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是很避讳说“死”的,总怕一语成谶。人们往往被逼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生死问题。恰恰相反,从死亡的角度重新打量生命,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着。 在星云大师看来,主动提醒自己最终都会死去,培养自己“不怕死”的无畏智慧,生活得更积极、乐观,珍惜每一天。如果心怀这样的智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每个人都会欢喜而勇猛地活着。 向死而生,是最积极的人生观。现在的人,学习知识比较容易,学习当一个勇者比较困难。有的人平时逞强好胜,但在危难之前,容易为人收买,忘失身负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气。所以,真正的勇者,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是不容易成功的。美国的航天员在升上太空以前,都要修习禅定,因为禅定能养成一个人的勇气。当一个人在生死之前,都能无所畏惧,还有什么不能勇敢的呢?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百年佛缘》等近百种。 目录: 壹·生命的层次 生命在哪里?/002 生命的拥有/003 活着/004 为何而活/006 流传/007 生命四层次/008 生命七件事/010 维生之计/011 怎样活下去?/013 活力/014 希望在哪里?/016 开始/017 方向/019 目标/020壹·生命的层次 生命在哪里?/002 生命的拥有/003 活着/004 为何而活/006 流传/007 生命四层次/008 生命七件事/010 维生之计/011 怎样活下去?/013 活力/014 希望在哪里?/016 开始/017 方向/019 目标/020 幸福/022 爱/023 播种/024 跨越/026 积聚/027 累积/029 最好的享受/030 贰·四季人生 老人的智慧/034 老人的梦想/035 老人自爱/037 老人爱己/038 四等防老/040 老人五要五不要/041 归谁养/043 孝顺得失/044 虐待老人/046 四种焦虑/047 老人怕什么?/049 人生十怕/050 人生八怕/052 个人之怕/053 人间的忌讳/054 人间事/056 四季人生/058 新陈代谢/059 人生的站/061 结局/062 黄昏/064 匆匆/065 叁·与病为友 病的价值/068 生病/069 人之病/071 疗病五层次/072 吃药/074 身体衰弱的原因/075 防患之道/077 保健/078 健康八法/080 养生四法/081 健身运动/083 十项全能/084 病人百态/086 看护/087 病患家属/089 防治感冒五法/090 痔疮疗法/091 止痛的方法/093 健忘/095 上瘾/096 免疫/098 过敏/099 传染/101 打鼾怎么办?/103 有趣的香港脚/104 忧郁症/106 畸形/107 真正的盲聋瘖哑/109 苦味/110 肆·向死而生 寿命/114 长寿/115 过客/117 面对死亡/118 活不下去/120 走不下去/122 关于自杀/124 自杀前后/125 死亡/127 死前交代/128 婚丧喜庆/130 死的时候/132 归宿/133 轮回/135 演变/136 归源/138 涅槃/139 传承/141 悲剧/142 坟墓/144 杀手/145 最大的失去/147 伍·去留之间 谜底/150 无奈/151 升降/153 颠倒/154 迷思/156 迷失/158 幻想/159 妄想/161 痛惜/162 依靠/163 风险/165 人生死角/166 角度/168 生理/170 脱困/171 题目/173 年关/174 冲击/176 惩罚/178 检查/179 弥补/181 陆·生命的流动 流动/184 六度/186 与众不同/187 无形的可贵/189 内在的财富/191 物以稀为贵/192 不能挥霍/194 三八二十三/195 不如/197 宁可/198 好人不易/200 选择/202 判断/203 评价/205 位置/206 地位/208 荒地/209 双手万能/210 怀抱/212 殿堂/214 柒·人生的方向 人生的方向/218 人生的加油站/220 人生的“路”/221 人生的镜子/223 人生实相/224 人生之计/226 人生得意事/227 人生的危机/228 人生的劫难/230 人生七宝/231 人生八求/233 人生四不/234 人生八不可/236 人生十四转/237 人生十六问/238 人生七堂课/240 人生需要什么?/242 十全人生/243 三品人生/245 美化人生/246 举重若轻/247 和而不流/249 捌·走更远的路 发现/252 找到了/254 整理/255 勇气/257 承担/258 极限/260 化繁就简/261 快捷方式/263 快不得/264 不可能/266 不能错/267 不得已/269 有误/270 选/272 听什么?/273 毕业/275 磨/277 适合/278 易/279 时代的退步/281 舞台/283 跑道/284 锦绣/286从生命的万花筒解析人生,看见生命的真相。字字如阳光种子,落在心田。依循着《人间万事》书中透出来的光,我反复巡田,面对自己,巡访心中那块田。在忧伤与挫折之间,在欢心与鼓舞之间,欢喜阅读星云大师的文章,欢喜从《人间万事》里,寻得智慧的种子。 ——作家、记者欧银钏★四季人生★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生,春天百花盛开,充满无限生机,就像年少岁月,灿烂美好;夏天艳阳高照,万物欣欣向荣,就如满怀理想的青壮之年,热情奔放;秋天落叶飘零,大地一片萧条,象征老病人生,寂寞悲凉;冬天冰雪覆盖,凄凄岁暮残冬,正如人生之最后,逐渐萎谢而亡。 