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皇宫中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皇宫。北京紫禁城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营建、重建、改建、扩建,但它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紫禁城,至今仍能看到许多明代的古建筑。这是弥足珍贵的。 《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以介绍北京故宫的建筑为主,插入相关的文史知识,配有相当数量的实景照片,便于读者更加详细地了解北京故宫。 《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由张加勉编著。 目录: 第一章故宫的前世 1北京古城的前身——蓟城的几度变迁 蓟城——两周诸侯国的王城 幽州城——汉唐州郡的治所 辽南京城——建于旧幽州城的辽国陪都 金中都——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元大都——体现儒家文化的城市 2明初三都 吴王宫营建概况 明代临濠(凤阳)中都城营建概况 明代南京大内营建概况 3明代迁郜北京始末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4明北京城和紫禁城修建始术第一章 故宫的前世 1北京古城的前身——蓟城的几度变迁 蓟城——两周诸侯国的王城 幽州城——汉唐州郡的治所 辽南京城——建于旧幽州城的辽国陪都 金中都——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元大都——体现儒家文化的城市 2明初三都 吴王宫营建概况 明代临濠(凤阳)中都城营建概况 明代南京大内营建概况 3明代迁郜北京始末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4明北京城和紫禁城修建始术 明永乐时期 明正统时期 明嘉靖时期 明末时期 明代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布局特色 5清北京皇城与紫禁城 清代皇城 清代紫禁城第二章 故宫的营造法式 1中国古代宫城的设汁思想 遵循周礼古制的王城规划思想 非壮丽无以重威 象天法地,以显帝王之尊 天子居中而立 阴阳五行,以求吉祥 尊祖孝亲 天子至尊的礼序 2古代宫城的基本规制 古代宫城基址规模之制 城中城之制 “五门三朝”之制 “左祖右社”之制 “前朝后寝”之制 中轴对称之制 四隅之制 郊坛之制 3紫禁城单体建筑的等级差别 台基形式与等级 高台与建筑等级 面阔间数与建筑等级 丹陛桥与建筑等级 宫门前建桥与建筑等级 木材的材质与建筑等级 柱色与建筑等级 房顶形式与建筑等级 蹲脊兽的数量与建筑等级 琉璃瓦颜色与建筑等级 门色、门钉与建筑等级 建筑彩画与建筑等级 4督建官员和著名工匠 明代督建官员和著名工匠 清代著名工匠第三章 故宫的建筑形制 1城池建筑 紫禁城城墙 紫禁城角楼 紫禁城护城河 内金水河 2紫禁城四门 午门 东华门 西华门 神武门 3重要的宫门 太和门 协和门、熙和门 乾清门 景运门、隆宗门 4宫廷广场 太和门广场 太和殿广场 乾清门广场 5外朝三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6外朝三大殿的辅助建筑 体仁阁与弘义阁 文华殿 武英殿 7内廷后三宫 乾清宫 乾清宫东、西庑房 交泰殿 坤宁宫 养心殿 8太子宫、皇子宫 毓庆宫 重华宫 乾清宫东五所 南三所 9后妃寝宫 景仁宫 延禧宫 承乾宫 永和宫 钟粹宫 景阳宫 永寿宫 太极殿 翊坤宫 长春宫 储秀宫 成福宫 10紫禁城巾的御花园 御花园 宁寿宫花园 建福宫花园 