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透孙子兵法


作者:郭瑞增     整理日期:2014-08-22 21:09:58

《孙子兵法》诞生于我国春秋晚期,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经典之作,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孙子兵法》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对《孙子兵法》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力求更好地展现孙子兵法思想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作者简介:
  郭瑞增,河南某知名中学教务处处长,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深谙学生心理和沟通技巧,曾编著出版过《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等畅销书,中文专业出身的他对国学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目录:
  第一篇始计篇
  《始计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首篇,也是本书的战略论和总纲要。孙子主要的战争观、谋略观及战术思想等在本篇中都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总论和十分精彩的阐述。“诡道十二法”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经典战略思想都出自此篇。
  1.先计后战,谨慎出击
  2.得民心者得天下
  3.五德兼备,为将之道
  4.因利制权,谋势用势
  5.隐藏实力,示人以弱
  6.随机应变,因敌制敌
  7.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8.决战胜在庙算
  第二篇作战篇
  《作战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指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在此基础上孙子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作战思想和“因粮于敌”的战时后勤保障原则。
  1.后勤是行动的保障第一篇始计篇《始计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首篇,也是本书的战略论和总纲要。孙子主要的战争观、谋略观及战术思想等在本篇中都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总论和十分精彩的阐述。“诡道十二法”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经典战略思想都出自此篇。1.先计后战,谨慎出击2.得民心者得天下3.五德兼备,为将之道4.因利制权,谋势用势5.隐藏实力,示人以弱6.随机应变,因敌制敌7.攻其不备,出其不意8.决战胜在庙算第二篇作战篇《作战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指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在此基础上孙子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作战思想和“因粮于敌”的战时后勤保障原则。1.后勤是行动的保障2.取用于敌,以战养战3.激励士气,掌握军心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兵贵神速,速战速胜第三篇谋攻篇《谋攻篇》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奠基之作,它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要言不烦,主旨鲜明地揭示了用兵的理想臻境和达到这一境界的必由之路。其中心思想是论述如何运用谋略以夺取军事斗争胜利的“全胜”战略问题。“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经典战略思想均在本篇提出。1.兵不血刃,不战屈人2.上兵伐谋,以谋取胜3.以交代战,以交制胜4.灵活应战,量敌用兵5.千军易得,一将难求6.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四篇军形篇《军形篇》集中论述了如何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灵活运用攻守两种不同的形式,以达到在战争中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孙子在本篇中提出了决战者要根据军事实力对比决定攻守、“先为不可胜”、“先胜而后求战”等作战指导原则,以及“胜兵若以镒称铢”的实力制胜原则。1.创造条件,以弱胜强2.善攻善守,攻守自如3.抓住时机,攻其要害4.拥有把握再出击5.用兵之道在于修道保法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第五篇兵势篇《兵势篇》论述了“势”的形成和利用以及“势”和作战的关系等问题,着重分析了如何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正确任人、择势、争取战场主动权,造成军事态势上的优势,以达到以奇制胜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掌握好“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几个环节,处理好“势”和“节”、“择人”和“任势”等关系。1.抓住关键环节2.反其道而行之3.善用奇正,变化无穷4.抓住时机快速出手5.投之所好,以利诱人6.择人任势,知人善任第六篇虚实篇《虚实篇》主要论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而就虚”、“因敌而制胜”等作战指导思想,阐发了“先发制人,以逸待劳”的观点,强调避实击虚,最后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用兵规律。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在战场上必须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作战的战略战术,这样才能成为战场上“百战不殆”的战神。1.要善于争取主动2.攻其不备,守其不攻3.抓住要害,攻其必救4.让对手暴露自己的缺点5.隐藏意图,养精蓄锐6.避实击虚,虚实结合7.变则常胜第七篇军争篇《军争篇》通过讨论如何争取先机之利以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问题,提出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夺气”、“夺心”等作战指导原则和方法。1.以迂为直,化患为利2.不知者不谋3.兵以诈立,诡变取胜4.攻心夺气,先声夺人5.以治待乱,以静制动6.以逸待劳,以近制远7.穷寇莫追,适可而止第八篇九变篇《九变篇》以“九变”命题,指的是在军事行动中要灵活机动,应变自如。它集中体现了《孙子兵法》在作战行动过程中,战争指导者如何根据特殊的情况,灵活地变换战术,以赢得作战的胜利的战略思想。1.有所为,有所不为2.以术为法,寓变于谋3.趋之以利,愿者上钩4.防患未然,未雨绸缪5.要克服自身弱点第九篇行军篇《行军篇》主要论述了关于行军作战、处置军队、判断敌情等方面的问题。孙子在本篇中提出了“处军相敌”的作战方法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旨在揭示在军队上下一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行军布阵和相敌之法,最终达到制胜的兵法精髓。1.抓住先机,抢占有利环境2.关注细节,见微知著3.兵非益多,以精取胜4.文武之道,赏罚兼施5.令行禁止,方能相得第十篇地形篇《地形篇》集中论述了地形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孙子通过对六种地形上作战规律的详细论述,分析了六种战争败象,从中得出“地形者,兵之助也”这一兵法圭臬,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此外,本篇还提出“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等军事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1.