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圣严法师:完全证悟


作者:圣严法师     整理日期:2014-08-14 11:10:53

《圆觉经》一向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量级经典,文字优美,所描述的究竟佛境是所有修行人的终极目标。经中,佛陀回应十二位大菩萨所提出的问题,为人们开示如何透过种种方便证悟此圆觉自性。
  本书是圣严法师在美国针对一般大众所做的《圆觉经》系列演讲记录。法师以有别于一般依循传统注解的讲经方式,透过禅的生活观,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和实例,为听众讲说《圆觉经》的利益与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随着菩萨与佛陀的一问一答,透过圣严法师的精采诠释,读者仿佛参与了一场圆满证悟的盛宴。
  作者简介: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少年出家,曾于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并留学日本。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杂志社编辑、教授、所长以及译经院院长等,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建法鼓山、僧伽大学以及社会大学等,设立禅修、文教、慈善等基金会,而分支道场亦遍及欧、亚、美、
  目录:
  自序
  《圆觉经》
  前言
  第一章文殊师利菩萨
  第二章普贤菩萨
  第三章普眼菩萨
  第四章金刚藏菩萨
  第五章弥勒菩萨
  第六章清净慧菩萨
  第七章威德自在菩萨
  第八章净诸业障菩萨
  第九章普觉菩萨
  第十章圆觉菩萨
  第十一章贤善首菩萨第一章文殊师利菩萨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圆觉经》的第一章,以文殊师利菩萨的问题为开端: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佛陀的弟子在请他开示某一主题时,都遵照特定的礼仪。佛陀说法很少不问自说,菩萨们为了法会听众以及现在和未来众生的利益,正式地向佛提出问题,就像在现今社会的记者会,知名的政治人物以正式、公开的方式回答问题一样。但是,政治人物不可能回答每位与会记者的问题,所以只能让资深记者提出他们认为全体听众都关心的问题;同样的,菩萨代表了所有的大众,或是更广泛地说,代表所有的众生来问问题。
  佛经大都以菩萨提问,佛陀回答的方式来陈述,除了《心经》和《阿弥陀经》以外,在大部分的佛经里,佛陀很少不问自答。这样的问答,在古印度和中国,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论语》中,学生问问题而孔子回答。禅宗也有同样的教学方式,由学生问,师父响应。
  佛经里所描述的礼仪是古印度专有的。文殊师利菩萨从座位中站起来,在佛足前顶礼。头是全身中最尊贵的部位,足则是最次的。这样的顶礼,表达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衷心的尊敬。文殊师利菩萨向右绕佛三次,这是表达景仰与敬意的另一种方式。佛的相貌与风范如此崇高和庄严,使其他众生不由自主,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右绕而不左绕呢?依照印度的传统,右绕表示较高的礼仪和尊敬;左绕是轻视和不尊重的态度。这个习俗的起源并不清楚,但是它一直流传至今。左方被视为一种贬损,就如中国人将不正派的人形容为左道一样,这礼仪同时也象征着身、语、意的净化。起身和礼拜表示身的净化,向佛右绕三次表达了心的真诚和尊敬,合掌请佛说法是语的净化。
  文殊师利菩萨请佛陀为大众解释“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简单地说,文殊师利菩萨问的是佛陀在成佛以前,以佛性为基础的修行方法。在佛陀未成佛而仍有烦恼时,即自发地修学“如来因地法行”,这成为他后来证悟和成佛的基础。
  文殊师利菩萨所问的“如来因地法行”,与完满的佛性有关,这佛性无有烦恼,亦即是智慧。修行就是为了亲自发掘生命的本质——佛性,我们不断地修行,直到这个自性——我们的智慧——显现出来,这是极有意义、极有价值的。
  我们常在经文或批注中读到“本性”或“本有的智慧”,这可能会让人误解。说我们本来清净,而烦恼后来才生起,只是一种叙述的方式;其实,从时间上说,我们不曾本来清净,也不曾被烦恼所掩覆;这既不是一种演进的历史过程,也不是
  堕落。说我们本来清净,只是说我们皆有佛性的基础,也都有实证佛性的稀有潜能。我们即是佛性,这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因此,我比较喜欢用“自性”这个名词。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菩萨如何“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菩萨”指的是那些有能力成佛,却为了留在世间帮助众生而不证取无上正觉的人。释迦牟尼佛虽然已经证得无上正觉,他仍能继续帮助众生、救度众生,而当他在帮助众生时所扮演的,可以说即是菩萨的角色。在本经文中所有提问的菩萨以及观世音菩萨,都是大菩萨。