慈宁宫花同 11紫禁城中的佛寺、佛堂 雨花阁 英华殿 慈宁宫大佛堂 12紫禁城中的道庙 钦安殿 天穹宝殿 城隍庙 四神祠 13皇帝家庙和斋宫 奉先殿 斋宫 14太上皇宫和太后宫 宁寿宫 慈宁宫 寿康宫 寿安宫 15宫廷藏书楼 文渊阁 搞藻堂 16其他建筑 内阁大堂 南薰殿 箭亭 断虹桥 井亭 内会水桥第四章 故宫建筑装饰细节 1屋顶装饰 琉璃瓦 正吻 垂兽和戗兽 蹲脊兽 殿顶跑龙 宝顶 2斗拱 室外斗拱 室内斗拱 3外檐装修 金扉金锁隔扇门和槛窗 金丝楠木门窗隔扇 支摘窗 横披窗 雀替 楣子与坐凳栏杆 匾额 楹联 垂花门 垂花柱式窗罩 4内檐装修 彻上明造 天花 盘龙藻井 隔扇 壁纱橱 各式雕花木罩 仙楼 垂花柱式门罩 5建筑彩画装饰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6宫廷陈没 太和殿陈设 中和殿陈设 乾清宫明间陈设 养心殿明间陈设 7展示皇权威仪的露人陈设 日晷 嘉量 江山社稷金殿 鎏金铜缸 铜香炉 铜鹤和铜龟 铜门狮和鎏金铜门狮 铜龙、铜鹿 铜凤 铜麒麟 露陈墩 玉璧铜座屏 仪仗墩、品级山 8影壁 “八”字形琉璃影壁 随墙琉璃影壁 五彩琉璃九龙壁 木屏风 大理石屏风 9墁地和墙体 御路 金砖墁地 磨砖对缝 10叠石山、叠石山盆景和奇异峰石 盆景 堆秀山 海参石 诸葛拜斗石 木变石 11石雕装饰 御路石 汉白玉石螭首 浅雕云纹石台阶 汉白玉石雕花柱头 汉白玉石雕花栏板 汉白玉石雕夹旗杆座 太子宫、皇子宫分别是指专为皇太子、皇子、皇孙所建的居所。明代太子宫今已不存。现存的清代太子宫大多只住过一任太子,因太子登极后,便因是“潜龙邸”而不再入住皇子。太子是皇储,地位显赫。因太子宫位于紫禁城的东部,民间常以“东宫太子”相称。 ◎毓庆宫毓庆宫位于内廷东路。明弘治年问,这里新建了一座供奉太后神位的奉慈殿。明隆庆年间,将奉慈殿改名为神霄殿。清康熙十八年(1679),拆除了神霄殿等建筑,为皇太子允扔修造了一座寝宫——毓庆宫。允扔被废之后,这里成为皇子、皇孙的居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仅12岁的弘历因得到祖父康熙皇帝的赏识,恩赐住进了毓庆宫,17岁结婚时迁居乾清宫西五所的二所(重华宫)。乾隆八年(1743)改建毓庆宫,并添建后殿。 乾隆年间,在乾清宫上书房读书的皇子、皇孙大多居住在毓庆宫,直至15岁才迂到宫外的官邸。皇十五子颐琰(嘉庆皇帝)从5岁到15岁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初期,因太上皇乾隆仍住在养心殿,嘉庆皇帝便以毓庆宫为寝宫。 嘉庆皇帝入主养心殿后,毓庆宫作为皇帝的“潜龙邸”,不再入住皇子。清末幼年即位的光绪皇帝,便被安排在毓庆宫读书,翁同铄、孙家鼐、夏同善、孙治经先后担任老师。1911年以后,清逊帝溥仪仍在毓庆宫读书。 毓庆宫是一座四进院落的大宫殿。主体建筑毓庆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前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是槛窗,后檐明间有一个穿廊与后殿相通。穿廊面阔一间,进深三问,东西两侧都是槛窗。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前檐明间与穿堂相通,廊檐安装有小板门,次间、梢间都是槛窗,后檐也都是槛窗。后殿室内明间悬挂有“继德堂”匾额,嘉庆皇帝为皇子时赐西次问藏书室名为“宛委别藏”,东耳房名为“味余书室”,东侧围房名为“知不足斋”。两侧共有20间围房。 ◎重华宫重华宫位于西六宫区北面、西二长街北端百子门的斜对面。 此处本是明中期为未成年皇子所建的宫殿西七所。清初改为乾西五所,供未成年皇子所居。雍正五年(1727),皇四子弘历奉其父皇之命,从毓庆宫迁到乾西五所中的二所居住,一直住到即皇帝位。乾隆皇帝即位后,这里便升格为潜邸,在此建重华宫。