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王阳明心学笔记


作者:韩博     整理日期:2014-05-25 12:16:31

本书结合王阳明的生平,详细讲解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一生起伏跌宕,由最初一心成为圣人——守仁格竹到被贬龙场后在阳明洞悟道,并最终悟出存善去恶、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他不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而且精通军事,他领兵平定江西民变祸乱、宸濠之乱和明朝西南部的盗贼。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作者简介: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今贵阳市修文县)学习,所以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他一生以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儒学的发展贡献尤为卓著。他创立了以“良知”为本体,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致良知”为实践目标,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的影响,不仅及于中国,而且波及日、韩等东亚国家,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阳明心学之存善去恶
  阳明心学所主张的最重要一点便是"存善去恶",也就是要做到时常省察克制,更要时时发现自己心中生出来的"恶"。一旦发现有"恶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唯有这样做了,才能在日积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也只有达到了"明明德"的境界,方能实现无善恶。正如王阳明所讲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无恶自然也就无善;没有善恶自然也就没有了私欲,一个人若是没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这样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第一节绚烂情感,净化心灵/002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002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004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006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008
  清净心,方避境由心生/010
  不如反求之切/013
  过不可怕,贵在改之/015
  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01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019
  目录:
  
  第一章阳明心学之存善去恶
  阳明心学所主张的最重要一点便是"存善去恶",也就是要做到时常省察克制,更要时时发现自己心中生出来的"恶"。一旦发现有"恶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唯有这样做了,才能在日积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也只有达到了"明明德"的境界,方能实现无善恶。正如王阳明所讲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无恶自然也就无善;没有善恶自然也就没有了私欲,一个人若是没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这样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第一节绚烂情感,净化心灵/002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002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004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006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008
  清净心,方避境由心生/010
  不如反求之切/013
  过不可怕,贵在改之/015
  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01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019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022
  第二节修身养性,心随意动/024
  有根方生,无根便死/024
  不受繁华而动于气/028
  修身贵在独知上下功夫/031
  保持务实本性/033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036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040
  常快活便是功夫/043
  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045
  第三节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049
  利他方能自利/049
  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052
  欲得天下,先得人心/054
  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057
  宽以待人,严以待己/060
  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064
  宽厚仁慈,深得人心/067
  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072
  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074
  第四节保持本心,至诚为人/078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078
  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081
  诚意只是循天理/082
  率性而为之/085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088
  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090
  臆不信,即非信也/092
  物在外,与身心意知是一件/094
  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097
  第二章阳明心学之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便是致良知。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有着双重性,即形式上的层次,是假名的良知,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禅;以及形式下的层次,就是孟子说的良知。"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文。"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良知遮蔽所造成的各种缺陷与弊端,所以致良知实际是人类最伟大的人性去蔽化改造工程,是王阳明一生学问思想最具总结性的定论。
  第五节良知不假外求,生而知之/104
  心灵与良知密不可分/104
  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107
  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109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成己/111
  良知四句教/115
  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118
  心也,性也,天也,一也/121
  夫吾之所谓真吾者,良知之谓也/123
  遵循良知,以不变应万变/126
  第六节苦中作乐,失意不失志/129
  忍辱方能负重/129
  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132
  何天高之冥冥兮,孰察予之衷/133
  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135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137
  依靠心学,化危为安/140
  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144
  第三章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创立的心学理论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那便是不可让伦理道德成为僵死的教条。王阳明极力反对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尤其反对言行脱节、只说不做的学风。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提出每个人都必须严格践行自己的德行,做到知行合一,将道德规范变成每个人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
  第七节知行合一,心口如一/148
  慎思之,笃行之/148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150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53
  不逆不臆,信守承诺/155
  素谋其位而行/158
  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160
  第八节心之所想,力之所行/163
  人生立志,志存高远/163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68
  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170
  立志不可敷衍了事/172
  玩物必然丧志/175
  第九节有一种养心方法是放下/177
  争名夺誉易自毙/177
  好高骛远要弃之/180
  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183
  过度贪婪,人生处处不如意/185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187
  人生达命自洒落/190
  放下私心,获得光明/19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做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就不可能成功;即使在学习各种工匠技艺时,若是没有志气与坚持不懈,也是不可能学成的。正如常言所说的:“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自古以来,但凡成大事之人,都是先立志;而没有志向的人,往往碌碌为无而终其一生。因此,想要做出一番成就,首先便要为自己确立一个志向,并坚持不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下去。
  王阳明极为赞同“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这句话。在王阳明的众多弟子中,不乏有一些不能立志,更不能立长志的人。每当遇到这样的弟子,王阳明都会向其讲述立志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志向。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非常好学,但是他在努力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学问并没有太大的长进。于是,满腹疑惑的他找到先生,向其请教这一问题:“为什么我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自我感觉却没有取得进步呢?”
