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遴选近年来公众人物或公共场合人们经常出现的文史常识错误、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 目录: 词语辨析“美轮美奂”房屋好“莘莘学子”多少人“望其项背”追得上“首当其冲”非首先“叹为观止”是赞叹“罄竹难书”记罪行“明日”黄花非“昨日” 究词语辨析“美轮美奂”房屋好“莘莘学子”多少人“望其项背”追得上“首当其冲”非首先“叹为观止”是赞叹“罄竹难书”记罪行“明日”黄花非“昨日”究竟是“痒”还是“庠”七月流火非天热“成规”为何要“墨”守万人空巷“坑”万人学有余力才称“优”“天之骄子”是匈奴“上行下效”含贬义乱说“哇塞”伤风雅“朕”也曾是老百姓“杏林”“杏坛”路途远夜色如何算“阑珊”古时“牧师”管养马自谦才能用“忝列”人浮于食本好事“失足”不是大问题“不刊之论”不能改“不足为训”非准则“臭味相投”古今异“微言大义”意义深“骇”“耸”岂能混着用“负”“孚”两字意不同叠床架屋,“目睹”前加“亲眼”画蛇添足,“凯旋”后接“而归”“滥觞”到底是何意“胴体”如何成“裸体”“犯而不校”是宽容不耻下问向谁问曾几何时为几时三人成虎是误传如何算空穴来风因何故炙手可热“面首”原来吃软饭“掌上明珠”称娇女典故溯源“饮食男女”存“大欲”“梨园弟子”非农民古今差别话“中国”唐宋无人“中三元”“人彘”是人不是猪律诗不叫古体诗“万卷”该有多少书“仁者”为何要“乐山”“幽闭”不是关禁闭“五毒”原来是良药“登堂入室”臻佳境究竟如何“平”天下“阿堵物”是啥东西“刀笔吏”是什么人“梅开二度”实在冤“长袖善舞”不跳舞“平易近人”有演变“人面桃花”不漂亮“捉刀”“捉笔”意不同“杀人”“得人”皆谣传呆若木鸡高境界白云苍狗究可哀不可随便“敲竹杠”切勿妄称“忘年交”何故要称“东道主”何人愿吃“闭门羹”汗牛充栋因书多春风夏雨教化人切勿乱抛“橄榄枝”古时已有“走后门”“狗尾续貂”没必要“青鸟传书”今难再问鼎没有拿第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梧桐何以引凤凰“乱七八糟”两战乱“大传”和传记无关“杜撰”与杜姓有缘“跳槽”原是青楼语“秦晋之好”结婚姻民俗揭秘“乌纱”为何那样“乌”“贰臣”该是什么“臣”“福”字倒贴有禁忌大象把门待商榷不可随便就“扶正”何物才可来“填房”“三阳开泰”非“三羊”“蛛丝马迹”非“蚂迹”“弄璋”“弄瓦”莫混淆龙生九子各不同“大块吃肉”是土匪男人被阉称“净身”无事不登三宝殿岂可随便就出家万岁原本非皇帝太监不等于宦官“敦伦”并非是“伦敦”“倒楣”原来非“倒霉”“道人”未必是“道士”“兵”“勇”其实并不同男女缘何“吃醋”忙男人讨厌“绿帽子”饿死事不小,失节事不大不孝本有三,无后为最大五福临门哪五福举头三尺有神明“豆蔻年华”是特指“从一而终”是理想“三长两短”捆棺材“三教九流”话职业“未亡人”限制性别护城河暗藏机锋“附庸”也可有“风雅”“鸡丁”前面冠“宫保”白天只能撞钟灵柩不是棺材东西缘何称“东西”虚岁到底如何“虚”红得发紫受艳羡驸马命运够辛酸人物考古“金屋藏娇”,汉武帝有始无终“归遗细君”,东方朔恩爱有加李太白无缘品白酒陈世美不是负心郎“奸臣”潘美委屈多“弄臣”邓通情商高包拯未当宰相王恭身无长物孟姜女原不姓孟诸葛亮不是“山人”唐伯虎未曾点秋香袁清郎一心避嫌疑李贺、韩愈:“呕心沥血”周昌、邓艾:“期期艾艾”差强人意赞吴汉弹冠相庆贬贡禹苏轼笑河东狮吼王景略扪虱而谈貌如花,虢国夫人素面朝天感情深,梁鸿孟光举案齐眉倾城倾国褒姒笑青眼白眼阮籍抛古已有之,陈子昂善于“炒作”醉生梦死,冯小怜“玉体横陈”缘嘴馋,公子宋食指大动因勤奋,孔夫子韦编三绝公道在人心,张俭望门投止才思如泉涌,祢衡文不加点千古痴情,尾生蓝桥抱柱至今讹传,孔明草船借箭孔融小时了了,被讥“大未必佳”顾悦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徐娘半老犹风韵萧郎原来为情郎“龙阳之兴”,魏王系“同性恋”“上下其手”,皇颉不涉“淫亵”积习难改,程颢见猎心喜知恩图报,韩信“一饭千金”网开三面赞商汤庾信文章老更成礼仪点评“慈母”曾是伤心事“胎教”自古不新鲜古人不敢自称“我”你的“九族”是何人“名”“字”不是一回事“姓”“氏”曾经有差别“先母”“先父”已作古“皇亲”“国戚”无关联“内子”专指你夫人“岳父”原来是敬称“劳燕”最惯是“分飞”“先喝为敬”有渊源“九拜”不是拜九次“五服”并非五件衣“家父”“令尊”是两人“淑女”“美女”大不同生前无人有谥号三国人名多单字人到七十才“致仕”“致仕”之后怎么办至尊为何是“九五”“使节”原来不是人快婿“乘龙”不“成龙”“太牢”“少牢”非牢房“招摇”怎样算“过市”“冠冕”并不皆“堂皇”“长跪”和谢罪无关“此致”乃到此结束“授受不亲”有权变“浮以大白”因罚酒“即刻问斩”使不得“封禅”到底为哪般“椿萱”原来指父母“笑纳”并非笑着纳“蓬荜生辉”是谦辞自己“乔迁”不合适“大肆”原本非放肆“丰碑”自古不是碑“昭”“穆”排列存智慧“左”“右”座次有讲究不耻下问向谁问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yǔ),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shì)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自己的学问高得很,知识很渊博呢!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那么被请教的人一定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至少从这方面算起来,别人是专家,自己比不上别人,不然又怎会去请教他呢?那么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BT1(〗“不刊之论”不能改〖=〗因为每个汉字都含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使用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切忌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有则征稿启事是这样写的:“为提高本刊的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这则启事中,“不刊之论”显然是用错了。 