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山海经校注


作者:袁珂校注     整理日期:2014-08-22 20:52:01

本书为袁珂先生在系统研究《山海经》基础之上,经过校勘、考辨、注释,为读者与研究者提供的一部传统文化典籍经典之作。《山海经校注》自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于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是研究中国上古图腾社会珍贵史料、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必读著作。
  与一般校注类著作相比,作者以其深厚的神话功底,旁征博引,对《山海经》中相关神话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注释除引经据典外,还注重《山海经》本身的内证、新近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以及金文和甲骨文等方面的运用,不但解释了中国远古神话的问题,而且对于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随文所配插图,更弥补了古本《山海经》有图,而今已亡佚的缺憾。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其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巴蜀神话》(合著)等二十余部著作及八百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多数著作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韩、捷克、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在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目录:
  出版説明
  增補修訂版前言
  序
  山海經山經柬釋
  卷一南山經(山海經第一)
  南山經——山招摇山堂庭山猨翼山杻陽山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
  南次二經——柜山長右山堯光山羽山瞿父山句餘山浮玉山成山會稽山夷山僕勾山咸陰山洵山虖勺山區吳山鹿吳山漆吳山
  南次三經——天虞山禱過山丹穴山發爽山旄山非山陽夾山灌湘山雞山令丘山侖者山禺稾山南禺山
  卷二西山經(山海經第二)
  西山經——華山錢來山松果山太華山小華山符禺山石脆山英山竹山浮山羭次山時山南山大時山嶓冢山天帝山皐塗山黄山翠山騩山
  西次二經——鈐山泰冒山數歷山高山女牀山龍首山鹿臺山鳥危山小次山大次山薰吳山陽山眾獸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萊山
  西次三經——崇吾山長沙山不周山峚山鐘山泰器山槐江山昆侖丘樂游山蠃母山玉山軒轅丘積石山長留山章莪山陰山符惕山三危山騩山天山泑山翼望山
  西次四經——陰山勞山罷父山申山鳥山上申山諸次山號山盂山白於山申首山涇谷山剛山剛山尾英鞮山中曲山邽山鳥鼠同穴山崦嵫山
  卷三北山經(山海經第三)出版説明
  增補修訂版前言
  序
  山海經山經柬釋
  卷一南山經(山海經第一)
  南山經——山招摇山堂庭山猨翼山杻陽山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
  南次二經——柜山長右山堯光山羽山瞿父山句餘山浮玉山成山會稽山夷山僕勾山咸陰山洵山虖勺山區吳山鹿吳山漆吳山
  南次三經——天虞山禱過山丹穴山發爽山旄山非山陽夾山灌湘山雞山令丘山侖者山禺稾山南禺山
  卷二西山經(山海經第二)
