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两地书写


作者:刘再复刘剑梅     整理日期:2014-08-22 21:07:18

本卷为刘再复和女儿刘剑梅的通讯、对话、相互评说类文字的精选编集。自作者自我放逐、旅居美国以后,与女儿剑梅关于人生与文学的笔谈,便成为其海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刘氏父女面对日益世俗化的时代,在家书中交流对历史、对文学的反思,虽主谈学问,但侧重在心灵,而非侧重于知识,这与作者在海外“走向生命,不走向概念”的人生“大方向”是相通的。用金庸先生的话说,父女讨论文学的话题,彼此之间没有代沟,不像《傅雷家书》或曾国藩写给儿子的书信般,用父亲教训后辈的口吻。去掉“父亲相”和“女儿相”之后,父女二人像是以文会友的忘年交,又像是借笔谈心的知音者,多有学术上的共鸣与心灵上的默契。这在当代文坛和学界
  似不多见,更显难得。
  作者简介:
  刘再复,一九四一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传统与中国人》(合著)、《共鉴“五四”》、《红楼四书》、《李泽厚美学概论》、《刘再复散文诗合集》、《刘再复文论精选》、《人论二十五种》、《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目录:
  第一辑共鉴沧桑
  二十世纪“柔与刚”的选择
  轻与重选择的困境
  香港大都市的隐喻
  命运交织的香港
  世俗之城与精神之城
  世俗化喧嚣中的孤寂思索
  浮华都市的永恒动力
  寻求生存的“第三空间”
  “芝加哥学群”的精神取向
  重新定义美国
  牛仔惊醒之后
  劫后美国文化的转机
  劫火重铸英雄观念
  忧患中的人性呼唤第一辑共鉴沧桑
  二十世纪“柔与刚”的选择 
  轻与重选择的困境
  香港大都市的隐喻
  命运交织的香港
  世俗之城与精神之城
  世俗化喧嚣中的孤寂思索
  浮华都市的永恒动力
  寻求生存的“第三空间”
  “芝加哥学群”的精神取向
  重新定义美国
  牛仔惊醒之后
  劫后美国文化的转机
  劫火重铸英雄观念
  忧患中的人性呼唤 
  别在心理上先打垮自己
  身体书写的末世景象
  两种时髦:语狂和语障
  主宰语言还是被语言主宰?
  没有灵魂的泡沫文化 
  历史记忆的消费与提升 
  第二辑共悟人间
  论我所热爱的那个世界
  论《桃花扇》之外的生活
  论精神之旅
  论文化气脉
  论齐物之心
  论生命场
  论大器存于海底
  论生中之死
  论享受黎明
  论父爱的形式 
  论母爱的悲剧性
  论爱的困境
  论婴儿状态
  论安逸
  论人性与佛性
  论智者大忌
  论不隔之境……附录第一辑共鉴沧桑二十世纪“柔与刚”的选择小梅:近几年所读的书,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本是意大利天才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为下一个千禧年所写的六份备忘录》(SixMemosfortheNextMillennium)。香港社会思想出版社出了一部中译本,叫做《未来千年备忘录》(杨德友译)。台北时报出版社也有译本,名字更有文采:《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王志弘译)。卡尔维诺写过《珠巢小径》、《阿根廷蚂蚁》、《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帕洛玛先生》等小说,而《备忘录》则是八五年他准备提交给哈佛大学诺顿讲座的演讲稿,可惜尚未完成就去世了。这部未完成的讲稿,贡献给读者五种文学素质:轻盈、迅速、确切、易见、繁复。在第一讲中,卡尔维诺谈论文学中轻与重的对立,而侧重于对轻的价值肯定。他坦率地说: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我一向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和语言的沉重感。卡尔维诺显然在告别但丁传统,而继承吉多·卡瓦尔康蒂(意大利早期的轻逸诗人)传统,不过,他声明说,把轻与重、卡瓦尔康蒂和但丁做出大的区别和对比,在总体上是可以成立的,但必须作具体的繁复的分析,因为每一个作家总是重中以难免有轻,在轻中也偶尔有重,轻重交叉的现象很多。……





上一本:犹太文明史话 下一本:中华文明荟萃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两地书写的作者是刘再复刘剑梅,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