实际上,这“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正确的解释是,“刊”当“删削”或“修改”讲。 何以“刊”字为“删削”或“修改”?这还得从竹简木牍的使用说起。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过程就称“刊削”。 所以,这个“刊”字就兼有“写”与“删”两种意思。而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所以,仅依“刊”字的今义,就将“不刊”指为“不刊载”,将“不刊之论”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那就完全错了。〖=BT1(〗“不足为训”非准则〖=〗在没有对“不足为训”作解释前,我们先看以下两个句子:第一句,“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误,影响不了大局,不足为训。”第二句,“明明知道现在是火灾危险期,可他们却不足为训,居然在林区偷偷抽烟。” 上述两句话中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sǒu)续编》卷一,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最关键的是“训”字,“训”在这里不做“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可是,上面的句子都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跟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许慎的《说文解字》给“训”字作了完整的解释。训,从言、从川。本意作“说教”解,意思是用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以“川”本作“水流贯穿”解,有疏导水流使其通畅之意,认为“训”是能教人通于义礼的“说教”。 “训”字的义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典法曰训。如《诗经?大雅》:“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第二种,教诫曰训。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训二十篇,行于世。”第三种,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具列异同,兼述训解。”第四种,解说、训诂曰训。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文人,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第五种,告诫曰训。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zhú)。”第六种,训练,是指养成其善良习性,锻炼其体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艺精专。另外,“训”字还作“顺”、“驯”的通假字。 如果了解了“训”的各种含义,“不足为训”这个词就好理解了。曾几何时为几时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大意是慨叹时光飞逝,很快就老了,直接翻译就是“没过多少时间,突然就从镜子中看到了满头白发”。 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赵彦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1)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2)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以第一例为例分析用错原因。第一例中,首先是将词语中“没多久”的语意丢掉了,作了相反的理解;二是丢掉了词语中“过去时间”的意思,即由过去到现在,而作了相反的理解,以为是时间上的倒溯,所以完全用反了。 因此,综合起来,“曾几何时”的意思应当为“过去到现在比较短的一个时间段”。 “成规”为何要“墨”守在中国历史上,最善“守”者非墨家莫属。 墨家力倡“兼爱”、“非攻”,但此两条说来容易做来难。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攻伐不已,一味主张“非攻”的墨家,其处境就非常艰难:你可以不攻别人,但别人攻你怎么办?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家弟子就专门研究在别人进攻之时如何防守,最终将防守技术推向了极致。墨家弟子替宋国守城就是墨家防守能力的有力佐证。 据《墨子》记载,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专门用来攻城的云梯,并且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此事之后,昼夜兼程,赶到郢(yǐng)都游说公输盘,见公输盘不为所动,墨子只好当场和他一较高下。“公输盘久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止楚攻宋”。自恃掌握了攻城技术的公输盘,最后却在墨子面前败下阵来,墨子以其技高一筹的防守终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此,“墨守”亦即“墨家的防守”就广为世人所推崇。 同时,在诸子百家之中,墨家内部等级和制度最为森严,“墨者必须绝对服从之”,此乃“成规”。譬如:墨家规定组织成员入仕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若行不通,就要辞官。做了官的墨家弟子,必须拿出俸禄的一部分捐献给墨家……对于这些规定,墨家弟子不能有任何的发挥与逾越,否则就会被清除出门。因此,“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此乃“成规”的威力。 “墨守”和“成规”本来是当时人们对于墨家两大特点的概括,最后却被历史给组合成了一个带有某些贬义的词——墨守成规。