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良编著的《茶印千古缘》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从印论茶》。下卷《印迷刻集茶印》。上、下卷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卷之印是见于文献资料或印友、藏家所钤赠印蜕(又称印花、印样);而下卷之印则全系作者所有,共计103印。下卷之所以称“印迷”,即因所有印如今皆藏于寒斋;称“刻”者,为作者所自刻,共47印;称“集”者,为作者数十年所收集。所集之印又分两类,一类是古今印人所自作,仅7印;另一类是由作者定题(即印文),求当代篆刻家所作,共49印。今值盛世,文物与艺术品之价大大上扬。西泠印社社员治印之润格,每字在1000至10000元之问。可知,印迷在30年中孜孜以求煞是不易。 作者简介: 林乾良1932年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留院任外科医师。近50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上成就恢宏,得部级奖1项,省市级奖多项。发表论文两百多篇,医学专著30多种。任全国主编者如中医专科统编教材《中药学》以及《养生方集成》、《中药成人教育系列教材》等。在国外出版者如《药对》[美]、《不老宝典》[日]、《长寿皇朝》[加]等。浙江中医学院教授、中药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医史学会、中国药史学会理事;浙江医史学会主任委员、浙江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会长。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对中药、本草、养生、食疗等研究均及于茶学,遂立志深入探讨。1983年,以《茶叶药用之研究》及《茶史片甲》两文参加全国茶文化学术会议,并提“茶疗”构思。经数年努力,在发表数十篇论文之基础上,于1998年出版《中国茶疗》。曾两度赴日讲学。又因自幼喜翰墨好篆刻,老而弥笃,造诣较深。今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及中、美5家印社之名誉社长。近年又致力于以书法、篆刻创作茶文化,颇得海内外赞赏。 目录: 《中国茶文化丛书)序一《中国茶文化丛书)序二绪论上卷从印论茶1.先秦古玺“荼”不少2.汉晋印章“茶”渐多3.扬州八怪中汪慎号“茶仙”4.西泠八家中丁敬号“玩茶”5.沦茶山人与茶癖6.吴朴堂茶水双绝印7.明王声振印压《煮茶图》8.明吴钧印关陆羽、陆游9.金农书画每及茶10.郑板桥茶诗书法感人深11.黄小松两刻论茶印12.蒋山堂行书茶联13.黄牧甫两刻“茶熟香温且自看”14.戴熙、邓铁刻“茶熟香温”15.郭枫谷刻“别茶人”16.刘伯年刻“霜茶弟子”17.高茶禅之“茶墨二香”18.吴其璐刻“茗舸”19.蔡寒琼号“茶丘居士”20.曾子敏刻“煮茗挥毫”21.陈曼生妙制曼生壶22.赵抽叔刻“茶梦轩”23.赵次闲两刻“茗卿”24.钱叔盖刻“茗香阁”25.吴昌硕刻茶三印26.齐白石刻“茶香”27.杨与泰刻“香温茶熟之轩”28.高玺、蔡易庵刻“茶熟香温”29.胡铜邻长款两及“苦茗”30.陈师曾两刻茶印31.韩登安刻毛诗《饮茶》32.邓铁、于良子刻“茶博士”33.杭世骏、朱恒吉茶琴相合印34.高式熊刻《茶经》35.许明农刻“茶道”36.吴莹刻“茶禅一味”37.于良子为名壶刻印38.李葆荣、于良子刻龙井39.方围粱两刻茶印40.谢婧娟刻“茶之乡”下卷印迷刻集茶印一、和敬清寂印存(一)1.林乾良二、和敬清寂印存(二)2.陈仲芳、朱恒吉、吴莹3.陈延藏、方国梁、桑建华4.李平、沈慧兴、杨华5.傅其伦、孙家潭、鲍复兴三、和敬清寂印存(三)6.野田悟、清平、王健7.马永良、李文、萧健民8.王胜泉、岳奇、童定家9.赵字平、谢辉旺、陈金光10.任式晖、王经纬、冯嘉生11.李葆荣、陈万奔、沈汉卿12.穆鼎宇、陈硕、蔡履平13.周南海、南贞、张波杭四、茶寿印存14.林乾良刻“茶寿”15.钟久安刻“茶寿百零八”16.严冠刻“茶寿盒”等17.宾秋馆主刻“茶寿”18.陈硕五刻“茶寿楼”19.李文“茶寿楼”瓷印20.林乾良三刻茶与养生21.林乾良二刻“茶可清心”22.林乾良刻“茶疗”与“茶药”五、茶德印存23.林乾良刻“廉美和敬”24.林乾良刻“清敬怡真”25.林乾良刻茶悟26.林乾良四刻茶德六、古今茶印存一27.朱家宝刻“茶”28.齐毓地好茶有印记之“29.郑文焯刻“茶熟香温”30.金越舫刻“癖茶生”31.林乾良二刻“不可一日无此君”32.韩、林师生合作“茶禅”33.林乾良刻“茶宴”与“茶道”34.林乾良刻“陆羽茶经”35.林乾良刻“吃茶去”36.鲍复兴刻“壶中天”37.林乾良刻元稹《咏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