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习惯的传统,丰富的风俗礼仪或由历代统治者制定,或由百姓约定俗成,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成为了老百姓彼此沟通情感的纽带和彼此认同的标志。书稿精选收录了八大类280个经典风俗礼仪,涵盖面较广,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又辅以相关知识链接和精美图片,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呼志强,出版图书40多册,推出过《想问就问吧》(海潮出版社)《历史不忍细嚼》(凤凰出版集团)、《国学其实很有趣儿》(化学工业出版社)、《悲风汉朝》(纺织出版社)、《风华唐朝》(纺织出版社)、《打破思维里的墙》(北航出版社)等书。 目录: 第一章典章礼仪,最完备的中华民俗 古代朝见天子主要有哪些礼仪?…002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吗?…003 “皇帝”的称呼从谁开始的?…004 皇帝名号制度都包括哪些?…005 庙号是寺庙的名字吗?…005 皇帝上朝是每天必须进行的吗?…006 古代皇位的继承有几种方式?…007 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文帝”、“武帝”?…008 “三公九卿制”是从秦汉开始的吗?…009 “尚书”是个多大的官?…010 “司马”是姓还是官职名?…011 君臣礼节经过坐、立、跪阶段吗?…011 “三省六部制”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013第一章典章礼仪,最完备的中华民俗 古代朝见天子主要有哪些礼仪?…002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吗?…003 “皇帝”的称呼从谁开始的?…004 皇帝名号制度都包括哪些?…005 庙号是寺庙的名字吗?…005 皇帝上朝是每天必须进行的吗?…006 古代皇位的继承有几种方式?…007 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文帝”、“武帝”?…008 “三公九卿制”是从秦汉开始的吗?…009 “尚书”是个多大的官?…010 “司马”是姓还是官职名?…011 君臣礼节经过坐、立、跪阶段吗?…011 “三省六部制”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013 “翰林”是尊称还是官职?…013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014 “宦官”与“太监”一样吗?…015 古代的“学士”是官位还是学位?…016 “皇袍”是如何变成“黄袍”的?…017 我国古代也有“招聘制度”吗?…018 “考勤”起源于何时?…019 古代也有“休假制度”吗?…020 应试举人为何称为“公车”?…021 巡抚、总督、都督与提督各是何职?…021 为什么龙袍上要绣有九条龙?…023 “中堂”是什么官?…024 为什么公堂打人要打屁股呢?…025 古代乘轿有规定吗…026 官府为什么又被称为“衙门”?…026 清代“宰白鸭”指的是什么?…027 第二章生活风俗,身边的礼仪由来 古代衣食住行也有等级吗?…030 “伯、仲、叔、季”是怎么回事?…030 古代祭祀用品有哪些称呼?…031 古人“跪、坐”的方式有什么讲究?…032 “三叩九拜”中的“九拜”是连续拜九次吗?…032 拱手为何左手扶抱右手?…034 揖礼有什么讲究?…035 为啥用折柳枝送行?…035 古人究竟“尊左”还是“尊右”?…036 为啥要“男左女右”呢?…037 古人是怎么理发的?…038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040 古代人是用什么洗发洗澡洗衣服的…041 古代人也刷牙洁齿吗?…041 古代也有名片吗?…042 住新房为啥要“温锅”?…044 拜年的习俗起源何时?…044 “椅子”最早不是人坐的?…045 厢、轩、舍、斋、寝各指什么?…045 民居中的“楼、阁”有何区别?…046 “警枕”是干吗用的?…047 古人用什么做镜子呢?…047 古代也有蚊香吗?…048 古人是如何取暖的?…049 “牙签”和书签一样吗?…049 为何“酒要满、茶要浅”?…050 “先喝为敬”是现代人的发明吗?…052 古人为啥要戴戒指?…053 古人是怎么存钱的?…053 古代也有夜市吗?…054 古代就有旅馆了吗?…055 第三章吉庆风俗,人生中的庆贺和祝福 婚嫁中的“六礼”是指什么?…058 有夜里举行婚礼的吗?…059 古代的婚龄有何规定?…060 为什么会有哭嫁呢?…060 新房为何称为“洞房”呢?…062 “上头”和“开脸”是指什么?…062 “新郎”最初指什么?…063 婚礼中的祈子习俗?…064 童养婚陋俗是怎样形成的?…065 旧时妻子也能典当吗?…066 新生儿“洗三”是怎么回事?…067 婴儿庆满月有哪些习俗?…068 剃满月头有哪些讲究?…069 古代抓周游戏又叫什么?…069 何为“弄璋之喜”,何为“弄瓦之喜”?…070 孩生百日为何称“百岁”?…071 为何给孩子挂长命锁?…072 “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吗?…073 为何年过半百才能“做寿”…074 六十六岁大寿有哪些讲究?…075 过寿为何“做九不做十”?…076 庆寿为何要吃寿面?…076 民间的“借寿”之俗?…078 寿图中都有哪些动物?…079 寿图主要包括哪些神仙?…080 第四章民间禁忌,迷信唯心的守旧习惯 春节中的商家有哪些习俗?…084 吃无情鸡是被“解雇”了吗?…085 赊账与要账有哪些习俗?…085 收徒拜师的有哪些讲究?…086 手工业如何祭祖?…087 哪些是“触霉头”的话?…088 种桑养蚕有哪些禁忌?…090 坐商禁忌有哪些?…090 木匠做活有哪些旧俗?…091 工匠暗“安算”是怎么回事?…093 泥匠有哪些习俗与禁忌?…094 铁匠有哪些习俗与禁忌?…095 石匠有哪些日子禁忌?…096 建窑有哪些习俗?…097 裁缝有哪些禁忌?…098 建桥的习俗有哪些?…099 看病的习俗有哪些…100 药铺经营有哪些禁忌…101 与渔民打交道要注意什么?…102 何为“开洋”与“谢洋”?…103 渔家的语言禁忌有哪些?…104 造船有哪些讲究?…105 作客有哪些礼仪习俗?