〖=BT1(〗“臭味相投”古今异〖=〗 提到“臭味相投”,人们往往会想到同义词“沆瀣一气”。《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这样解释:“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专指坏的)。”可见,人们是把这个词当贬义词来用的。但从其语源上来看,这个词并非“专指坏的”。 “臭”字在古代还读为“xiù”,意思是“气味的总称”。如《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则指香气。“臭味”一词则出自《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杜预解释为“言同类”。君王之“同类”,自然是代指君王,绝对没有贬责之意。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六家》写道:“至两汉以还,则全录当时《纪》、《传》,而上下通达,臭味相依。”这里“臭味”指同类的文史典籍,自然与污秽无关。又如宋代牟《木兰花慢?饯公孙》一词中有“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的句子,宴请意气投合的友人,所以词中有一“喜”字,足见其有多高兴。 因为“臭”字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有了很多变化,所以“臭味相投”的意思也就不同了。在看古今书籍时,就需要根据上下语境判断其所含褒贬之意。有词典这样解释“臭味相投”:“臭味:坏味,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好的人就互相一致。”并举了例子:“所谓臭味相投,正是这个道理。(《官场现形记》二十九回)”而在这本小说中,说的是一个叫佘小观的官员,和他几个结识的人在一起。佘小观居官不贪,那几个人也不是什么恶人,只不过“办完公事下来,一定要会在一起”,玩玩麻雀牌。这里所谓“臭味相投”,实指他们很对脾气,绝非“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好的人互相一致”的意思。就像很多人在网络上发帖子称“我们都喜欢上网,可谓臭味相投了”一样,不是说大家都是坏人,只不过是有共同的兴趣而已。 叠床架屋,“目睹”前加“亲眼”常常看到一些书籍、期刊,电视剧字幕、电影台词,甚至还有些访谈节目都曾这样使用“目睹”一词:“记者亲眼目睹了他见义勇为的一幕。”“他亲眼目睹了灾难发生时的情况。”“过路行人亲眼目睹了公安干警抓获小偷的全过程。”“学生们亲眼目睹了他倒在了讲台上”等等。不少人认为,之所以将“亲眼”与“目睹”连起来用,可能是想加深“目睹”的程度。其实,这种用法是错误的。 现代汉语词典里,“睹”的意思是看见,如“睹物思人”(看到东西,就引起了思念)、“先睹为快”(以先看到为快乐)、“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目睹”的解释是:亲眼看见。既然“目睹”已是“亲眼看见”,那么“目睹”前边再加上一个“亲眼”,不就语意重复了吗? 其实,如果要加强语意,完全可以将“亲眼目睹”这个词改为“亲眼见到”或者是“亲眼看到”。这样,才是语言文字的规范用法。所以,要改正上面的错误例句,有两种方法,一是去掉“亲眼”,二是将“亲眼目睹”改为“亲眼见到”或“亲眼看到”。 人们经常误用“亲眼目睹”这个词,是因为一种语言使用现象,那就是在日常对话或者是写文章时,人们往往习惯使用双音节的字词和四字词语,这样话语或者句子的节奏显得匀称和谐。但是,无论怎么使用,即便是在通俗化、口语化的语言环境中,都要符合语意,合乎章法。在保证文字使用准确的情况下,讲究押韵、整齐,这才不至于出现错误。 至于有人提出语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必拘泥于古时用法的主张,那多有误导之意。如果大家都用上“亲眼目睹”一词,估计“目睹”这个词的原意很快就不为人知了。 “胴体”如何成“裸体”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xiáxiè)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如此看来,“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的躯体”,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的。而且,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最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真应了鲁迅曾经指斥过的一种思维惯性:中国人一见短袖……立刻想到“全裸体”,及生殖器、及性交。 因此,我们说,“胴体”不是不可以用来代指“人的躯体”,只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个词最基本的意思是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这个词和女性裸体的妖娆、激情、曼妙、动感无关,它直接指向的是血淋淋的屠宰场景。 “犯而不校”是宽容“非典”肆虐时期,有部分大学生不顾禁令,私自回家,后来被学校开除了。针对这件事,有位专栏作家歪解过“犯而不校”这个词:犯了错误,擅自行动,就不能再回到学校了,是为犯而不“校”(“校”念去声)。同时他还举了个例句:我上学的时候,有两个男女同学因非法同居被开除,犯而不“校”了。 作者文章写得很好,当然对这个词他也是很了解的,不然不会“歪批”,更不会用这个词造句子。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还在文章后面列出了成语的意思:“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作者还列举了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可见作者是很负责任的。