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逍遥天地:庄子


作者:路海华,李传印     整理日期:2014-08-04 15:40:43

本书从庄子的言论与《庄子》这本书中,详细分析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充分利用庄子“外化内不化”的处世原则,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言精彩绝妙,于庄子的智慧缠绕和激情碰撞,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诉尽看世间名利纷扰,人生舍取何其从容的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
  路海华,男,1969年8月生,安徽省太湖县人,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现为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处处长,主要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李传印,男,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出版《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速读二十四史》等著作13部。先后应邀为安徽电视台、中国石油南油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安庆石油化工厂、海南第一投资集团公司、十堰广播电视大学等企事业单位举行国学培训或举办国学讲座。
  目录:
  
  目录:
  
  第一篇与庄子相识
  庄子其人
  《庄子》其书
  第二篇在人世间做一次逍遥之游
  不要虐待和折磨自己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尾生之死
  “愁”婆婆变“喜”婆婆
  杯子与水
  酸葡萄中的大道理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第三篇把握好欲望的限度
  嗜欲深者天机浅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目录:
  
  第一篇与庄子相识
  庄子其人
  《庄子》其书
  第二篇在人世间做一次逍遥之游
  不要虐待和折磨自己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尾生之死
  “愁”婆婆变“喜”婆婆
  杯子与水
  酸葡萄中的大道理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第三篇把握好欲望的限度
  嗜欲深者天机浅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想得多,心太累
  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
  第四篇善待生,笑对死
  “生”与“死”是一道多解题
  骷髅为何不愿复生
  第五篇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举得起放得下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是包袱
  该割舍时要割舍
  十根金条与一壶水的等式和不等式
  是非成败转头空
  要钱还是保命?
  吃亏是福
  知足者富,心清者寿
  第六篇不要为名利所累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乞丐也有快乐
  蝂的悲剧
  死要面子活受罪
  美者不美,丑者不丑
  第七篇学会宽容
  王安石也戴绿帽子
  得饶人处且饶人
  退一步与进二步
  进一步悬崖万丈,退一步海阔天空
  害人又不利己
  第八篇逆境不绝望,得意勿忘形
  倒霉者收到的贺信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
  第九篇低调做人,淡泊处世
  夹起你的尾巴吧
  摆正自己的位置
  张狂的代价
  卖弄的猴子
  吹牛的后果
  大智若愚
  要甘心做千年老二
  爱叫的狗不咬人
  登高才能望远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逍遥天地:《庄子》与人生选择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庄子山木》
  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雕陵栗园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从南方飞来。这只鸟翼展达七尺,眼睛很大,眼眶直径有一寸多。大鸟从庄子面前飞过,鸟的羽毛都碰到了他的额头,最后落在栗树林中。庄子奇怪地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如此大,却飞不远;眼睛这样大,却看不清。”于是撩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手拿弹弓,等待射击的最好机会。这时又看见一只知了,躲在浓荫悠然自得地乘凉,忘记了自身的安危;旁边一只螳螂隐藏在一片树叶后面,以树叶做掩护,蠢蠢欲动准备捕捉知了,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那只奇异的大鸟紧随螳螂之后打算捕捉螳螂当美餐,而连自己天性都忘了,以致利令智昏,迫在眼前的危险也忘了。庄周见此情景大吃一惊,说:“哎呀!身外之物确实太拖累人了,两种事物间原来就是如此相互诱惑的啊!”于是庄子慌忙扔掉弹弓回头就跑,却发现看管山林的人正在后面追赶他,大骂他不该擅自闯入山林。庄子借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见利忘危,则危在旦夕;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
  世间万物能知足就安乐,贪婪必定招祸甚至身亡,人生之祸大多是由于不知足而起的。《红楼梦》中第一回就讲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因嫌官职小而钻营往上爬,结果落得触犯国法,锒铛入狱,这就是贪婪带来的恶果。
  唐人李群玉在《放鱼》中说:“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作者为鱼儿担心,提醒鱼儿小心“香饵下”的利钩,企盼鱼儿莫要江湖漫游,寻找好适合栖身的地方。古往今来,权力、金钱、美色这三个“原香饵”衍生出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场”已经放倒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且至今不乏来者,大大小小的“人鱼儿”不时成为香饵包裹下的那利钩的俘虏。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如今的“诱惑场”磁性很强。“香饵”不吃则馋涎欲滴,一吃则欲罢不能,久而久之,吃上了瘾,被利钩所钩就只是迟早的事了,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几千年的道家鼻祖老子对此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他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其意是说,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较哪一样更为贵重呢?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欲望具有两重性,有良莠之分,有正邪之别。如求知欲、成才欲、事业欲则当提倡,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即贪欲就应抑制。这是因为贪欲是情绪化的产物,是无止境的。如不抑制,任其肆意放纵,就会得陇望蜀,欲壑难填。古人讲“一念之欲不制,而祸流于滔天。”一个人如果被欲望支配,成为欲望的奴隶,色迷心窍,物欲横流,便会滋生出邪思妄念,十有八九要走上邪路。
  十三世纪波斯著名诗人萨迪说:“世人往往如此,当他们不懂得生活价值的时候,就会羡慕虚荣的显赫、浮世的荣华和纵情的逸乐,最终便是跌在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