…107 神秘的挖参习俗有哪些?…108 东北伐木的崇拜有哪些?…109 戏业有哪些禁忌?…109 采矿禁忌有哪些?…111 第五章神秘文化,有待验证的古风旧俗 生肖起源于何时呢?…114 十二生肖为何鼠为首…115 古人为何选择十二种动物为属相?…116 十二生肖之中为何没有猫?…117 十二生肖排列是随意性的吗?…118 所谓“女命无真,男命无假”是怎么回事?…120 “白马犯青牛,猪猴不到头”有道理吗?…121 为何有“忌属相”呢?…122 “泰山石敢当”从何而来?…122 为何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123 大门前为何有狮子把门?…124 阴阳学说是怎么回事?…125 五行学说是怎么回事?…126 “堪舆”之说由何而来?…127 风水与风水术是一回事吗?…127 风水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128 风水有哪些别称?…129 第一本风水经书是什么?…131 历史上最早的风水师是谁…131 什么是“风水宝地”…132 “举头三尺有神明”是什么意思呢?…132 最早的看相记录是何时…134 夜猫子进宅就没好事吗?…135 “乌鸦叫,灾星到”是真的吗?…136 “喜鹊叫,喜事到”真能兆喜吗?…137 什么是“黄道吉日”?…139 镇物“厌胜”是怎么回事?…139 中国人为何爱红色?…140 指纹和身量能决定命运吗?…140 民间认干亲有啥讲究?…141 第六章民间信仰,流传经年的多神崇拜 民间为什么特别喜爱“寿星”?…144 对门神的信仰是如何来的?…145 “三星高照”中的三星是指什么?…146 “五福临门”中五福指的是什么?…147 “福”字为何倒着贴?…147 禄星能带来高官厚禄吗?…148 “正财神”是赵公明吗?…149 招财进宝的偏财神都有谁…150 在中国有专门的司厕之神吗?…151 泰山娘娘是妇女之神吗?…151 张仙是护子之神吗?…152 医生之神是谁?…153 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154 何谓小乘佛教,何谓大乘佛教?…155 佛珠的长短有何意义?…156 “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157 僧和尼,他们有何不同?…158 “和尚”的称呼是怎么来的?…158 和尚为何自称“老衲”?…159 和尚吃素是佛教固有的戒律吗?…160 佛寺大门为何称“山门”?…160 “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吗?…161 方丈一词是怎么来的?…163 “佛”与“菩萨”谁高谁低?…164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164 历史上真有“济公”吗?…165 为什么僧侣的服装颜色是不同的?…166 佛教的“四大金刚”是何许人也?…167 木鱼是用来做什么的?…168 道教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169 “炼丹”真的可以炼成仙丹吗?…170 道教最崇高的神是“玉皇大帝”吗?…171 “太上老君”是一尊什么神?…172 “神”和“仙”是一回事吗?…173 “雷公电母”是怎么来的?…174 “阎罗王”的形象是谁?…175 第七章戏剧曲艺,诗、乐、舞的综合艺术 中国剧种主要有哪些?…178 “五音”、“六乐”各指什么?…179 乐器的“八音”是指什么?…179 什么叫“五音、四呼”?…180 “楚声”是种什么音乐?…180 “唐代大曲”是一种酒吗?…181 什么是“双簧戏”?…182 戏曲演员为何又称“梨园弟子”?…183 戏剧基本功是“唱念做打”吗?…184 京剧的角色都有哪些?…185 “龙套”指的是什么?…186 什么是“水袖”?…187 “堂会”是指开会吗?…187 戏曲行话主要有哪些?…188 戏曲里的“砌末”是什么?…189 戏剧“行头”有哪些?…190 “变脸”是川剧的特色吗?…191 “四大名旦”都是指谁?…193 “卧鱼”是钓鱼吗?…193 京剧“三大件”包括什么?…194 舞台上的桌椅起什么作用?…194 戏剧“文场、武场”是指什么?…195 “起霸”具体是指什么?…195 “压轴戏”是最后一场吗?…196 “木偶戏”怎么由来的?…197 “皮影戏”都有哪些称呼?…198 “独脚戏”是种什么戏?…199 评书起源于何时?…199 第八章民间娱乐,继往开来的游艺项目 “踏青”风俗古已有之吗?…202 风筝是由何人发明的?…202 为什么节日要舞狮子呢?…203 何为“樗蒲”,何为“双陆”?…204 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是“射箭”吗?…205 “投壶”指的是什么?…205 中国武术起源于何时?…206 荡秋千也是起源于古代吗?…207 “贵由赤”是上古马拉松吗?…207 锦标与奖杯是起源于中国吗?…208 什么是“木射”?…208 “角抵”是动物打架吗?…209 古人是怎么摔跤的?…210 “相扑”是起源于中国吗?…211 足球是起源于中国吗?…211 “水秋千”是怎么玩的?…212 清代也有花样滑冰运动吗?…213 “牵钩”是项什么运动?…214 踢毽子起源于何时?…214 “七巧板”是起源于中国吗?…215 “升官图”是图画还是游戏?…216 围棋起源于何时…216 “麻将”起源何时?…217 杂技艺术是何时形成的?…218 明清“拧酒令儿”是怎么回事?…219 “上刀梯”是哪个民族的活动?…220 杨坚,他们分别以“禅让”的形式建立了“新”、“魏”、“宋”、“隋”朝代。而武则天则以皇太后身份,废黜了李唐皇室,自立为帝,改国号曰“周”,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种以戚屈身份夺得皇位,则是皇位继承的又一种形式。 ? 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文帝”、“武帝”?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武帝、魏文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曰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着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溢为“武”,像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着称的,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才德,它有很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恶。 “三公九卿制”是从秦汉开始的吗?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采取李斯的建议,在朝廷设置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以皇帝为尊,下有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九卿是中央行政机关分掌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位居三公之下。九卿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位居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尚书”是个多大的官?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尚,执掌的意思,所以尚书在齐、秦国也称为“掌书”。秦朝时,尚书成为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为低级官员,主要职责就是掌政务文书。西汉时,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地位渐高。成帝时,五位尚书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务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主官尚书令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经过魏晋的发展,至隋唐,尚书台改名尚书省,各曹改称六部,尚书成为最重要的重要机构。宋代之后,行政全归尚书省。元明清时期,尚书亦为朝中重臣,但随着皇权的加强,已不复隋唐时的位高权重。 ? “司马”是姓还是官职名? 司马是古代官员名。四周开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置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汉代大将军营五部,部各设置军司马一人。魏晋至宋代,司马均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两代州、郡、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明、清两代称府同知为司马。? 《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九江郡,隋代设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州刺史的别称,当时实际上是闲职。? 君臣礼节经过坐、立、跪阶段吗?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和宰相以及和一般大臣的关系有一个从亲到疏的过程,这从臣见君时的礼节变化中就可见一斑。? 秦汉时期,宰相地位极为崇高。拜封宰相时,皇帝要施以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在朝廷上,宰相作为百官之首,有时甚至与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见宰相,双方需要下车相互施礼,宰相生病时,皇帝也会到相府探视等。? 直到汉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比较随便的,我们可以从一首惋惜汉代的贾谊的诗句中看得出来:“宣帝求贤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当时并未担任多么重要的职位,但仍然可以得到“夜半虚前席”的礼遇,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汉宣帝和贾谊是怎样随便地坐在一起的,当时的君臣关系是怎样随便啊!? 隋唐时代,宰相的身份就没有那么尊贵了,但是仍然可以轻松而且从容地、面对面地坐在皇帝面前论事。其他重要的大臣也大抵如此,凡有大事,君臣之间可以当面讨论决定。宰相见皇帝时,皇帝一般都比较客气,如“命坐”、“赐坐”、“请坐”等,讨论时还有“赐茶”的礼节,此可称为“坐而论道”。? 到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他为了提高君权,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当他看到宰相们坐在他面前谈论国事时,心里就开始不舒服起来。于是,有一天,他招呼宰相们:“朕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你们把奏章拿到我面前来!”几个宰相不知是计,便走上前来,他早已安排好的侍从便把宰相们坐过的座椅搬走了。从此,宰相以及大臣们向皇帝奏事时,就只能“立而言事”了,再也没有“坐而论道”的权利。? 到清明时期,由于是满族人当皇帝,而满族人的祖先曾是在我国北方建立过政权的女真人,女真人建立过的金朝就已有见到皇帝时行跪拜礼,并要求什么官职跪拜多少次的习俗,到后金仍沿袭此制,清朝建立后,这一制度又因循下来,并且要求事情没有说完或皇帝没有说要站起来,就跪着不能起来,此可谓“跪而奏事”。? 从坐、立、跪的变化过程,反映出君臣间的礼节愈来愈繁琐,宰相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也可窥见君臣间由亲到疏的关系,更可反映出皇权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三省六部制”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三省六部是汉魏之后中枢机构和具体行政部门的合称。始于隋,完善于唐,沿用到清末。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自秦以来,尚书指的就是国家的最高政务机关。