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则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一点也不生气:“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就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正因为娄师德宽容待人,所以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负”“孚”两字意不同 有位记者,写了一篇新闻,题目为《青工代表队不负众望再度夺魁》。可是,报社总编大笔一挥,将“不负众望”改为“不孚众望”。结果报纸一发行,挑错电话就响个不停,原来“孚”与“负”字意思正相反。这本是笑谈,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负”、“孚”这两个字的意思。 先说“负”。“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不负”就是“不辜负”之意。曹操曾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意思是说,曹操宁愿辜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辜负他。而“孚”字的原意为“信用”。《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一句,即是此意。后来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如《曹刿论战》中就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很明显,两个字的意思根本不相同。 要表达“不辜负人们的期望”这样的意思时,“不负众望”和“深孚众望”就成了同义词。不过,虽然意义比较接近,但是两者相比起来,还是“深孚众望”的程度更深一点。至于“不孚众望”这个词,则是人们根据“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这两个词,重新组合的一个新成语,意思当然与前两者不一样。 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这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 突然想起,在《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贺作品中,有“一以贯之,不孚众望”之句。想来也是不加区分,错用了。 〖=BT1(〗古时“牧师”管养马〖=〗“牧师”在一般人心里可能认为是个外来词,其实这是一个正宗的本土名词,而且古已有之,只是古时的牧师和现在的牧师所做的工作有天壤之别。 牧师在古时是官职名,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周礼?夏官?牧师》中这样说:“牧师掌牧地,皆有历禁而颁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根据《周礼》,牧师的职责就是掌管牧地(牧地就是公家所授的专门用于畜牧的田地),把和牧地有关的界线和各种命令传达给养马的人。同时,在正月的时候要焚烧牧地的陈草,二月的时候要完成马交配的任务。除了这些份内的工作之外,牧师还要在举行田猎的时候帮助别的人焚烧荒草,清理场地。 由此可见,牧师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属于最基层的干部,估计也不会比刘邦曾经做过的泗水亭长高贵到哪里去,所分管的工作全是体力活并且略有些龌龊——除草、烧荒、让发情的马交配。 可就是这样一个词,不知怎么却和宗教联系到了一起。现代意义上的“牧师”是布道者,牧师要为无所皈依的心灵寻找寄托,要为在苦海中劳碌的肉身寻找解脱,这么一个高尚的职业无论如何都和古汉语中的“牧师”一点不搭界。在基督教里出现,也许是当初翻译者西学素养有余而中学素养略有欠缺,遂导致了这样一个名词被误用到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领域之内。当然,从字面上说,“牧师”一词用得貌似合理,因为在基督教里就有把信徒称为“迷途的羔羊”的说法。但是千万不要把基督教里的“牧师”和古代的官名混为一谈。 “骇”“耸”岂能混着用成语“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只有一个字不同,但两个成语的意思有一定区别。在使用这两个成语时,人们会经常弄混。 “骇人听闻”中的“骇”字解释为“震惊”,而“骇人听闻”一词含有贬义,意为“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骇人听闻”一词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隋朝初期,隋文帝杨坚任命曾在北齐、北周都做过官的王劭(shào)为“著作郎”。而到隋炀帝杨广时,王劭还是当“著作郎”。王劭的诀窍是,编造离奇故事,歪曲奇异现象,为皇帝服务。明代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六回中写道:“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而“耸人听闻”原作“耸动听闻”。其中的“耸”是“惊骇、惊动”的意思。“耸人听闻”的意思是“人们对所听到的事情感到惊骇”。南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了很多故事,其中有洪君畴的事迹。洪君畴在南宋理宗宝祐年间任御史,面对宦官、外戚为祸朝廷却没人敢上书弹劾的局面,他在首次上呈的奏折上就强调御史的职责,声称御史不能奉承皇帝和大臣。当然,这些言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固已耸动听闻矣”。《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则用了“耸人听闻”一词:“文白以区区一衿(jīn),敢于指斥其短,欲诛戮其身,真可谓不畏强御者矣!比着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李膺破柱,更足耸人听闻!” 