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悲剧》试图把一部中国天才毁灭史展示在读者面前,实质是要把天才的悲剧解剖给世人观瞻,从中梳理出表象后的本质——个人的或社会的,从而期望我们这个社会亦或我们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 李琳的《天才的悲剧》共分上篇、下篇和附篇三部分内容。上篇选取了中国现代和当代9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悲剧;下篇选取了中国上至春秋时代、下至晚清时期的9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卓越代表人物的悲剧个案;附篇节选了部分中外名家关于人生悲剧的一些理论思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把握本书主旨。 作者简介: 李琳,笔名李麟.1967年出生,山西襄汾人。文化学者,资深出版人。为山西 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山西经济报.现代周刊》特约编辑、《高新技术经济信息》杂志社社长兼常务副主编、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兼驻京办主任。主要作品有:《黄土魂》、《一舌定乾坤》、《临终岁月》、《东方人与西方人》、《走向博士》、《人生笔记》、《智慧锦囊》、《走好人生棋局》、《牛津大学凭什么出名》、《北京大学凭什么出名》、《那个年代》等。 目录: 上篇 一代天骄鼎山孤魂 ——陈独秀的三次婚变和凄凉晚年 露蓄罕见倜傥衰久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被弃被杀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30年代当红影星阮玲玉愤诀人寰 超然才子罡风惨劫 ——潇洒诗人徐志摩的浪漫婚姻悲剧 乱世奇才一梦黄粱 ——天才愤青和尚苏曼殊之俗之僧之死 去之不忍就之不能 ——国学大师王国维进退维谷的悲观自沉 书生本色太史奇遇 ——著名史学家吴晗的悲怆命运上篇 一代天骄鼎山孤魂 ——陈独秀的三次婚变和凄凉晚年 露蓄罕见倜傥衰久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被弃被杀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30年代当红影星阮玲玉愤诀人寰 超然才子罡风惨劫 ——潇洒诗人徐志摩的浪漫婚姻悲剧 乱世奇才一梦黄粱 ——天才愤青和尚苏曼殊之俗之僧之死 去之不忍就之不能 ——国学大师王国维进退维谷的悲观自沉 书生本色太史奇遇 ——著名史学家吴晗的悲怆命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人生悲剧 为文千古为人有疑 ——周作人的堕落死亡之旅下篇 信疑众谤魂归汨罗 ——千古骚人屈原的放逐沉江自杀 作茧自缚抱恨终身 ——法家鼻祖韩非子饮鸠自裁的惨剧 功过昭著身死名辱 ——一代名相“仓中鼠”李斯难逃厄运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西汉淮阴侯韩信功高震主夷及九族 君王远贤贾生何辜 ——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盛年早逝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含垢忍辱的悲惨命运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南宋诗人陆游仕途婚姻的双重悲剧 千古叛逆秃翁暴骨 ——明代思想家李贽不甘受辱自刎皇都 “医国”无门抱恨终生 ——清朝诗人“医国手”龚自珍老死山中 附篇 论自杀 未有天才之前 死后 说死说活 论死亡 重新审读天才和精神病 后记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30年代当红影星阮玲玉愤诀人寰 她的一生是一页挣扎向上的史实。阮玲玉的卓绝演技霸占 了中国影坛几十年来的第一位。 阮玲玉的天才演技,是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骄傲。 ——孙瑜 她是一个强者,她以其艰苦的努力、勤奋的学习和不懈的追求,练就了那炉火纯青的演技,震撼着观众的心灵;然而,她又是一个弱者,悲惨的经历,脆弱的感情和世俗的重压,终使她无法忍受流言蜚语的中伤,在观众最渴望见到她的时候,她却向死神迈开了步子…… 1935年3月8日,正当上海各界人士准备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时,一个噩耗竟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著名影星阮玲玉自杀了。这消息对上海乃至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那一瞬间,整个上海的欢庆活动戛然而止,悲痛、肃穆的气氛笼罩在大上海的上空。 自9日起,前往万国殡馆凭吊者便络绎不绝。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界人士达十万之众。悲痛欲绝的凭吊者,掩不住他们那愤慨的神情,他们同情、悲伤于阮玲玉的不幸,又以最恶毒、刻薄的语言诅咒着残害阮玲玉的凶手。 鲜花簇中,一代名优阮玲玉静静地躺在那儿,她那满是忧郁迷惘的脸上,似乎有永远解不开的谜底,要向世人发问。遗体近旁,默默拥立着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名流孙瑜、吴永刚、费穆、卜万苍等人,他们痛惜的神情中,都流露出些许难言的愤怒。 从阮玲玉去世之日起,全国各报均在显著位置刊登哀悼文章,既痛惜于影星的被迫自杀,又痛斥社会的黑暗、腐朽。当时著名的(馄报》发表社论指出:“越是大的天才,就越发得不到社会的爱护和社会的了解。”“阮玲玉不了解这社会,贸然把爱护天才和了解天才的责任放在故夫、新夫和唯恐没有影星艳史和哀史足以引人注意的报人肩上,就当然要算是最大的错误了。”有报纸载挽联日:“人言可畏。身世堪恐,是非无定评,投井下石迨私愤,姊而不死,处此恶浊社会何以为生;世论尚存,公道未泯,哭声震远近,万人空巷瞻遗容,灵而有知,对兹热烈感情能勿伤心。” 阮玲玉生前所在的著名的联华公司一厂厂长黎民伟在悼词中说:“阮女士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她从最低微的地位,挣扎到今日的地位。诸位亲眼看见,自从她死后的第二天起,一直到今天这三天之中,已经有六万群众,在她的灵前静静地走过,我相信,还有更多的群众,在精神上都环绕在阮女士的身旁。这种身后的光荣,就是她在生前斗争、挣扎而得来的光荣。我们大家知道,阮女士演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影片。她伟大的天才,精神的艺术,永远留在人们的纪念之中,而人们也永远受到她的感动。一个艺术家的存在,也许比一个政治家还要有价值,而一个艺术家的死,为社会,为国家,该是怎样的一个损失。” 阮玲玉的死对于社会,就如一泓明净的湖水里投进一颗石子溅起了一层层的涟漪。认识的,不认识的,见过的,没有见过的,大凡听到阮玲玉被迫自杀的噩耗,都做出了种种的或大或小的反应,唏嘘流泪,掩面而泣者有之;捶胸…… P2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