尚书省管的事最多,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事。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户籍和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掌管宗庙、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国使臣等事务。兵部,掌管军队、军械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等事务。工部,掌管工程、屯田、水利、等事务。六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令。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为两名中书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为二侍中。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中书省设左右丞相。明代又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三省制退出中国历史。清沿明制,清末“新政”后,六部废除。? “翰林”是尊称还是官职? 翰林历代都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代始设翰林院,翰林学士都是文学侍从中的佼佼者,专门负责撰写皇帝直接发出的极其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有较大的实权,号称“内相”。? 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清的翰林学士从进士中选拔。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大如宰相。清代翰林学士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件。翰林院的长官为掌院学士,侍讲、侍读、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通称为翰林。?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 “陵”原为大土山之意,《说文》:“陵,大阜也”。《诗?小雅?天保》:“如冈如陵”。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就是说殽有两座大山。由于帝王们的坟墓都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所以称为“陵”。又称帝王墓为“山陵”。? 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都只称“墓”,不称“陵”的。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直到春秋,许多君主的坟墓仍不称“陵”。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今陕西凤翔县城东南角,从古至今,皆称秦穆公墓,未见称陵。?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汉朝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陵都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不但要称为“坟”,还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其他大臣们的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宦官”与“太监”一样吗? 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宦官、太监都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的特有人员,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的服务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宦官既有阉人,也有士人。《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的事情,这时阉人才与宦官等同起来。宦官多是幼年入宫,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故权势很大。唐代以后,世风日下,民间官僚福商收买男童,私自阉割后送入宫廷,并企图日后利用。? “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设“中御太监”、“少监”。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据《续文献通考》载,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金、元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 到了明代,大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取消了,统统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慈禧的太监李莲英可制约文武大臣,与太后吃一个灶,家乡有地三十六顷,财产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太监则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不应混为一谈。? 古代的“学士”是官位还是学位? 古代的学士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学士,它是官位,而非学位。古代的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史记?