如今,在现实语言应用中,“骇人听闻”带有客观色彩,多形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坏事或严重罪行,而“耸人听闻”多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讶或震动,带有主观色彩。画蛇添足,“凯旋”后接“而归”如果留意的话,在书籍、报刊或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用错“凯旋”一词的情况。比如,2006年5月12日,体总网上就有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发布的题为“第四届国际残奥委会中国举重代表团凯旋而归”的报道。《体坛周报》上也刊登过题为“郭跃抱着奖杯不撒手凯旋而归刘国梁一醉方休”的新闻。 而就在2005年10月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后,国内很多媒体打出了“热烈祝贺‘神六’胜利凯旋”的标题。如果说,这种错误出现在平时人们的说话中倒也可以忽略,可是媒体上频现“奥运冠军凯旋归来”就难以让人接受了,而出现在全国人民庆祝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这样的重要场合,就更是不应该。尤其让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很低级的语言错误,竟然出现在了各个媒体上。难道,“凯旋而归”和“胜利凯旋”的用法是正确的吗? 我们有必要从“凯旋”这个词说起。“凯”字本作“豈”(qǐ),也作“愷”,本义是“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引申为胜利之意。《说文》解释得很清楚:“豈,还师振旅乐也。”并加了按语:“经传多以愷为之。亦作凯。”《礼记?表记》说:“凯以强教之。即以豈胜豈乐为训。”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则有这样一句:“振旅恺以入于晋。”宋代刘克庄也在《破阵曲》中写道:“六军张凯声如雷。”再看“旋”字。“旋”字在《说文》中被解释为“周旋,旌旗之指麾也”。《小尔雅》释为“还也”,《字林》则解作“回也”,意思可理解为“返回”。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中写道:“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综合起来,“凯”就是胜利,“旋”就是归来,而“凯旋”就是胜利归来。 既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那么,何必非要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后面加个“归来”呢? 究竟是“痒”还是“庠”在网络上见到一篇文章,题目为“格兰仕、美的七年对局之庠”,觉得很是奇怪。“庠”者,乃古时“地方学校”也,对局又怎么会出现“庠”呢?读完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篇文章说的是格兰仕、美的两公司竞争的事情,并没有涉及学校的事情。 这里的“庠”就是“痒”字之误。“庠”念作“xiáng”。《礼记》中说:“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释为:“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学校是要有校舍屋宇的,故“庠”从“广”。“痒”是一种皮肤或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想挠的感觉,这在古人看来是一种病态,《释名》就把“痒”归于“释疾病”。所以“痒”从“疒”。两个词无论是从词形还是词义上,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七年对局之痒”呢?这要从一部电影说起。西方有种说法,称夫妻结婚的第七个年头,开始进入平淡期,容易造成离婚。玛莉莲?梦露主演的影片TheSevenYear讲的就是这一婚姻状况。这部影片传入中国,被译作《七年之痒》,随着影片的热播,“×年之痒”一时广为流传。 后来随着使用范围扩大,意思也有所变化。比如:“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探索、创新、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三年之痒’就出现在职业探索阶段。”这里所说的“三年之痒”,指在职业探索的第三年出现的不满现状、频繁跳槽的现象。 如果套用“×年之痒”的用法,把格兰仕、美的两公司因为七年竞争而产生的恩怨称之为“痒”,当然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把“痒”误成“庠”,那就差得太远了。〖=BT1(〗“滥觞”到底是何意〖=〗最近看到两句话,就记在了笔记本上。一是“梁静茹的《Fly Away》优美而不滥觞的旋律知道吧?”二是“她文思滥觞,写了很多东西。”上述两句话,都用了“滥觞”一词,但是都用错了。那么,“滥觞”到底是何意?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荀子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孔子家语?三恕》中也有类似的话:“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滥觞”一词,出现于此。水源所出,其始甚小,只能浮起酒杯,因此后来就把“滥觞”比喻为事之开始。“滥觞”,不但古代文献中较为多见,现代书籍、报刊中也较为多见。 结合文献,概括“滥觞”有如下义项: (1)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2)指小水。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3)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例如:郭沫若在《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指出:“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4)波及,影响。