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为“书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全书分为“书与人”“人与书”“书与我”三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本书内所涉及图书多为著名作家、学者和出版人的现当代散文经典,作者包括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沈从文、汪曾祺、萧红、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郁达夫、老舍、冰心、胡适、刘心武、张炜、陈丹青、钱理群、陈平原、谢冕、孙郁、姜德明、俞晓群、陈子善等,字里行间渗透着高雅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味。 “读书写字是我最内在最本能的需要,也是我生活的常态,所以一直以来我与书本和文字为伴,不曾离开。那或写在纸上,或经键盘敲打出来的不只是文字,还是生命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自我滋养的方式,也是感受生活之美和生命花开的最自然最愉快的途径。曾于无数个阅读、书写、沉浸抑或冥想的刹那,体会源自生命深处的诗和音乐,平静愉悦,心怀欢喜。——陈艳敏”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电子报社副总编。中国新闻学院文学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硕士,曾获全国“韬奋新苗奖”。历任教师、电视播音员、记者、编导等职,曾在北京外企在线开辟人物访谈专栏,著有专访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面对面》和《与23位跨国企业销售总监面对面》。热爱文学写作,在《中国青年报》、《每日新报》读书栏目、《中国之翼》、新华网副刊频道等有随笔作品发表。同时修习国画。 目录: 序1第一辑:书与人无可挑剔,又有所保留 --读林徽因《林徽因美文》3 命运多舛,又光明璀璨 --读丁言昭《悲情陆小曼》6 为了爱情 --读徐志摩《爱眉小札》11 即便纠结,却也刻骨 --读夏真《民国韵事》14一切纷繁,俱往矣 --读蔡登山《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与友人》19 半世飘摇,一世风流 --读胡兰成《今生今世》23 女人的琐碎 --读张爱玲《流言私语》29 "痛苦的人生,服毒的人生!" --读萧红《萧红自传》31序1第一辑:书与人无可挑剔,又有所保留 --读林徽因《林徽因美文》3 命运多舛,又光明璀璨 --读丁言昭《悲情陆小曼》6 为了爱情 --读徐志摩《爱眉小札》11 即便纠结,却也刻骨 --读夏真《民国韵事》14一切纷繁,俱往矣 --读蔡登山《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与友人》19 半世飘摇,一世风流 --读胡兰成《今生今世》23 女人的琐碎 --读张爱玲《流言私语》29 "痛苦的人生,服毒的人生!" --读萧红《萧红自传》31 饥饿的写作 --读萧红《萧红散文精品选》36 艺文的闲谈 --读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38 流年的平静叙说 --读周作人《流年感忆》42 几分随意,几分任性 --读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44 低徊,但却生动 --读沈从文《沈从文散文》48 娓娓道来师友情--读汪曾祺《谈师友》50 一本不完整的自传--读胡适《四十自述》52 人文风流背后的痛苦与黯然--读钱理群《父父子子》53 浮华落尽,是怎样的人生?--读钟叔河《记得青山那一边》57 戏里戏外的多变人生--读章诒和《伶人往事》60 往事--读章诒和《伶人往事》序言想到的63 执着的认定--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67 "写作是为了不自杀"--读史铁生《写作的事》68 发轫于苦难的写作--读史铁生《宿命的写作》69 一边突围,一边行走--读史铁生《病隙碎笔》71 幸福的挂牵--读迟子建《北方的盐》75 温柔的笔调--读龙应台《魂牵》77 渐变的人生--再读三毛《温柔的夜》80 无他,无我,无挂,无碍--读杨耀文《文化名家谈佛录》83 惯有的温暖与纯净--读泰戈尔《泰戈尔散文选》86 向自身精神的黑暗宣战--读钱理群《生命的沉湖》88 无奈与彷徨--读孙郁《走不出的门》94 透过历史回望现实--读孙郁《文人的左与右》104 难以倾尽的热爱与眷恋--读谢冕《红楼钟声燕园柳》113 真诚有如呼吸--读余杰《沉默的告白》116 平凡之中的发现--读陈丹青《多余的素材》119 