人之一生,有生老病死,恰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确实相仿。人间因为四季更迭而变化多彩,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得丰盛。如何才能活出丰富多彩的四季人生呢? 一、生命要像春天,繁花似锦。人到世间上来,童年时期有父母呵护,生活无忧无虑。及至青春年华,广交朋友,两性相爱,充满了理想。此时体力、精神都无比旺盛,虽不能呼风唤雨,但只要勤劳,世间的衣食总可温饱。然而生命的意义,不能只为三餐温饱,应该让生命活得像春天一样,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春天的生命,前途似锦,应该尽情挥洒,让似水的年华岁月充满了爱,有爱的生命才有希望,才能生生不息。 二、性格要像夏天,热情助人。人的生命要活得像夏天,充满盎然生机,尤其性格要像如日中天的太阳,热情奔放,为世界奉献,为众生服务。一个性格像太阳一样的人可以光照十方,让万物在阳光普照之下,跟着欣欣向荣。一个有阳光性格的人,自己沐浴在夏天的阳光之下,清晨可以欣赏朝日,黄昏可以观看夕阳,即使是日正当中,也可以在树下乘凉。所以,热情奔放的人生,可进可退,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人生。 三、行为要像秋天,沉稳内敛。春天、夏日过去了,秋天就会来临。这就如同人生经过了数十年岁月的磨炼,生命到了中年以后,思想、行为都到了成熟的阶段,也如五谷、果实到了秋天,慢慢结穗、成熟。人生经过了岁月的洗练,到了成熟的阶段,就知道如何传承、利世,如何用自己的成就,所谓“果实芬芳”来分享人间。所以,秋天的人生,不要悲伤年华老去。其实人生的精华,人生的意义,就在秋天成熟的岁月,甚至即使年届退休,也有“退而不休”的第二度春天再起。例如,过去是忙自己的事业,忙着照顾家庭,现在退休了,正好可以做社会的义工,可以更广泛地做善事。此时的人生,由于自己的智慧、经验丰富,所以一日的生命,可以胜过他人许多的岁月。 四、思想要像冬天,成熟稳重。人生到了冬天,思想臻于成熟的阶段,可以环游世界,广增见闻;可以含饴弄孙,增加欢乐;可以著书立说,立功、立德、立言。所以,人生到了冬天,不要以为是老之将至,其实冬日是功果圆满之时,只要留下的功果可为世人所爱,即使花朵枯萎凋谢,但是种子埋藏在土里,还怕没有萌芽、成长的一天,还怕生命不能再起吗? 无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只要能随缘自在,四季无不是光风霁月,晴空朗照。 ★死的时候★ 人生有两个大问题,一是“生”,一是“死”。人都是喜生恶死,其实不生哪里会死?因为有生才会有死。同样地,因为死了才会再生,所以生死是自然的循环。 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是一般人总是谈“死”色变。一个进步的国家,应该教育人民不要忌讳谈死。只是讲生,不去谈死,一旦面临死亡,才来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何不在平时就好好面对生死问题呢?能把生死完全了解,其实生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生死就如同早上起床就是生,晚上睡觉就是死,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都要生死一次吗? 或者早上出门,过了不久又再回来,这不也像是生死来去一次吗?人死如搬家,搬家是乔迁之喜,不应哀伤;人死如换衣服,破旧的衣服换一件新的,也是值得欢喜的事,哪里需要悲伤呢?假如人真能活到百岁,百岁的老人,发苍苍,视茫茫,齿牙动摇,看不清,听不到,走不动,难道就是幸福吗?平时家里的沙发旧了,换一套新的,汽车的引擎坏了,也要换个好的,为什么身体不能换呢?所以,人应该以平常心面对死亡。只是对于死时的一些问题,不能不有所了解: 一、亲友不能留。当一个人世缘已了,要告别世间而去的时候,再好的亲朋好友,既不能代替你死,也不能留你不死。此时只有抱着悲伤的心情,结束这段相聚的因缘。因此人不必等到死后再来怀念,生时就要相互提携、亲爱,免得徒留遗憾。 二、财物带不走。死亡的悲伤,何止告别亲友,尤其自己一生努力赚取的钱财,丝毫也不能随身带走。但其实也不尽然,生时如果能够立功、立德、立言,即使人死离开间,你的功德还是常留世间,何必一定要带走呢?一个人一生享受前人的给予,死后能留一些财物、功德给后人使用,不也是正常的道理吗? 三、身体当舍弃。人死的时候,不但身外财物不是自己的,就连身体也不是自己所有,这时只有黄土一抔,或者烈火一堆。但即使火化,也不是化为灰烬,人的生命是烧不了、埋不了,也死不了的。虽然身体带不走,但是无形无状的“心识”,还是会跟随我们于五趣六道中轮回。总之,人死后总有去处,就好像移民,就看是移民到哪个国家而已,也许是天堂、净土,或者人间、恶道,都有可能。 四、业报跟随去。所谓“心识”,也就是我们生前所做的善恶业,它能随我们投胎转世,所以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就像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每个阶段的生命,就由业识来串联,也由业识来决定去处,或善或恶,或长或短,或苦或乐。所以《三世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为人的所作所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好坏,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创造自己的人生。只要我们多行善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