  听了陆澄的问题,王阳明便根据自己日常讲学中看到的陆澄学习的情形,帮陆澄分析其中的原因,他说:“无论谁做学问,都必须要先建立一个根基,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循序而进。道家学说以婴儿作比喻,说得十分精辟。当一位母亲刚刚怀孕时,胎儿在其腹中还没有成形,那时还仅仅是一团气。但是,等到胎儿出生之后,会哭出声音,稍大一些后才会笑出声音;再接下来就是认识自己的父母兄弟,直到可以站立、行走、拿东西,最后天下的事情几乎无所不能。这都是由于他精气日益充足,筋骨也变得越来越强壮,大脑越来越聪明。这些并非是出生时就具备的,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本源。即便是圣人,也是建立在涵养的基础之上,才不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的。只有慢慢养成,才能立足于世间万物之间,任由世间万物随性而长。由于后来的儒学弟子们并不懂得格物的学说,才会认为圣人拥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能力,因此,才会妄想在刚刚做学问时,便将圣人的学问全部学完,但又怎么可能呢?”
  听了先生的一番话,陆澄连连点头称是。
  王阳明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在这里讨论学问,只不过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如果想要求得真学问,就必须立志。立志用功犹如种树,开始生根发芽,然后逐步长出枝节和树叶,再结出花果。但是,刚种植时,只管栽培灌溉,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空想有什么用?只要不忘记栽培浇灌的功夫,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刚开始做学问的时候也应当如此,立下志向,一定要朝此方向努力。”
  王阳明认为,只有立志,才有可能做成某事;一个不懂得立志,没有为自己确立专一目标的人,便无法做到心无旁骛,更不可能做到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努力。争名夺誉易自毙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功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辩。
  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无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传习录》
  王阳明的弟子孟源,一直以来都有着自以为是、追求虚名的坏毛病,对此,王阳明已经多次加以责备。一天,王阳明刚刚批评了孟源,有位朋友来向先生讲述自己近日所学所悟,希望得到先生的指正。站在一旁的孟源便先于老师开口说:“你现在所学的这些东西,可算是找到了我以往的那些老家当了。”
  王阳明说:“孟源,你又犯老毛病了。”
  孟源闹了个大红脸,正想为自己辩解。王阳明又说了一遍:“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他说:“这个毛病是你人生中的一大病根。好比在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能滋养到树根。如果在这棵大树的周围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枝叶遮挡阳光,下有树根盘结,它又怎么能生长呢?所以,必须将这棵大树砍掉,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不然的话,无论你再怎么努力耕耘栽培,得到滋养的也只能是大树的根。”
  在王阳明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诸多悲剧,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人们争名夺誉所致。很多人为了虚名,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陷入追求虚名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于是乎,为了毫无价值的虚名,而与人钩心斗角,打得头破血流,好朋友反目成仇,亲人相残。因此,王阳明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他甚至将“去人欲”视为“存天理”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他所说的:“只有去掉了人欲,才能真正认识到天理。”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追求虚名的人,只会无端地给自己带来诸多祸端,无法放下虚名,只会为了维持这一没有价值的东西而费尽心思,徒增人生道路上的苦闷与烦恼,无法让自己的人生获得难得的坦然。
  当时,在学术界也存在流弊,即程朱理学日渐虚伪,治学风气不正。王阳明曾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化:“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自私自利之实,诡辩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藉藉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后世良知的学说不再昌明,天下的人各自用自己的私心才智互相倾轧,所以人人都有私心,而那些偏执浅陋、琐碎繁杂的见解,虚伪阴险的手段,就更是达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他们都假借仁义的名义,而做着一些自私自利的勾当;巧言辞令来迎合世俗,用虚伪的行为来博得名誉;掩盖别人的优点而作为自己的长处;揭露别人的隐私来表现自己的正直;为泄私愤而相互争斗却认为是为正义而献身;阴险地互相倾轧还以为是疾恶如仇;忌贤嫉能却以为自己能主持公道;恣意放纵却以为自己爱憎分明。互相欺凌互相侵害,即使是骨肉手足,彼此之间也要分出个胜负高低、彼此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更何况天下如此之大,百姓事物众多,又如何能把他们看作是和自己一体的呢?这就难怪天下动荡、纷争迭起了。