  西山經——華山錢來山松果山太華山小華山符禺山石脆山英山竹山浮山羭次山時山南山大時山嶓冢山天帝山皐塗山黄山翠山騩山
  西次二經——鈐山泰冒山數歷山高山女牀山龍首山鹿臺山鳥危山小次山大次山薰吳山陽山眾獸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萊山
  西次三經——崇吾山長沙山不周山峚山鐘山泰器山槐江山昆侖丘樂游山蠃母山玉山軒轅丘積石山長留山章莪山陰山符惕山三危山騩山天山泑山翼望山
  西次四經——陰山勞山罷父山申山鳥山上申山諸次山號山盂山白於山申首山涇谷山剛山剛山尾英鞮山中曲山邽山鳥鼠同穴山崦嵫山
  卷三北山經(山海經第三)
  北山經——單狐山求如山帶山譙明山涿光山虢山虢山尾丹熏山石者山邊春山蔓聯山單張山灌題山潘侯山小咸山大咸山敦薨山少咸山獄法山北嶽山渾夕山北單山羆差山北鮮山隄山
  北次二經——管涔山少陽山縣雍山狐岐山白沙山爾是山狂山諸餘山敦頭山鉤吾山北嚻山梁渠山姑灌山湖灌山洹山敦題山
  北次三經——太行山龍侯山馬成山咸山天池山陽山賁聞山王屋山教山景山孟門山平山京山虫尾山彭山小侯山泰頭山軒轅山謁戾山沮洳山神囷山發鳩山少山錫山景山題首山繡山松山敦與山柘山維龍山白馬山空桑山泰戲山石山童戎山高是山陸山沂山燕山饒山乾山倫山碣石山鴈門山帝都山錞于毋逢山
  卷四東山經(山海經第四)
  東山經——樕山藟山栒狀山勃亝山番條山姑兒山高氏山嶽山犲山獨山泰山竹山
  東次二經——空桑山曹夕山嶧皋山葛山尾葛山首餘峩山杜父山耿山盧其山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碧山緱氏山姑逢山鳧麗山山
  東次三經——尸胡山岐山諸鉤山中父山胡射山孟子山跂踵山踇隅山無皋山
  東次四經——北號山旄山東始山女烝山欽山子桐山剡山太山
  卷五中山經(山海經第五)
  中山經——薄山甘棗山歷兒山渠豬山蔥聾山涹山脫扈山金星山泰威山橿谷山吳林山牛首山霍山合谷山陰山鼓鐙山
  中次二經——濟山煇諸山發視山豪山鮮山陽山昆吾山葌山獨蘇山蔓渠山
  中次三經——萯山敖岸山青要山騩山宜蘇山和山
  中次四經——釐山鹿蹄山扶豬山釐山箕尾山柄山白邊山熊耳山牡山讙舉山
  中次五經——薄山苟林山首山縣斸山蔥聾山條谷山超山成侯山朝歌山槐山歷山尸山良餘山蠱尾山升山陽虚山
  中次六經——縞羝山平逢山縞羝山廆山瞻諸山婁涿山白石山榖山密山長石山傅山橐山常烝山夸父山陽華山
  中次七經——苦山休與山鼓鐘山姑媱山苦山堵山放皋山大山半石山少室山泰室山講山嬰梁山浮戲山少陘山太山末山役山敏山大騩山
  中次八經——荆山景山荆山驕山女几山宜諸山綸山陸山光山岐山銅山美山大堯山靈山龍山衡山石山若山彘山玉山讙山仁舉山師每山琴鼓山
  中次九經——岷山女几山岷山崍山崌山高梁山蛇山鬲山隅陽山岐山勾檷山風雨山玉山熊山騩山葛山賈超山
  中次十經——首陽山虎尾山繁繢山勇石山復州山楮山又原山涿山丙山
  中次十一經——荆山翼望山朝歌山帝囷山視山前山豐山兔牀山皮山瑶碧山攻離山祑山堇理山依軲山即谷山雞山高前山游戲山從山嬰山畢山樂馬山葴山嬰山虎首山嬰矦山大孰山卑山倚帝山鯢山雅山宣山衡山豐山嫗山鮮山章山大支山區吳山聲匈山大騩山踵臼山歷石山求山丑陽山奥山服山杳山几山
  中次十二經——洞庭山篇遇山雲山龜山丙山風伯山夫夫山洞庭山暴山即公山堯山江浮山真陵山陽帝山柴桑山榮余山
  山海經海經新釋
  卷一海外南經(山海經第六)
  結匈國——南山——比翼鳥——羽民國——二八神——畢方鳥——讙頭國——厭火國——三珠樹——三苗國——臷國——貫匈國——交脛國——不死民——岐舌國——昆侖虚——羿與鑿齒戰——三首國——周饒國——長臂國——狄山離朱、視肉——南方祝融
  卷二海外西經(山海經第七)
  滅蒙鳥——大運山——夏后啟——三身國——一臂國——奇肱國——形天與帝爭神——女祭、女戚——鳥鳥——丈夫國——女丑之尸——巫咸國——并封——女子國——軒轅國——窮山——諸夭之野——龍魚陵居——白民國——肅慎國——長股國——西方蓐收
  卷三海外北經(山海經第八)