  佛教对菩萨的重视,使它特别能容纳和接受其他的宗教和修行方式。佛教有时会把教外的伟大宗教领袖、圣人和哲人,看成是菩萨的化身或菩萨再来。当佛教传到日本,日本古代的神就被视为菩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一些先知也被同样地看待。在中国,像孔子和老子这样的哲人和圣贤,通常也被认为是觉者的转世。
  菩萨道上的修行人如何发起清净的大乘心?一般人和菩萨如何从烦恼中解脱呢?菩萨通常会遇到两种主要的障碍:一种是,菩萨可能会厌恶世间,想完全与它脱离,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菩萨,因为他并不是真正地想帮助众生。另一种极端是,菩萨可能会因为人世而对世间产生强烈的欲望和执著,这样的人也不是真正的菩萨。一个真正的大乘菩萨道行者,既不执著世间,也不执著从世间解脱,既不充满欲望,也不充满厌恶,对任何事物不会依恋,也不会排斥。
  凡夫具有前述的两种心态:当事业和家庭有了问题,他们就想用逃避来解除痛苦;当事事顺利时,又深深地依恋所拥有的一切,因此而会有更多的欲望。一个人有了十万就想要有一百万,当有了一百万就想要有一千万。
  这样的心态不是大乘的心态。欲望和厌恶是一体的两面,一个人到底是执著于事物的拥有,还是执著于事物的离弃,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两种执著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文殊师利菩萨自己没有这种心态,他只是为了帮助这类众生而提出问题,他向佛陀请教正确的修行法门,是为了、止众生能得到适当的指导。
  有一次我在台湾演讲,一直被一位听众打断,我每讲一段,他就提出愚蠢的问题,最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答:“我不是为自己问的,您讲的内容我已经了解了,但是有很多听众不好意思提出这么愚蠢的问题,我是为他们而问的;如果我不问,他们就听不懂您的演讲,那就只有我一个人了解您在说什么了。”我说:“谢谢你!你一定是位大菩萨。”幸好大部分的人不这么做,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我会永远都无法讲完。有一些人问问题是为了显示他的聪明,另一些人则是想引起注意;有一些人提出相反的意见,是因为他们喜欢辩论。这些人的动机与菩萨不同,菩萨不为自己的利益而问问题,他们没有欲望,所以不需要表现自己。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问。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段经文很直接,佛陀在整部经里回答菩萨所提的问题前,都先以这样的形式答复。佛称赞文殊师利菩萨对末世众生的慈悲,并说他将回答这些问题。
  佛经中所提到的“末世”,有两种定义。其一是,离佛世愈久远,能听闻到佛法的人也愈来愈少,而听到的人当中,只有少部分能接受它,踏上成佛之道。现今社会有许多研究佛教史的学者,他们能理智地辩论佛教对文化、哲学和宗教的影响,然而这些学者大多对佛法的修行不感兴趣,有些甚至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
  “末世”的另一个定义,指的是因地理位置而与佛法隔绝的社会。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即使遇到了,与佛法的联系也不强、不纯粹,所接触的可能是错误或被曲解的佛法。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无上法王是从一切法或现象中解脱出来的觉者。什么是“从一切法中解脱出来”呢?就好像一国的统治者有着绝对的权力,能完全随心所欲,使唤任何人、使用任何物品、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他在一切法律与规则之上。同样的,一位成佛的人,已完全从“法”或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既不执著也不排斥任何思想、观念或外境,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法王”。绝大部分的众生没有资格被称为法王,因为我们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与外境,我们被自身的处境所控制;当我们面对事情时,会有高兴、悲伤或生气的反应,而法王是不会被现象和环境所困扰的。
  有一次,我在台湾与一位年轻僧人一起搭公交车,有位年长的女士和她的孩子们上了车,这位僧人把位子让给了她。这位女士在两站后下车,却将位子让给了她的孩子,忘了这位子原本是那位僧人的。他后来向我抱怨,我问他:“你不是要帮助所有的众生吗?如果你因为这次的经验,而不再让位给其他的人,那么,你不但没帮到众生,反而让别人对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多数人对佛法没有稳固地掌握,不但当不了环境和情绪的主人,反而被它们所奴役。如果我们不把痛苦的事情看成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不在经历愉快的事情后,渴望更多的快乐,那么,我们就脱离了“法”的约束。这是个很难达到的层次,因为痛苦的确是痛苦的,快乐的确是快乐的,逃避痛苦和渴望快乐是众生自然的倾向。
  ……





上一本:易学百中经 下一本:张其成全解周易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圣严法师:完全证悟的作者是圣严法师,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