巧借地利,因地制宜2.以仁爱之心待人3.转换思路,变化无穷4.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第十一篇九地篇《九地篇》主要论述了在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基本用兵原则,特别强调要根据官兵在不同作战地区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来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确保战争的胜利。1.衢地必争,地利必谋2.孤注一掷,绝境求生3.协同作战,并力一心4.人情地利,不可不察5.顺从诱敌,并兵向敌6.敢于打破常规7.动静相合,急缓相辅第十二篇火攻篇《火攻篇》主要论述火攻的基本类型、实施火攻的条件和方法、火攻与水攻的区别等,并提出“以火佐攻”的作战策略。在本篇的最后,孙子还提出了为君为将者要慎重对待战争,要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因一时之怒轻易发动战争。1.巧用外力,善假于物2.出师有名,有利方动第十三篇用间篇《用间篇》主要论述了在战争中使用间谍的重要性以及间谍的种类和使用方式。孙子在文中提出间谍有五种: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同时提出用间是“知彼”的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和手段,是保证战争信息来源的重要方式。1.从内部攻克对手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上智为间,用间有法附录《孙子兵法》原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诞生于我国春秋晚期,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经典之作,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孙子兵法》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对《孙子兵法》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力求更好地展现孙子兵法思想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帮助。第一篇始计篇《始计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首篇,也是本书的战略论和总纲要。孙子主要的战争观、谋略观及战术思想等在本篇中都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总论和十分精彩的阐述。“诡道十二法”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经典战略思想都出自此篇。1.先计后战,谨慎出击【原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注释】①兵:本义指兵械,后引申为士兵、军队、战争等,此处是指战争。②国之大事:国家的重大事务。《左传?成公十三年》:“国家大事,在祀与戎。”与《孙子》此语正相吻合。③死生之地:指地形上的死地、生地。这里喻为战争的胜负是关乎军民生死的重要领域。④存亡之道:指战场上的存亡胜败。这里借指战争的胜负蕴涵着国家存亡的深刻道理。杜牧注:“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⑤察:考察,研究。【译文】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分析研究的。【评析】《孙子兵法?始计篇》中首先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重视战争,要把战争看作是攸关军民生死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战争是流血的、残酷的和有巨大破坏性的。只有先在战略上重视战争、慎重对待战争,才能在战术上认真研究战争规律,指导战争,最后才能在战争中赢得胜利。重视战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决定出兵之前要做好关于战争的尽可能多的计算。正所谓“算多赢多,算少赢少”,只有在战争开始之前充分的考虑计算敌我双方的各种战斗因素,考察地形上的生地、死地,分析战场上的存亡胜败的任何可能情况,才有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提出的这一“先计后战”的战略原则,是后代兵法家和军事家奉行不悖的首要军事法则。【经典战例】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要派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决定应战。于是鲁国上下开始了忙碌的战前准备,这时候曹刿站出来请求拜见鲁庄公,要为这场战争出谋划策。他的同乡感到很不解,出言劝他:“坐在高位享受厚禄的人才应该出来为这场战争出谋划策,你是一个平民百姓,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那些坐在高位享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只会错误地指挥,误国殃民。”不久曹刿入朝拜见鲁庄公。见到鲁庄公之后,曹刿先问鲁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呢?”鲁庄公回答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一个人享用,一定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这些只是小恩小惠,根本不能遍及全国的老百姓,百姓是不会因此而听从您的指挥的。”鲁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祭品和丝织品,我从不敢擅自虚报,一定会按照实情汇报。”曹刿说:“这些也只是一些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因此保佑您的。”鲁庄公接着说:“全国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我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会尽力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曹刿听了这话,终于点头说:“这才是尽了职分干了该干的事,您可以凭借这个条件和齐国打一仗。如果您真的决定和齐国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战争开始时,齐国的战鼓鸣天、声势浩大。面对齐国的挑战,鲁庄公准备下令让士兵也击鼓向齐军进军。曹刿阻止说:“还不到时候。”一会儿齐国军队鼓声渐渐小了下来。等齐国军士第二次鸣鼓时,声音急促,仿佛是在催促鲁国快点迎战,鲁庄公看看曹刿,曹刿摇摇头,意思是还不到时候。接着,齐军又第三次击鼓,声音杂乱、声势骤减,曹刿这时微微颔首。在鼓声渐低的时候,曹刿对鲁庄公说:“您可以下令击鼓进军了。”结果,鲁国的战鼓刚刚擂起,早已按捺不住的鲁国军队就像潮水般地杀向齐军,军心一致、势如破竹,所以,两军一交战,齐军大败。鲁庄公一看到齐国军队败走就准备驾车乘胜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能追赶。”说完,他亲自走下战车察看齐国军队车轮碾过的痕迹,又登上战车前的横木仔细眺望敌情,然后对鲁庄公说:“可以派军队追击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乘胜追击齐军。彻底战胜齐军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这样指挥作战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两军交战,全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用完了。对方的士气用完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敌弱我强,战胜了齐国。另外,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具体情况是很难估测的,我害怕他们故意落败而设下埋伏。因此下车观察到他们的车辙印已经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了,才可以确定他们是真的失败而不是设下埋伏,所以才能下令追逐齐军。”