嘉庆七年(1802)和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 重华宫占据了原乾西五所中三个所的面积,由三个宫院组成。院内从南至北排列着三座宫殿,即前殿崇敬殿、中殿重华宫、后殿翠云馆。重华宫的东侧院是漱芳斋,西侧的院落改建为重华宫的厨房。 崇敬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出抱厦三间,内悬挂着乾隆帝御笔亲题的匾额“乐善堂”。“乐善堂”是雍正十一年(1733)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时,同时受赐的。堂内还悬挂着乾隆帝自拟、大臣张廷玉敬书的楹联“圣训光昭敬诚常自勖,天伦敦叙忠孝在躬行”。堂内中部为宝座。乐善堂的东西暖阁供佛像。东暖阁内悬挂有康熙帝书写的“意叶心香”匾,楹联“莲花贝叶因心见,忍草禅枝到处生”。西暖阁悬挂着“乾隆帝书写的匾额“吉云持地”,楹联“满字一如心得月,梵言半偈舌生莲”。 重华宫正间内设宝座,东室匾额书“芝兰室”,两边悬挂着雍正帝御赐的楹联:“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微弄笛船”。西室曾是弘历大婚时的洞房,当年女方陪嫁的楠木大柜仍在。室内悬挂着乾隆御笔亲题的楹联“篆袅金炉入座和风初送暖,花迎玉佩映阶芳草自生荣”。 重华宫的东庑,名葆中殿,殿内额书“古香斋”,楹联“四壁图书饶古色,重帘烟篆挹清芬”。重华宫的西庑名浴德殿,殿内匾额书“抑斋”,楹联“赏心于此遇,即事多所欣”。 翠云馆是最后一层殿宇,是乾隆为皇子时的书房。正中设宝案,上置文房四宝。宝案后墙挂有大幅中堂,为乾隆手书的《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 内部装修所用的木材都是香楠木,做工精美,其金漆隔扇格调极其高雅。 漱芳斋亦是乾隆做皇子时读书的地方,为“工”字形殿,有前后两座厅堂,其中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问,东室匾额“高云情”,楹联“瑞景琼楼开锦绣,欢声珠阁奏云韶”。东次室名静憩轩。后殿名金昭玉粹,东间是随安室,西为风雅存小戏台。小戏台四角攒尖顶,台面仅几平方米,坐西面东,匾额“风雅存”,楹联“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皆为乾隆亲笔所书。 ◎乾清官东五所乾清宫东五所位于东六宫之北,御花园之东,宁寿宫花园的西北。明代和清初是皇子的居所。明代宫中资格较老、地位较高,但又未能升为嫔妃的宫女和皇帝的乳母等,也居住在这里。清代时,皇子幼年时随母亲住在东、西六宫,到10岁时要迁出,住进毓庆宫或其他宫区。到成婚年龄就要依旨迁居东、西五所或南三所,或其他供皇子居住的宫院。受封为亲王、郡王后,要搬到皇帝赐予的王府中居住。嘉庆皇帝做皇子时曾住在乾东五所中的东数第二所,成婚后移居撷芳殿。清咸丰朝以后,因皇子渐少直至绝无,故乾清宫东五所的殿宇陆续改作他用。晚清时,乾清宫东五所成了古董房、四执库、敬事房、寿药房、如意馆。 古董房是内务府专门收储古玩器皿的库房。紫禁城内这样库房有很多,这里只是其中之一。四执库是专门收储皇帝所用的冠、袍、带、履的库房,同时也收储皇帝寝宫的帏帐。敬事房是太监首领的办事机构,专司接奉谕旨,核收外库钱粮,巡察各门启闭、火烛关防,承应宫内事务及礼仪,甄别调补内监等。清晚时期从乾清门西侧的庑房移到这里。寿药房是清内廷煎药和配制膏、散、丸、丹的制药机构。光绪年间,珍妃最初被囚禁在成福宫北、人称老苑的空宫里,后来转禁在乾东五所寿药房的配殿,后来又转禁在景祺阁北面的空房里。如意馆是清宫廷绘画及雕琢玉器的机构,清中期以前属内务府造办处。当时造办处位于慈宁宫之南。故宫流传下来的许多帝后画像和行乐图,多出自如意馆画师之手。 P106-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