  無國——鐘山之神燭陰——一目國——柔利國——禹殺相柳——深目國——無腸國——聶耳國——夸父逐日——博父國——禹所積石山——拘纓國——尋木——跂踵國——歐絲之野——三桑無枝——范林——務隅山(帝顓頊葬所)——平丘甘柤——北海諸獸——北方禺彊
  卷四海外東經(山海經第九)
  丘——大人國——奢比尸——君子國————朝陽之谷神天吳——青丘國九尾狐——帝(禹)命豎亥步——黑齒國——湯谷十日——雨師妾(國)——玄股國——毛民國——勞民國——東方句芒
  卷五海内南經(山海經第十)
  甌居海中——三天子鄣山——桂林八樹——伯慮國——梟陽國——兕——蒼梧山(帝舜與帝丹朱葬所)——氾林——狌狌知人名——犀牛——夏后啟之臣孟涂——窫窳龍首——建木——氐人國——巴蛇食象——旄馬
  卷六海内西經(山海經第十一)
  ……增補修訂版前言
  《山海經校注》於一九八○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迄今已逾十年,而其草創,則已將近三十年了。出版以後,在國内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舉其要者,約有以下數端。一、一九八一年三月,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伊藤清司教授率領研究生來成都訪問,我和他們在錦江賓館晤見,研究生們人手一册新從上海購到的《山海經校注》,請我題詞留念,教授说這是他指定他們必讀的研究中國神話的參考書。二、一九八四年四月,法國雷米·馬蒂厄博士寄贈給我一部煌煌兩巨册的他的大著《山海經譯注》,内容豐博詳贍,諸家俱有徵引,尋檢書後索引,知博士採用拙著《校注》處,亦有六十餘處之多。三、同年九月,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科學研究成果首届評獎,本書榮獲一等獎。四、臺灣和大陸,本是同氣相連,雖因政治關係暫處暌隔,臺灣文化界對大陸文化却是十分重視,拙著各書在臺灣多有翻印,特别是《校注》,據一九九一年十月臺灣《國文天地》雜誌報導:「臺北在七十年(一九八一年)下半年,即有兩家出版社相繼翻印。」五、「五四」以來(特别是建國以後),古籍整理,蔚然成風,多數經典著作,其校注與翻譯,俱不乏重複之本,而惟《山海經》的譯注,尚付闕如。本書從神話角度對《山海經》作了初步重新整理,輕裝一册,便利學者,故書出以來,頗爲史學及神話界學人樂於研究引用。例如以研究《楚辭》與神話名家的蕭兵先生,即在他的大著《楚辭與神話》、《楚辭新探》、《中國文化的精英》、《楚辭的文化破譯》諸書中,累次引用本書經文及舊注(間亦採納拙說),但標頁碼,初注以後不再重注。
  由於受到文化學術界的重視,我對於這部草創的譾陋之作,也常惴惴不安,深恐疏漏與失誤之處過多,貽誤後學。但這種情况總是難於避免的,仔細檢點起來,約有二端。一是經文本身,由於校對及工作未精,還偶有脫文、誤字和標點失當之處。如原書一四三頁,「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華而員葉,服之不字」,「員葉」下脫「其實如蘭」四字。這是脫文。又如一○三頁,「犲山……其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獸」當爲「有獸」;一三七頁,「廆山……其陰有谷焉,名曰雚谷」,「其陰」當作「其西」。這是誤字。又如一七四頁,「毛用一雄雞祈,瘞用一珪」,當作「毛用一雄雞祈瘞,用一珪」。這是標點失當之處。凡此之比,尚能舉出若干。二是注文,亦或時有疏誤。最大的使我感到難安者,是本書「柬釋」部分,乃後來增出,過於簡略,與「新釋」分量,畸輕畸重懸殊,極不相稱。爲彌補這一部分的疏漏,尚須增加一些注釋。因又酌採舊注,間附新意,作了適當的補充。再有整個注文,亦或偶有失妥或當充實之處,亦須加以修訂。如二五二頁「大人國在其北,爲人大,坐而削船」,初用郝懿行說:「削讀若稍,削船謂操舟也。」後採青年學者曹必文說,以「削船」爲「削治其船」,義乃較勝。又如二六三頁,「雨師妾在其北」,引郝疏云:「雨師妾蓋亦國名,即如《王會篇》有姑妹國矣。」我在按語中除贊同其說外,又加訂正語云:「至郝所謂《王會篇》有姑妹國,則當係姑蔑國之譌。」凡此瑣屑,亦有多處訂補。
