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多神山脚下,大小金川蜿蜒流淌于嘉绒藏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甲居神秘的"玛尼",梭坡、中路欢舞的"卓"和巴底、太平桥神圣庄严的"达勒嘎"……这些鲜活的地方性族群传统与世所熟知的汉语名词"跳锅庄",不仅是民俗学"我称"与"他称"的区别,也不能被轻率地理解为"类比性总称"与"个别专名"的类属关系,它们之间的不同是根本性的,是一个名为"嘉绒"的共同体在神圣与世俗之间践行的一套族群文化表述模式:在以"歌"与"舞"为表征的身体实践系统中,可以联结起嘉绒的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分辨出"我"与"他"的异与同、远与近。对于嘉绒人来说,"跳锅庄"不是游客"凝视"下的文化展演品,而是关乎其如何理解、表达传统与自我,如何在社会进程的实践情境中调整认同,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根本方式之一。 作者简介: 李菲,博士,厦门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目录: 目录: 引言 导论 第一部分实证与描述 第一章嘉绒:空间与族群 第二章事象:丹巴嘉绒跳锅庄 第二部分分析与阐释 目录: 引言 导论 第一部分实证与描述 第一章嘉绒:空间与族群 第二章事象:丹巴嘉绒跳锅庄 第二部分分析与阐释 族群表述与嘉绒世界观念 第三章世界图式的象征表述:嘉绒跳锅庄的起源 第四章圣俗之间的“第三种表述”:跳锅庄与仪式阈限 族群表述与嘉绒认同观念 第五章嘉绒认同的内部构成:跳锅庄的分类观念与实践 第六章嘉绒认同的多层次性:跳锅庄祭辞与空间观 族群表述与嘉绒传统变迁 第七章族群表述与文化记忆:右旋的象征阐释 第八章族群表述的对抗与整合:“边界仪式”枪锅庄 第三部分推进与反思 第九章族群表述:观念、逻辑与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