这是“滥觞”的动词用法。例如: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沧浪诗评》中评价盛唐诗时这样写道:“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 (5)泛滥;过分。例如:《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话:“前者自王昌龄等始用,滥觞于晚唐五代。”该文作者认为,将初始、起源之意的“滥觞”,当作了其后的发展、普遍来用是不对的。如果看了“滥觞”的第四种义项,该文作者就会知道是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乱说“哇塞”伤风雅“哇塞,你今天可打扮得真漂亮!”“哇塞,姚明又扣篮了!”“哇塞,今天可真热啊!”这些经常挂在年轻人嘴边的话,说者没有觉得什么,但是听起来还是很刺耳的。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个词的来历,估计会感到羞愧的。 “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塞”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大致相当于北京话中的“操”等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它的宾语省略了,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这样一句很难听的话本来是不应当流行开来的,但是现在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先是在台湾的影视传媒上出现,后来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又刻意模仿,现在连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嘴里也经常说,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了起来。 造成这个不文明的口语传播开来的原因在于,一些影视传媒机构的不负责任,一些影视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轻人的盲目跟风。他们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么意思,只是主观地认为“塞”是一个叹词,跟“哇呀”、“哦哟”、“呜呼”差不多,仅仅是表示惊叹而已。所以,不管男的女的,也不论老的少的,赶时髦般地抢着用,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哇塞”。 还有一些人,看到别人不说这个词,就嘲笑人家“土得掉渣儿”、“跟不上时代潮流”,实在是不应该。更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是,一些女孩子在大街上打招呼也会大呼小叫地用“哇塞”,真让人觉得难为情。〖=BT1(〗“美轮美奂”房屋好〖=〗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 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 “面首”原来吃软饭“面首”是个略显冷僻的词,但这个词却曾在中国历史的暗处散发过诡异的色彩。 所谓“面首”,一般指出卖自己的身体的男人,但其雇主却只有一个,主要服务对象是或位高、或权重的贵族女性,后该词专指男宠。“面首”,顾名思义,“面”是面貌,“首”为第一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面貌举世无双。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前废帝刘子业创造了“面首”这个词语。刘子业荒淫残暴,对他姐姐山阴公主却体贴得“无微不至”,为了让姐姐享受一下美好人生,他精心为姐姐挑选十几个英俊少年,让他们为姐姐提供性服务,并且创造性地称呼这些英俊少年为“面首”。 最早见于史书的面首是嫪(lào)毐(ǎi)。商人吕不韦将嫪毐乔装打扮偷偷运进宫中,从此,嫪毐就成了秦始皇母亲赵姬的宠爱之人。做面首给嫪毐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利益,他本人被封为长信侯,山阳之地和河西太原郡都成了他的封地。 武则天称皇帝后,后宫也养了很多面首,史书称武则天有面首三千虽无太多根据,但其面首众多却无可争议。武则天较为宠幸的,有名姓者就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沈南谬、薛怀义等。张氏兄弟也以其面首身份被武则天委以重任。 可见,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在权力和金钱的鼓舞之下,都会放纵自己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之初,性本恶”,也许说出了一种真实。 “明日”黄花非“昨日”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比如:“同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又如:“美网球迷爱红颜昨日黄花遭冷落”。还有:“多彩台历走俏挂历已是昨日黄花”。不由得纳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了“昨日黄花”了? 所谓“明日黄花”,出自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说,重阳节过后,金黄的菊花便将枯谢凋败,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除此之外,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又用了一次:“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同样一句话,苏大学士用了两次,可见他对这句话比较满意。