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


作者:文思,章太炎     整理日期:2014-06-14 17:06:16

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
  作为我国文史类科研成果最为显著的学府,北京大学对于国学典籍的传承和研究探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炎黄子孙的文化根基就隐藏在国学经典之中,国学的精华部分是经由历代大师们苦心积淀下来的;而那些弘扬国粹、孜孜不倦的大师,又大多和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大师级人物的鼎力支持之下,北大国学课堂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思主编的《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精选了章太炎、吕思勉、梁启超、刘师培、鲁迅等学者的作品或演讲录,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在智慧之光的引导下,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就让《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阻隔,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领略优美而深厚的人文风光;带领你跨越地域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走进北大国学课堂,聆听国学大师们充满智慧的声音。 
  目录:
  中国学辜鸿铭
  第一节(一)
  第二节(二)
  国学概论章太炎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国学之派别(一)——经学之派别
  第三节国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
  第四节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第五节结论——国学之进步
  理学纲要吕思勉
  第一节理学之原
  第二节理学源流派别
  第三节濂溪之学
  第四节康节之学
  第五节横渠之学中国学辜鸿铭
   第一节 (一)
   第二节 (二)
  国学概论章太炎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学之派别(一)——经学之派别
   第三节 国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
   第四节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第五节 结论——国学之进步
  理学纲要 吕思勉
   第一节 理学之原
   第二节 理学源流派别
   第三节 濂溪之学
   第四节 康节之学
   第五节 横渠之学
   第六节 明道伊川之学
   第七节 晦庵之学
   第八节 象山之学
   第九节 浙学
   第十节 宋儒术数之学
   第十一节 阳明之学
   第十二节 王门诸子
   第十三节 有明诸儒
  要藉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
   第一节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第二节 《史记》
   第三节 《苟子》
   第四节 《韩非子》
   第五节 《左传》、《国语》
   第六节 《诗经》
   第七节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
   第一节 自文字至文章
   第二节 《书》与《诗》
   第三节 老庄
   第四节 屈原及宋玉
   第五节 李斯
   第六节 汉宫之楚声
   第七节 贾谊与晁错
   第八节 藩国之文术
   第九节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十节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
  诗言志朱自清
   第一节 献诗陈志
   第二节 赋诗言志
   第三节 教诗明志
   第四节 作诗言志前不久,一个传教士为了赶时髦在他的一些文章的封面称自己为“宿儒”,招致了很多笑话。毋庸置疑,这个想法自然是十分荒谬的。在整个中国,可以很确定地说,还没有一个人敢大声标榜自己是宿儒。
  “宿”在中文中的意思是一个文人学者所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某个欧洲人被称作中国学家。《中国评论》中的广告语说:“在传教士中间,高深的中国学正在被辛勤地耕耘着。”接着它便罗列了一堆撰稿者的名字,并且声称他们相信这些学者的一切研究都是可信和可靠的。
  在这里,如果仅仅是试图了解所说的在华传教士勤劳耕耘的学问的高深程度,我们就没有必要将德国人费希特在其演讲《文人》中,或者美国人爱默生在《文学伦理学》中所言及的高标准去进行衡量。前任美国驻德公使泰勒先生被人公认为大德国学家,实际上,他却仅仅是一个读过席勒的几个剧本,在杂志上发表过几首海涅诗歌的译文的英国人,虽然他在其社交圈中被尊捧为德国学家,然而他自己是决不会在印刷品中如此自诩的。那些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一旦他出版了几个省市方言的些许对话或者是收集了一百条中文谚语,就会马上被予以汉语学者的称号。当然取一个名字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在不违背条约的治外法权条款的前提下,只要自己乐意,一个在中国的英国人可以将其称作孔子而不受任何惩罚。
  由于一些人认为中国学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开拓期,立刻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因此我们被引导着去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在新阶段,从事中国研究的人将不单单满足于字典编撰那样的简单工作,他们想要写出专著,翻译中华民族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他们不单十分理智并且论据充分地对它们进行评判,还决定挑战那些中国文学殿堂中最受人推崇的著作。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考察一下那些经历了上述变化的欧洲人,他们究竟具备何等程度的中国知识;其次,之前的中国学家都做了什么样的工作;再次,考察现在中国学的具体的实际情况;最后,指出怎样的中国学才是我们研究发展的方向。俗话说,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很容易将自己想象得比巨人还要伟大。然而,有一点必须要承认,既然侏儒拥有了位置上的优势,也一定能够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所以,我们将站在先人的肩上,对中国学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进行一番审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和先人相左的意见,希望我们不会被认为是在炫耀,我们只是自己利用了自己所处位置的优势而已。
  首先,我们认为欧洲人具备的中国知识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就表明学习一门语言知识所具有的困难已经被克服。翟理斯博士说过:“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会说一门语言,尤其是汉语中的方言是十分困难的。这种现象很早就在其他的历史小说中就有所表述了。”的确,即便是对书面语言来说也是这样。现在一个英国领事馆的学生,一旦在北京生活两年、在领事馆工作一两年,就可以大致看懂一封普通电报了。故此我们十分乐意地看到,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的中国知识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可是对那些超过这个界限的夸张之语,我们则感到十分怀疑。
  在最初的耶稣会传教士以后,马礼逊博士的那本著名字典的出版被公认为一切已经完成了的中国学研究的新起点。的确,那部著作可以看做是一座初期新教传教士的认真、热情,以及尽职尽责的纪念碑。在马礼逊博士之后的那批学者里,应当以德庇时爵士、郭士腊博士等人为代……P2-3
  ……





上一本:小欢的大学 下一本:寻根定律圣训简析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的作者是文思,章太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