浪漫如诗,但也苦涩--读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123 沉默,或是另一种难言的苦痛--读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129 往事如烟--读《万象》编辑部《那些人那些事》132 黑暗中若隐若现的亮光--读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136 爱,像不灭的亮光--读贾平凹等《真情》140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读墨雪《枕边小品》142 神圣的召唤,心灵的归属--读白玛娜珍《生命的颜色》144 向内的修行--读胡因梦《生命的不可思议》145 粗糙中的原始真诚--读高建群《狼之独步》149 办公室里的赤裸故事--读胡晴舫《办公室》151 长大与蜕变--读《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153 一切都是真的--读谢茂松《水生涯》154 朝着灵魂的向度寻找出路--读摩罗《悲悯情怀》156 生命是接连不断的庆祝--读奥修《生命、爱与欢笑》162 享受生命的花开--读奥修《没有水,没有月亮》164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读《六祖法宝坛经》178 第二辑人与书说不尽的往事流连--读姜德明《书边梦忆》185 被文化串接的生命--读俞晓群《人书情未了》188 读书和交友的乐趣--读陈子善《素描》191 "享受人的生活"--读梁实秋《梁实秋读书札记》194 人到中年读闲书--读朱小棣《闲书闲话》196 有书为伴--读杨小洲《快雪时晴闲看书》199 藏书之乐--读纽顿等《买书记》201 随遇而读,自在欢喜--读董宁文《我的书缘》204 将书本化为生活的智慧--读黄永武《爱庐小品·读书》208 对书籍的天生热爱--读刘易斯·布兹比《书店的灯光》212 除了你,只有书--读俞晓群《这一代的书香》217 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读俞晓群《前辈:从张元济到陈原》226 摒弃学院派的窠臼--读苏友贞《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231 小女子的随心解读--读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234 第三辑书与我在书店239也谈读书241有书的快乐245 怀念第三极248 福州·时光书吧251 书的厚度254 买书257后记260 迷人的抗争--序陈艳敏"书文化"系列丛书 "读图时代"的提出,好像就是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老照片》开始的。出版之始,意气洋洋的出版者,充满了把握大众文化发展先机的自豪。应该说,在转型的中国,在不断寻觅与探索文化发展思路的中国,"读图时代"的提出确是具有挑战的一笔。当然,如同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大众文化批判"和"大众文化辩诬"之争至今不衰一样,在中国,纷争也渐渐由此发展起来。话题早已由"读图时代"扯到了"影视时代""电玩时代"以及许许多多高新科技产品"攻城略地"的现实……忧心忡忡的读书人传递出更多的不安--从大众文化的流行所掀起的"娱乐至死"风潮,从电视、网络文化的繁盛对经典阅读的挤压,从文字阅读的失缺而导致的人类想象力和情感意境的覆没……几乎所有曾经在西方文化批判浪潮中出现过的预言,似乎已毫厘无失地在中国大地上重演着。我对流行文化并无偏见,甚至对电视、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敬意。且不说传媒的进步无不意味着民主的进程。单就人的文化权利而言,那些健康无害的、娱乐身心的大众文化产品,对民族性格的养成、社会风气的引导、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铸造,功不可没。但我们又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公交车里,手不释卷的中国人,还曾成为外国记者艳羡的风景,三十年后,公交车上、餐桌前,竟已幻化出一个个沉湎于iPad或手机短信、微信的身影。这使我想起二十几年前在日本电车上看到的一幕:飘挂于车厢的漫画,车厢里的站客们,津津有味地观赏着那些漫画,时不时发出傻傻的笑声……当时就想,天天浸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难怪世界讥讽你们成了"经济动物"!看今天的中国,当然不能只看拥塞在名品店里一掷千金、颐指气使的"土豪"们,不能只看蜂拥于旅游景点,高声大嗓、举止无忌的游客,也不能因为金字塔上"到此一游"的涂刻,使我们对本民族素质的评价落入自暴自弃的深渊。