离不开用墨,“墨分五彩”,墨的用量、厚薄决定了画的层次。 ◆收藏的雅趣 古陶瓷,是古人用水火土烧就的智慧的花朵。每一件陶瓷都闪耀着一个时代特有的光辉与感情。它蕴含了深沉的文化沉淀,承载着先人的智慧精髓。 大彩琉璃 ◆历史的传承 在中国古老的西周就出现了它的身影,几千年来它像一条五色的长河,流过了漫长的岁月,给大地留下了文明演进的斑斓。 ◆艺术的结晶 琉璃花球,在丰富多彩的琉璃家族中,是一个晚辈,但它一经出世,就以斑斓的色彩和圆头圆脑的造型,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流动的色彩 它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它有着流动的多种美丽的色彩,这各种的色彩使琉璃的体内似乎涌动着多种不同的情感,有着一种无时不在的充满张力的神奇。 ◆透明的个性 琉璃的美丽不仅是晶莹剔透的光泽、变幻神奇的色彩、不可思议的造型,更重要的是琉璃有着蓄纳佛家净土的光明和智慧。 大丽丝绸 ◆美好的传说 桑蚕一生的蜕变和新生,在天地间演绎着生命中最为罕见的古今传奇,大千世界也因这生命的传奇而变得更加生动和美丽。 ◆撩人的服饰 避寒、遮羞、美化,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断地萦绕于原始人的脑际,潜藏在他们的心中,终于有一天,使用衣物遮体成为他们内心的呼唤。 ◆宏丽的织锦 在织锦长卷中,沿溪两岸的山景水色,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蜿蜒的林峦,连着如镜的江水,开豁的境界,充满了音乐般的旋律。 ◆精艳的刺绣 刺绣是在毛、麻和丝绸上以针带线,按照设计的纹样穿刺运针,将一条条的线组织成一个个美丽的图案,并使它拥有五光十色的色彩。 ◆多彩的人生 丝绸会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更多的对美的启迪,升成更多的对美的追求,会使我们对周围司空见惯的一切产生新的更多的美的感受和呼唤。面对一件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徜徉在美丽的海洋里,我心旷神怡,目不暇接。陶瓷艺术,如诗、如画、如美酒、如窈窕淑女风姿绰约;陶瓷艺术品,似玉、似银、似冰雪,似青山翠峰青气挺拔。在它们身边,领略着它们的百态千姿、万般风情,会有一种感受人间大美的兴奋,让你相依不舍。我喜欢它们的冲击力所给予的那种愉悦的感觉,喜欢回忆在与陶瓷相拥时所度过的那些美好的时光。 青花在唐宋受唐三彩中蓝彩的启发已经出现。主要以小件器型为主,刚刚出道,远远不够成熟。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所用的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低锰低铁含铜的钴料。元代是蒙古族的天下,作为草原民族,蒙古人素有“尊天赏白”的情结,白蓝两色是蒙古人天地精神的表现,元青花就是在这自然天成中出现的。异族文化的加入,让景德镇的工匠们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青花之美。元青花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纹饰繁密,它使多少年来的素瓷也开始向浓妆淡抹的彩瓷演化了。历史步入明代,青花瓷成为时代的宠儿,尤其是永宣两朝三十余年烧造的青花瓷堪称稀世珍品。这时的青花发色浓艳苍翠,明艳浑厚,料色透入釉骨,线条往往有散晕现象及深色晕点。 看到青花瓷,我们可以想象在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里,那些身穿蓝白花相间的布衣女子,静静地坐在老式木桌旁,含情脉脉地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茶几上摆的就是青花瓷的龙盘,身边是一个插着荷花的青花瓷瓶。江南女子犹如青花瓷般清新淡雅,而青花瓷就像江南女子般温润如玉,美色内敛。青白瓷的白色不是单纯的白,而是白里泛青,体现出似玉的质感。青花瓷的青色是以钴为颜料在釉下装饰,烧成后在白瓷上呈现出一种蓝色。这种蓝色浓淡相宜,层次丰富,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韵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画在瓷器的胚体上,烧成后会在洁面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白相映、幽靓苍翠的艺术效果。 琉璃中的单色浮雕多是名贵色料,其中的“鸡油黄”就一直拥有“黄玉”之荣。“鸡油黄”呈正黄色,光泽晶莹,温润凝重。它在经过抛光以后,好像被酥油浸透,酷似鸡油,潋滟欲滴。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在乾隆年间生产过这种色料,称为“御黄”,鸡油黄则是人们给它起的一个更为形象的名字。在所有的色彩中,黄色是最光辉、最耀眼的。它的明度最高,给人以温暖、明快、灿烂和辉煌,预示着光明、希望、智慧和丰收。淡黄色使人觉得清新、明快,浅黄色具有浪漫、娇嫩感,亮丽的明黄色富有动感和活力,鸡油黄的正黄色则是庄严、高贵的象征。民国年间,鸿升东设法搞到了正黄色鸡油黄的基本配方,熔炼此料并取得了成功。由于鸡油黄价同美玉十分昂贵,不仅赚回了在研制过程的所有投入,还得到很大的利益。这些鸡油黄很多流散到了海外,至今存放在它国的博物馆里,以显示这些国家曾经的富有和不可一世。 水流动的丝缎,是一种静止的旖旎,有一种芬芳散去谁可牵念的苍凉,让人止不住回首凝望。用这些丝缎密密缝制的绝美旗袍,仿佛淡黄的剪影,缓缓转身,穿过氤氲的时光。如果说女子如花,那么着旗袍的女子就是一朵温良的玉兰。比栀子浅淡,比茉莉玉润。开在栅栏外,静静的,淡淡的,万千心事在眉头,细探却又不着痕迹。旗袍的深度和气质,一扫过去服饰的沉闷与庸俗,毫无妖艳和媚俗之态,静静地散发着东方美的气韵。旗袍是有思想的,它体现了一种东方文化。儒家的含蓄与中庸,道家的超越与写意,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内化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这种含蓄、中庸、超越与写意,在旗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年轻女性的身材较西方年轻女性,一般更显纤细、秀丽的曲线美,而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单纯又雍容华贵的旗袍,正在于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这种中国女性胴体的曲线美。人们都说衣橱里有旗袍的女人,才是最完美的女人。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它以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人世间一道奇特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