儒林传序》云:“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学士,本来是指那些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时期,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称呼。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到了宋代,被授予“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 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期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相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被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皇袍”是如何变成“黄袍”的? 我国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周朝时期,据专门记载此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侯国纷争,国君的袍服也无法统一,当时的五霸也没有统一的袍服颜色。?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水、火、木、金、土)终始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与黑、白、青、赤、黄(五色)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因为秦王朝实行的是水德制度,所以衣服、旌旗等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五德”之说被废除之后,黄色才渐渐与高贵的皇帝挂钩。? 至于黄色为何成为皇权的象征,也源于我国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礼记?月令》中记载,按阴阳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居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故在五行当中,“土为尊”。再加上《易经》中记载,古代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到了隋朝,文帝、炀帝着黄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炀帝在大业六年(610年)下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 一直到了唐高祖时期,朝廷才禁止百姓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御用之服。《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说:“至唐高祖,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可见,黄色慢慢成了皇权的象征。“皇袍”也就变成“黄袍”了。 我国古代也有“招聘制度”吗?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不仅通过科举选拔官吏,也常通过招聘的方式向社会广招贤才。? 招聘人才,在我国由来已久。《孟子》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上讲,汤聘伊尹,商高宗武丁招聘傅说,任以国政。“此征聘之始也”。? 在我国人才招聘的黄金时代是两汉。汉高祖曾下诏招聘人才。汉代招聘制度有几个特点:一是按州县定名额,与地方官的举荐连在一起,成为一项较为经常性的制度;二是专门招聘精通某科学问、技艺的;三是特为办一件事情而招聘,事毕而罢。? 汉代以后,三国曹操、唐朝李渊、李世民,利用招聘办法选拔了不少人才。特别是明朝朱元璋,早在金陵时就录用过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土。后来曾分派学士詹同等分行天下招聘人才。明初,招聘成为官吏的重要来源,有一次招聘一千九百多人,最多一次招聘到三千七百多人。直到成化以前,招聘一直作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途径。? 在我国历史上,有些朝代通过招聘办法发现和选拔了大批人才,有些朝代还是由于招聘到大批人才而兴盛起来的。事实证明实行招聘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有利于人才畅流,才尽其用。? “考勤”起源于何时? 我国的考勤制度起源很早,但当时的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当不晚于清代。清初,国家官吏实行坐班制,每日办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期,此制渐弛。清人昭琏《啸亭杂录》卷十记载,军机大臣和坤擅权时,曾经自立私寓,“不与诸大臣同堂办事,而命诸司员传语其间”。后来,有许多官员也待在家中办公,不坐班。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卷七中写道:“自乾隆以后,重臣兼职者多,遂不恒人署。而阅折判牍,移于私宅。”为此,清政府在国家机构中设置“画到簿”专司考勤。画到簿为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由于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清咸丰年间,成立总理衙门,为了防止画到溜号的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别予以“请奖”或者“参劾”,这便是历史上考勤与奖惩相结合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