在这场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能够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和曹刿这样的优秀军事指挥家的指挥是密不可分的。曹刿在战前充分考虑了齐鲁双方的战斗力、民心向背和军心气势等问题,在一系列的问话中,曹刿意识到鲁国有民心所向的优势,至于人数上的弱势,完全可以用士气这一关键因素来影响。因此,在面对强大的齐军,曹刿才显得胸有成竹,指挥有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成了著名的军事理论。另一方面,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谨慎也是有教育意义的。“谨慎出击”的重要性就是保证自己不轻易被敌人诱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判断。淝水之战东晋太元八年(即公元383年),前秦统治者苻坚在经过一系列的精心经营和军事扩张之后,终于统一北方。在统一北方后,苻坚日渐骄横,急于统一全国。当时唯一能与前秦抗衡的就是位于东南方向的东晋,苻坚不顾群臣劝阻,倾前秦之力,强征北方各族人民组成90万大军,分兵三路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面对前秦的强大攻势,东晋的内部矛盾暂时得到缓解,君臣一致对敌。宰相谢安沉着指挥,令谢石、谢玄等率8万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开赴淮水一线抗击,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11月,谢玄遣部将刘牢之率精兵5000人夜渡洛涧,揭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前秦军。前秦军士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此战大破秦军前哨,斩梁成等秦将10名,歼敌1.5万余人。东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东岸。但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于是谢玄想出一计,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岸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您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两军面对面地决胜负不是更好吗?”前秦众将领纷纷劝谏说:“敌寡我众,不如凭河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才能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士稍微后撤一点,当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时,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是不可能不胜利的!”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苻坚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结果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加上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在队伍里大喊“秦兵败了”,致秦军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进行猛烈进攻,大败秦军。溃兵逃跑时闻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因而昼夜奔跑,饥寒交迫,死者逃者十之七八。谢玄乘胜收复洛阳、彭城等地。苻坚身中流矢,单骑而逃,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就此崩溃了。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前秦的军队多于东晋数倍,居然落得个主将被杀,士卒死伤十之七八的惨败结局,其中的深刻教训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前秦的失败,一是轻敌,战前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临时征调的人马军队,军心不齐,仓促出击;二是没有任用优秀的军事指挥官,缺乏基本的战争谋略观。这些战争中致命的错误同样也导致了苻坚的失败,甚至可以说这场战争从苻坚骄傲自大地决定发动战争之时,就注定了结局。肯德基的“战前”准备肯德基炸鸡打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他们在决定投资中国市场之前,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和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最初,当肯德基公司意识到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之后,就派了一位负责人来中国考察市场。可是这位负责人只是在北京街头转了转,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流,穿着都不怎么讲究,就妄加判断觉得中国人消费水平过低,肯德基在这里不会有什么大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就向总部报告说,炸鸡在中国会有消费者,但没有大利可图。因为中国太穷了,消费水平普遍很低,想吃炸鸡的人多,但能掏钱买得起的人少。可是这只是一份凭他的直观感觉和经验作出的浅显的报告,根本就没有进一步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数据证明。总公司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以不称职为由对该负责人进行了降职处分的惩罚。接着,肯德基公司又派了另一位负责人来考察。这位负责人先是调查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了解了北京最繁忙的几大街道的具体情况。然后亲自对北京主要商业街道挨个进行查看,他一边观察街道和店铺营业情况,一边认真的在北京的几大主要街道路口用秒表测出行人流量,详细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以便用于数据分析。然后他又亲自在北京街头进行现场调查,请500位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品尝肯德基炸鸡的样品,详细询问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店堂设计等方面的意见,并作了详细的记录作为以后发展的参考意见。不仅如此,他还深入地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及鸡饲料等与炸鸡相关的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经过总体分析,他得出结论:肯德基能够打入北京市场,每只鸡虽然是微利,但北京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一定能赢大利。果然,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开张不到300天,盈利就高达250多万元。肯德基是一个全球品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快餐和最大的消费市场相结合的结果就是产生巨大的利润。肯德基看准了中国这一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但是它并没有立刻盲目出击,而是再三派遣调查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在做了大量详细的准备和市场调查之后,肯德基才下定决心入驻北京,然后以北京为中心向中国的其他城市和地区辐射。事实证明,肯德基的战前准备没有白费心血,是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的先决条件。…… 





上一本:起名手册 下一本:茶马古道风情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透孙子兵法的作者是郭瑞增,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