  諸所發現疏誤之處,恒隨時以紅圓珠筆記在初版《校注》頁端或近旁,積久漸多。出版十年期滿,收回版權,想出一個增補修訂的新的本子,以救此書的闕失。經過我和幾家出版社磋商,書稿終於給了就近的巴蜀書社,總算了却近二三年來的一樁心願。以巴蜀書社的出版條件和一向嚴謹的工作作風,我相信新出版的此書,在紙張、印刷、校對質量各方面,是會大致不負所望的。本書過去曾經三次印刷,現在第四次又將以新的面貌和讀者見面了,希望能取得成功。
  袁珂
  一九九一年十月於成都
  序
  吾國古籍,瓌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乃亦神話之淵府。以歷時久遠,編簡失次,字譌句捝,向稱難讀。其中《海經》部分,保存神話之資料最夥,除《楚辭·天問》,他書均莫與京,爲研究神話之入門,而錯簡譌文亦倍於前,難讀尤甚。舊來注此書者,有晉郭璞,明王崇慶,清吳任臣、汪紱、畢沅、郝懿行諸家。然郭尚虚玄,王病迂膚,吳閎博而曼衍,汪小成而疏略,畢目光所矚,耑在山川古今異同。惟郝通才卓識,多所發明,後來居上,冠於諸家。然猶不免以人事現象釋神話,混神話於歷史,鑿枘難通,心竊悲之。自郝而下,迄今百六十年,雖有如魯迅、聞一多、沈雁冰諸前輩力闢神話研究之蹊徑,於豐草長林之途,斬除荆榛,貢其碩果,然耑以神話觀點釋兹經以通其本恉、粲其光華者,乃仍繼響無聞。余也不敏,生當盛世,比年究心神話,鑽研兹經,亦輒有所獲。乃取此經之《海經》部分,於舊注基礎上,略加詮解,謂之「新釋」。引類排比,創通其義者凡百餘事;棄其糟粕,取其菁華,亦「溫故而知新」之意云耳,非敢以「新」榜也。至於文字校勘,亦稍稍及之,仍採舊說,并參己見。所用底本,則以通行之儀徵阮氏瑯環仙館刻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爲之,重郝疏故也。於舊注則郭氏全録,以其古而無多;郝疏則存其强半,以其近而精當。其餘諸家,間亦刺取一二,庶期毋流宂濫。又諸家引書,每有舉書名遺篇目,或舉篇目略書名者,亦均查明注入。力偶不逮,仍付闕如。陶潛《讀山海經》詩云:「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又云:「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兹經之汪洋宏肆,有如海日;余之爲是書也,亦填海逐日之倫乎?雖然,余之不逮於精衛與夸父者又且遠矣。幸邦人君子,發其愚蒙,明以教之!是爲序。公元一九六三年二月袁珂於成都。
  四害既除,新猷是始,舉國欣欣,方將遠翔。余亦董理舊業,以應時需。是書既蒙接受,將付鉛鐫矣,主事者又以《山經》之釋囑命於余。以爲兹經瓌偉,將合《山》、《海》,始成全璧。而余於地理動植之學,素少究心,謝不敏者,亦已再矣。終囑將《山經》校點,合刊以行。余思《山經》譌捝,不下《海經》,既作校點,終當有言,盍如并文字而柬釋之,使讀者能略窺其要。因勉爲其難,齧此肯綮,而有《山經柬釋》之作。亦惟擇取舊注,去其枝蔓,期以簡明;間附己見,亦偏於神話,使與《海經》之釋,互爲照應。諸篇所載祀神典禮及祭物,舊注無釋或注釋含混者,亦略加疏理,稍爲發明。而於山川考證,則除有關神話者,均一概從略,非惟藏拙,亦庶符作書之本旨也。自夏徂秋,揮汗命筆,敢云逸豫,居然成書。自惟譾陋,聊備參考,大雅之作,誠望來哲。
  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珂又記。
  
  





上一本:中国名村·云南云南驿 下一本:季羡林文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山海经校注的作者是袁珂校注,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