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是理解中华文化精髓、奠定中国文史哲知识的必要架构。在这本由年轻学者写给年轻人看的书中,作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用口语化的语言,将浩瀚无边的国学学问,别具匠心地划分为“真”学问(历史)、“善”学问(哲学)、“美”学问(文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学术流变,化古板为活泼,化繁杂为简明,拉近了年轻人与国学的距离,使人得入国学之门,得窥国学天地。 作者简介: 邹濬智,台湾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助理教授。 目录: 序国学就像一座桃花源 楔子什么是国学? 第一章“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国学中的“善”学问──哲学之部 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的东周论坛 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两汉经学及经今古文之争 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晋之后分分合合的家学宗派 第二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国学中的“美”学问──文学之部 一、南、北文学的老祖宗 二、气势磅礡的汉代文学 三、一身傲气的魏晋文学 四、清旖并呈的六朝文学 五、百花齐放的唐宋文学 六、平易通俗的元明文学 七、迴光返照的清代文学──古典文学的全面总结 八、中国的美学问序 国学就像一座桃花源楔子 什么是国学?第一章“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国学中的“善”学问──哲学之部 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的东周论坛 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两汉经学及经今古文之争 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晋之后分分合合的家学宗派第二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国学中的“美”学问──文学之部 一、南、北文学的老祖宗 二、气势磅礡的汉代文学 三、一身傲气的魏晋文学 四、清旖并呈的六朝文学 五、百花齐放的唐宋文学 六、平易通俗的元明文学 七、迴光返照的清代文学──古典文学的全面总结 八、中国的美学问第三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国学中的“真”学问──历史之部 一、5月18日天气晴──编年体 二、听叔公大榕树下说故事──纪传体 三、床边故事大河版──纪事本末 四、我抄我抄我抄抄抄──杂史 五、古代公务员写的什麼东东──政书 六、地理类和史评类后话 国学的其他作者学养深厚,讲述深入浅出,以浅显易懂之笔调,导引国学之脉络调理,此系青年学子之福,读者置身如此风趣雋永之阅读氛围,如沐春风,洵为一大快事。 ——慈济大学东方语文系助理教授何昆益 本书由两条脉络构成:学术流变和文献发展。读者──无论是初高中的学生,抑或是爱好中国文化的人士──如能循此两大脉络细加研读,必能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框架,有更透彻的了解。 ——香港恒生管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袁国华 作者为每位作家与文学流派设计了匠心独具的标题,读者在读完每一章节的内容后,对照标题,必能体会这些章节标题的画龙点睛之妙而发出会心的一笑,对国学常识的记忆也深化入心。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中国语文系助理教授张淑萍 本书规循中国经典的真、善、美,为莘莘学子辟径出对经典的史学、哲学与文学的理解道路。书中标题俏皮新颖,拉近了时下年轻人与古经典间的距离。 ——中正大学台湾文学所助理教授解昆樺作者学养深厚,讲述深入浅出,以浅显易懂之笔调,导引国学之脉络调理,此系青年学子之福,读者置身如此风趣雋永之阅读氛围,如沐春风,洵为一大快事。 ——慈济大学东方语文系助理教授何昆益 本书由两条脉络构成:学术流变和文献发展。读者──无论是初高中的学生,抑或是爱好中国文化的人士──如能循此两大脉络细加研读,必能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框架,有更透彻的了解。 ——香港恒生管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袁国华 作者为每位作家与文学流派设计了匠心独具的标题,读者在读完每一章节的内容后,对照标题,必能体会这些章节标题的画龙点睛之妙而发出会心的一笑,对国学常识的记忆也深化入心。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中国语文系助理教授张淑萍 本书规循中国经典的真、善、美,为莘莘学子辟径出对经典的史学、哲学与文学的理解道路。书中标题俏皮新颖,拉近了时下年轻人与古经典间的距离。 ——中正大学台湾文学所助理教授解昆樺 作者于国文教学深有心得,艰涩典籍透过作者的舌灿莲花往往成为一则则平易近人的生活故事。本书让不能亲进作者课堂的学子亦能透过此书感受生活化的国学精髓。 ——佛光大学文学系助理教授郑玉珊 在这全世界兴起一片国学热的当口,本书的出版无疑能号召更多的年轻学子加入探索中国文化的奥义。 ——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苏建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