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那么,既然这句话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犯错呢?莫非仅仅是按照日常生活知识来判定,觉得“昨日”比“今日”更能表示“过时”的意思?我们不如再把问题的本质转回苏轼所作的诗词本身。从逻辑上讲,菊花今天开得很好,但是明天和后天会不会没有变化?花期再长,花儿终究是要凋败的;而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如果是“昨日黄花”的话,那“昨日”花还没有开呢?何来今日凋谢? 其实,苏轼在诗词中反复用“明日黄花蝶也愁”,他的意思是:看到菊花那样,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菊花一样已经过时了,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迟暮不遇的心态。了解了这点,也许就很容易记住“明日黄花”了。 七月流火非天热2005年7月,在欢迎台湾客人来访的仪式上,某大学校长致辞道:“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此言一出,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的纷纷议论。 的确,公历7月,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这句“七月流火”猛一看上去确实像是在形容盛夏炽热的气温,再比作迎客的热情,也可说是顺理成章。 然而,致辞的校长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的脸热得发烫。因为,此“七月”并非盛夏的七月,“流火”也不是在说似火的骄阳。 那么,“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bīn)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相当于8、9月份。“火”指的是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了,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作为传统文化知识的一部分,这在高中时候就应该掌握。 当然,这里并不是对某校长的讥讽,只是想反思一下当今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而已。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可是,相比之下,人们对古文的重视程度却日渐薄弱。应试教育的流行,更使得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同仅限于背几首古诗,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学常识,仅此而已。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看不懂古代书籍,理解不了古代诗词歌赋,对古代文学的欣赏和掌握更是无从谈起。〖=BT1(〗“罄竹难书”记罪行〖=〗据报道,某日,陈水扁到台湾海滩捡拾垃圾。在煞有介事地捡满一袋垃圾后,陈水扁发表感言,他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陈水扁贬词褒用已令人汗不敢出,孰料,后面还有更可笑的事情。为了替主子挽回点面子,充任台湾“教育部长”的杜正胜在接受质询时,对于罄竹难书作了如下“精彩”的解释:“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如果说陈水扁错用成语已是失误,而杜正胜的曲意维护则简直是指鹿为马。 一般认为,罄竹难书是个贬义词。意为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根据约定俗成,在汉语语境之中,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 罄竹难书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也有相近的说法:“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旧唐书?李密传》也用过相同的意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世因此以“罄竹难书”形容人的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因此,单纯从字面意思来说,杜正胜对于“罄竹难书”的解释当然不算太错,但结合千年的汉语传统,这样的解释却是失之千里。 人浮于食本好事在2005年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指出:我国官民比例高达1比26。与之相比,十年前为1比40;改革开放初期为1比67。如此的官民比例,比清末高出35倍;比西汉时期高出306倍!也就是说,西汉时期,八千个老百姓才养活1个官;如今,26个老百姓就要养活1个“官”。这一数字,道出了全国各政府机关机构臃肿的事实。 于是想起了“人浮于事”这个成语。如果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就会发出更多感慨了。 “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语出《礼记?坊记》。其中有句:“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注称:“食谓禄也,在上曰浮,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 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俸禄和职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那就是类似于贪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因此,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职位。