  王阳明又说:“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
  从王阳明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明代的儒学即程朱理学已完全流于虚伪,士大夫之属讲的是仁义道德、忠信孝悌,而求的是声色利禄、富贵权势;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对那些“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自私自利之实”,“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的人深恶痛绝。他认为这是士大夫之属道德的沦丧和良知的失落。为了纠治这一流弊,他要唤起人们的良知,特别是士大夫的良知。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揭致良知之教,都是为了扭转世风,教人们言行一致、心从良知,传扬儒学之真谛。因此,他在给弟子们讲学时,尤其注重这一点,对于那些追逐名利之辈常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
  好高骛远要弃之
  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
  ——《传习录》
  在王阳明看来,为人最重要的便是踏踏实实,不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无论对待何种事情,都应当用心去做,一心想着做出一番大事而不屑于小事的人,是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他时常教导弟子,若想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
  公元1526年,王阳明的弟子钱德洪、黄正之、张叔谦、王汝止一起去参加会试,途中他们向民众宣讲王阳明的学说,却发现有些人并不相信。于是,他们回来之后,便将途中的见闻讲给老师听。
  听完他们讲述的情况后,王阳明说道:“当时你们是以何种身份讲学的?”
  “圣人啊。”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
  “那自然是了。你们以圣人的身份给人讲学,人家看到圣人出现了,当然被吓跑了,哪里还会听你们讲学呢?想要给人家讲学,首先就要将自己扮成愚夫愚妇的形象,这样讲学才有人愿意听。”
  听了老师的话,钱德洪说道:“如今,想要发现一个人品质高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此话怎讲?”王阳明问道。
  钱德洪回答说:“就拿恩师来说,您犹如泰山出现在众人面前,那些不懂得敬仰之人,大都是有眼无珠。”
  “可是,与平地相比,泰山远不如其广阔,平地怎么可能看见泰山呢?”王阳明这句话,其实指出了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毛病——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弟子们听了此话无不悚惧,顿时明白了先生的意思,都不再吭声了。
  在《传习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下属官员长期听王阳明讲学,一日对王阳明说:“先生的学说十分精彩,只是我每天都必须处理大量的文件、案件,十分繁忙,没有时间去做学问。”
  王阳明听了他这番话后,对他说:“我什么时候教你放弃文件、案件而去空谈学问了?既然你每天都有大量的公事要做,就理应从公事上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当你判案时,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说话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有求于你而故意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繁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他人的诋毁和陷害而按其意愿去处理。其实,这些念头都是存在于你内心之中的私欲,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必须仔细省察克制,唯恐心中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公事全是切实的学问,如果抛开了事务去学反而会不着边际。”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反对空谈学问,十分强调要在实际事务中学习和运用学问,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把学问与实际事务分割开,要把学问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因为这才是做学问的根本目的。





上一本:寿康宝鉴 下一本: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王阳明心学笔记的作者是韩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