但我们真的不能不为本民族越来越少的读书量而惭愧。"浅阅读"的流行,使我们不能不对本民族精神风骨、情感深度和审美格调的前景,抱以更多的忧虑。这就是当陈艳敏女士把厚厚的四摞书稿摆在我面前的时候,令我吃惊,又使我倍感欣慰的原因。一位"痴书"之人,把自己读书的感悟与大家分享。这些感悟,并不深奥,但欢喜由衷。我注意到,从1998年9月读加缪的《置身于阳光和苦难之间》,到2014年2月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再到今日四本读书随笔的结集出版,这中间竟有着十六年的时间跨度。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十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艳敏女士始终在坚持阅读,并不间断地把它写成文字。阅读和写作时那种"心怀欢喜"的境界,是不能不感染我们的。使我们沉迷的,还有她多年读书养成的思考特色,这些构成了一个阅读者和言说者的个性魅力--她长于从众多经典著作中汲取精华,又自觉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区别开来,更注重捕捉书中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加以优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在的心得与感受,向读者呈现人文之美、文化之美,给读者传递从容、沉稳、专注状态下的阅读体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经过了时间滴注和书籍熏染的迷人气息,在浮躁的当下,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将吸引更多人成为读书之人、迷书之人。对熙熙攘攘的当下,可谓之"迷人的抗争"。"书话"之体自古有之,辑选有鲁迅、周作人、郑振铎、阿英、唐弢等人的近代书话丛书,也曾读过。"书话"与"书评""读书随笔",虽有内容的交叉,但在文体上还是略有不同的。前者更具书卷气和考据风格,后者则更重思想的阐发、情感的共鸣,触类旁通的感喟。"读书随笔"类的书籍,近年时有所见,但成如此规模者并不多。我很欣赏山东画报出版社策划这套"书文化"系列丛书时,对大众文化时代阅读心理的关照。它从四个方面,展示了好书对人类精神滋养的不同角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传承,展示经典对于人生的恒久魅力,以及灌注于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光辉;《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通过萃取众多作者羁旅作品中的精华,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采特色、山川景致和人文内涵;《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通过对烹茶煮饭、莳花弄草等生活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讲述居家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向读者呈现浓郁的生活之美、情趣之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艺术氛围与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怀和艺术特质。从总的格局不难看出,出版者既吸收了当下文化界思想论辩的成果,追求丛书的品位,又保持着此前早已呈现的对大众阅读的尊重。这恰恰从一个角度证明,思想的活跃与论争,无论对论争的哪一方,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大有裨益的。是为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即便纠结,却也刻骨--读夏真《民国韵事》 一 封建礼教与新思潮的碰撞造就了一个风流浪漫、鲜活激荡的时代,赋予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追求真知与真爱的机会、自由和梦想,也酿成了许多旷世的辛酸与无奈,或欣喜或悲哀,或明亮或黯淡,或决绝或隐忍,或凋零或怒放,无不令人唏嘘感叹。命运的力量无可抵挡,身置其中,冷暖自知,却无以替代。全书以民国为背景,以情爱为主线,围绕胡适、沈从文、胡兰成、鲁迅、徐志摩、徐悲鸿等一代风流人物及其身边众多女性的情爱故事展开,不仅涉及到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许广平、张兆和、廖静文,还牵引出威廉司、高青子、范秀美、蒋碧薇等花花草草和枝枝蔓蔓,使我们看到人类追求幸福和真爱的本能,也使我们看到人性共通的弱点。