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一举,人人能行,但行中又有信心的强弱、坚持与不坚持、一心与散心等诸多差别,依据个人具体的行持,往生也会有品位高低之别。所以念佛看似简单,细细推究却包含着复杂深刻的内涵。净土宗给出的不是廉价的虚幻承诺,而是可以让信仰者毕其一生仍觉得未尽其旨、边走边学、趣味无穷的真正的修行之路,所以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居士、学者来学习经典、修净土法门、研究探讨、著书立说等,也才有了净土宗漫长的历史,陈探宇编著《中国净土宗脉络》专门来介绍净土宗的脉络。 作者简介: 陈探宇,湖南长沙人,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讲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史、中国哲学史。雅好传统文化,倾心佛法智藏,愿尽有涯之生,自利利他圆满。 目录: 第一章 导言——佛教信仰中的极乐净土 佛教略说 中国佛教八宗中的净土宗 净土的含义 形形色色的净土 1.弥勒净土 2.阿閦佛净土 3.药师佛净土 第一章导言——佛教信仰中的极乐净土佛教略说中国佛教八宗中的净土宗净土的含义形形色色的净土1.弥勒净土2.阿閦佛净土3.药师佛净土4.文殊净土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净土第二章源天竺净土奠基(传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净土思想渊源的要素1.本生与本愿2.大乘佛教的十方佛土3.念佛与生天龙树菩萨与极乐净土诸经所赞,尽在弥陀第三章传经典始播中华(公元2世纪—4世纪)《般舟三昧经》净土三经一论1.《阿弥陀经》2.《无量寿经》3.《观无量寿经》4.《往生论》其他经典第四章结莲社慧远初祖(公元4世纪—5世纪)早期的净土信仰者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白莲社与十八高贤东晋的净土行者第五章持名号善导立宗(公元5世纪—7世纪)昙鸾1.昙鸾的一生2.二道二力说3.往生即无生4.称名念佛5.弥陀为咒隋朝的大师们1.净影慧远2.智顗3.吉藏道绰1.圣道门与净土门2.净土为报3.极乐殊胜4.称名为正善导1.善恶凡夫同沾九品2.净土与往生3.定善与散善4.安心、起行与作业5.地狱思想6.净土仪轨净土称“宗”第六章绍前贤唐代诸祖(公元7世纪—9世纪)唐代祖师1.三祖承远2.四祖法照3.五祖少康唐代大德1.迦才2.怀感3.慧日慈愍4.飞锡融合的序幕第七章融禅净万善同归(公元10世纪)永明延寿百八佛事与禅净四料简禅净圆融万善同修第八章广弘扬两宋为盛(公元10世纪—13世纪)祖师大德1.七祖省常2.慈云遵式3.长芦宗赜4.龙舒居士净土文献1.《乐邦文类》2.往生传诸宗融汇1.禅净融汇2.台净融汇结社念佛元代大师1.中峰明本2.普度大师3.天如惟则4.楚石梵琦第九章至明清家家弥陀(公元14世纪—19世纪)明代祖师大德1.八祖莲池袜宏2.九祖藕益智旭3.紫柏真可4.憨山德清5.袁宏道与《西方合论》清代祖师大德1.十祖行策截流2.十一祖省庵实贤3.十二祖彻悟际醒4.二林居士明清净土信仰的传播第十覃兴净宗印祖鸿业(公元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净土宗的衰落杨文会居士印光法师1.生平事迹2.净土法门3.儒佛相合4.重视女教夏莲居居士弘一大师的净土思想第十一章启胜境人间净土(公元20世纪—21世纪)人间净土思想与实践1.太虚大师阐释人间净土思想2.印顺导师论净土3.证严上人的人间净土实践4.圣严法师、星云法师论人间净土当代庐山东林寺的净土宗弘传第十二章济群生蔷流寰宇(全球视角下的净士宗)日本净土宗教1.早期日本净土信仰2.法然上人与日本净土宗3.亲鸾上人与净土真宗4.融通念佛宗与时宗西方世界的净土信仰净土宗与普世宗教1.积极的标准2.消极的标准结语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