后来,“人浮于食”变成了“人浮于事”,含义也有了一些改变。 但不管意义怎么变化,古人的“人浮于食”的做法应当提倡。事实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就已极力提倡精兵简政,近几年国务院机构也进行过多次精简,可上面机构精简了,基层却愈来愈臃肿,吃“皇粮”的人愈来愈多。伴随着人员的增多,消费也多了起来。据了解,每年全国各政府机关的车马费达到3000亿;招待费达到2000亿;出国“培训考察”费达到2500亿。同时,跑官、买官、卖官现象严重,直接构成官场腐败。 从汉字结构来看,“民”字头上只生了一个“口”,“官”字官帽之下则长着两个“口”。事实上,官不但要吃饭,还比民多了其它消费,所以官愈多,民的负担必定愈大。 如此,不若提倡“人浮于食”。如何算空穴来风有些成语,往往会让人产生误解。比如“空穴来风”,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应该是事情没有根据的意思,但这个成语在词典上的解释却是事出有因。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我们需要从这个词的来源来谈起。宋玉《风赋》中这样写道:“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大意是枳树因为枝丫弯曲,能够招引鸟儿来筑巢;山中由于存在孔洞,所以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另外,白居易也有诗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由此可见,“空穴来风”可以比喻为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如此而言,似乎大多数人对“空穴来风”的意思都有些误解,可是2004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对此成语的解释已成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者根据,现指传言没有根据。”这又是为何? 事实上,这个成语含义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按照成语来源来讲,这个成语应当解释为事情有一定原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词义也随之有了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它解释为“事出无因”或者“没这回事”,已经与原来的词义完全相反。但是因为这种解释已经被普遍接受,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所以最后在词典中的释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就日常运用而言,一个词竟然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并存,在古今中外的语义学史上的确是极其罕见的。这种现象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否则,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造成混乱,在学生中的影响也不会小。 综上,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来由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比如,“说她准备退出剧组,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她已经好长时间不在片场,也是事实”。 三人成虎是误传一考生在写高考作文时,写出了这样一句话:“三人成虎就是三个人的力量加起来像老虎一样有力,所以我们要团结。”这位考生把“三人成虎”理解为人多力量大,显然是错了。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各国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怀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本来没有虎,这是很明显的事,但三个人说有,你就相信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向你毁谤我的人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集市人口集中,当然不会有老虎。但许多人这样说了,谣言四起,也就会迷惑人的。世人借“三人成虎”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实际上,我们处在一个由各种传播媒介构成的传播世界中,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只能靠各种传播工具来了解事实。所以,《鬼谷子》一书提醒说:“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谣言传播改变、左右和颠覆着我们对人对物的看法,足以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当人们为谣言而受害时,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或许在背后偷着乐。当然,有些谣言也可能是源于误传。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谣言的传播,这是必然,谁都保不准自己哪天会是其中的传播者或受害者。所以,各种舆论对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加思考判断,就有可能出现“三人成虎”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