  唐朝时宿州一个太守叫陈璠,因贪赃枉法被处以极刑时,题写了这样一首诗:积玉堆金官又崇,
  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
  不异南柯一梦中。陈璠把自己从高官到死囚的经历充分展现了出来。宋朝的奸相蔡京在举家南逃的路上,也写过一首《西江月》词:八十一年往事,
  三千里外无家,
  孤身骨肉各天涯,
  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
  玉堂十度宣麻,
  追思往日谩繁华,
  到此番成梦话。这是北宋奸臣兼贪官蔡京“伸手被捉”后写的“我的沉痛反思”的“检讨书”,“检讨书”虽然“很不深刻”,但说出了“贪恋荣华”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原因。
  清代大贪官和珅在被处决前,满怀凄楚,写了这样两首自悔诗:其一:
  夜月明如水,嗟予困已深。
  一生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屋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
  星辰和冷月,缧绁泣孤臣。
  其二: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怜此夜月,分外照愁人。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恩。和绅认识到自己几十年来积财积富,到头来是枉费心机,可惜已经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委原书记李乘龙,受贿1600余万元,在监狱里写了两首诗。其一:“出身布衣贫,自幼讲诚信。大事不糊涂,唯因一念蠢。失足身名裂,铸成千古恨。”其二:“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功名利禄如粪土,富贵荣华似浮云。如君能出赉赦手,脱胎换骨重卧薪。”这方面的例子从古今历史上可以列举很多,问题出在起心动念处就有了贪念、邪念。
  有的人投资事业,有的人买华屋、买名车,只要是不过分,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人专用一些旁门左道的伎俩,罔顾法纪,大赚不义之财,虽然他累积财产是易如反掌,可是法网恢恢,迟早必有牢狱之灾。又如一些爱名贪利的人,必定会拼命地去追逐,甚至牺牲生命亦所不惜,最后也都会应验“多藏必厚亡”的古训。所以老子教人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多藏必厚亡”。因为多藏必多欲,而人之患就在于欲望太多。
  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为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感到不满足,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在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问题上,儒家不否定人都有欲望,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但是,这种追求不是无限度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要做到“欲而不贪”,正像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杜甫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就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宝珠玉者,殃必及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灾祸一定会找到你的头上。儒家这种“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构建共同价值观、公共道德准则的基础。
  现代社会,生活在红尘世间,总有太多的欲求,总有太多的不愿舍弃,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老子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外在的诱惑,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种大智慧,高境界,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如果说儒家是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是侧重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则是侧重于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后世一直就有“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以及“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的认识。儒、释、道三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虽有差异,但又各具特色。雍正皇帝说:“三教虽各具治心、治身、治世之道。然各有所专,其各有所长,各有不及处……实缺一不可者。”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大智慧,从自我修炼和道德完善做起,其宗旨都是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
  人生大智慧,全在一个“大”字,一个“小”字,所谓“大”,就是说,凡事要从大处着眼,长远着想;所谓“小”,就是说,凡事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小恩小惠所蒙蔽。
  《庄子山木》中的这则寓言是告诫那些财迷心窍、见色忘危的人,若不幡然悔悟,必将自遭祸患。在人世间,许多人被物欲、色欲勾引,一心只想到财货美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官愉悦,忘记了这些财货美色背后的陷阱和危险。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在波斯湾的一个海岛上有一群妖娆而妩媚的海妖,有着迷人的歌喉。当船员经过时,她们就会展示自己的歌喉和美丽的身材,美妙的歌声使船员着迷,忘掉了所有的一切。过往的船员们会不由自主地驻足听她们唱歌,从此沉溺在她们的歌声中,一天天地萎靡下去,迷醉而死。
  食色,性也,男女相吸相恋,本是自然规律,既正常又必须,但是君子好色不淫。美女当前,能坐怀不乱者是定力过人,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大多数人肯定是美女不坐怀就心乱,坐怀就更乱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乱与不乱,而在于能否分清是非、辨明善恶。
  历史上曹操是个人才,但色心也很重。在攻打张绣的时候,双方都各有胜负,最后张绣由于兵力不足而被迫投降曹操。曹操以为自己很成功,得意忘形,于是开怀痛饮。酒上心头的时候顾问左右有没有漂亮的妓女在城里,有人说城中张济的妻子(张绣的婶婶)极有美色,曹操命人把张济之妻抢夺过来,这件事让张绣很没有面子,很感屈辱,大发雷霆。在谋士贾诩的策划下,张绣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率部突然反叛,一直杀入曹操大营,幸好典韦以死守住寨门,曹操侥幸逃脱,但曹操损失了一个儿子曹昂,一个侄儿曹安民和心爱的大将典韦。在儿子曹昂死后,丁夫人一天到晚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弄得曹操狼狈不堪,曹操一夜风流的代价不小。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美色,一些人就如同那些古希腊传说中的水手,在欲望中欲罢不能,不断地堕落,从此坠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一本:世界最美的唐卡:佛陀的圆满大世界 下一本:周易新解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逍遥天地:庄子的作者是路海华,李传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