然而每一个瞬间似乎又都是真挚的,热烈的,美好的,绽放的。即便纠结,却也刻骨,由此值得记取、纪念。这是一本女性写的书,这在字里行间都能有所察觉。作者以一个女子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情怀给予了书中人物以诸多的同情、理解和包容,对其中的女性更是给予了特别的悲悯与观照。时光不再,逝者如斯,作为后人和旁观者,虽爱莫能助,但字里行间、话里话外,作者还是以一个女子善良的视角对女性流露了一份特别的同情与关注,面对个人命运之中某些无法更改的不公事实和尘埃落定的凄苦人生,常常不自觉地站到了女性和弱者的一边。同为女人,我觉得这点倾向和偏倚是可爱的。如果没有对人性深入的理解与洞察,就不会有如此的情感和立场,如果不是同为女人,就不会对女人有如此的体贴与发现。而每一种写作,或许又都与彼时彼地的环境、心境有着不可切割的关联,十月怀胎,想必作者在著作此书时的心情是美好而闲适的,正如她在书的扉页所题:"此书致我的孩子。从早春到初秋,他一直蛰居在妈妈的子宫,与妈妈一起阅读、思考、书写。"她的文字随意、随性、不拘一格,自由发挥但又不自以为是,以一个性情女子灵性的察觉与猜度,尽可能地去还原才子佳人已然逝去的旧事轶闻,又自觉地避免了武断,与当事人保留了适当的距离和应有的尊重,给读者留有了更多理解和想象的空间。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虽不时跃然纸上,穿插其中,但又未破坏故事的结构脉络,读来轻松有趣又发人深省。此书于2010年1月出版,不由得想起,那个"蛰居在妈妈的子宫,与妈妈一起阅读、思考、书写"的宝宝也该呱呱落地了吧?书拿到手里,作为读者的我心头都掠过了一丝暖意,作为妈妈和她的孩子,又该是多么美好的纪念和记忆啊! 二 看完了《民国韵事》,也写完了一篇书评,但感觉意犹未尽,还想说点什么。那便是关于爱。这本书以爱情为主题,篇篇围绕爱情展开,那么爱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结束?爱是唯一的吗?人的一生究竟会爱几次?怎样叫爱得多?怎样叫爱得少?当情感和理智发生了冲突,究竟该忠于理智还是该忠于人性?似乎都是些无解的问题,然而许多的世人仿佛仍在为情所困。当被问及"要怎样两个人才能走到天长地久"时,作者夏真的回答似乎给爱情蒙上了一丝阴影,她说:"没有永远的爱情。爱情要么在相处中转化为亲情,要么像烟花那样激情燃烧后熄灭。要么因为得不到,而给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假象与痴想。"这三种情况在她的书中都有案例可以佐证:在相处中转化为亲情者,如钱钟书与杨绛;如烟花般激情燃烧后熄灭的,如徐悲鸿和蒋碧薇;因得不到而给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假象与痴想的,如金岳霖之于林徽因。继而作者又补充道:"'让两个人走到天长地久的'肯定不是爱情。"那么是什么?什么是爱情?没有了爱情,为什么还要"走到天长地久"?她的回答给爱情至上的人们,或者说给对爱情仍然抱有热烈幻想的人们难道不是一个晦暗的打击吗?然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似乎又是永恒的。也许正是如此,胡适的身边才有了众多的"兰花兰草",苏曼殊才有了"情与禅之间的踏刃而舞"和一生中的四次"情劫",沈从文才有了他的"白玫瑰与红玫瑰",而且人们无从知晓,热烈单纯的大诗人徐志摩的心思又曾几度在陆小曼与林徽因之间徘徊呢?走在爱的路上,心中依然会有迷惑,穿过爱的云雾,似乎也无法找到爱的真相。(《民国韵事》,夏真,外文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爱,像不灭的亮光--读贾平凹等《真情》 在这本书中,编者收录了36篇"至情散文"(封面语),这么说,没有夸张,这的确是一本很感人的散文集,显然作者是用人性化的视角,经过了一番精心筛选。无论是歌颂亲情、爱情、友情,还是歌颂偶然的一次邂逅产生的美好记忆,似乎都能唤起人性中无比感人无比美好的情感,每一篇文章似乎都散发着永久的人性的光辉,使人的心灵得到涤荡和净化。这样的文字很朴素,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然而这样的文字却让人难忘,或欢快或沉重,都一样的朴素和真实,是因为这样的情感,实际上就存于每个人的心中吗?每天每天,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之中,愿望达成着,也破灭着,主宰着命运,又被命运主宰着,在这样的起伏和波折之中,支持我们不倒的,究竟是什么?也许就是《真情》中讲述的,蕴含着爱的,各式各样的真情。其实人生的险恶并不可怕,只要有爱存在,我们就有生存的力量。父母之爱,情人之爱,朋友之爱,手足之爱,甚至陌路人之爱。爱,就像不灭的亮光,永远给人以温暖和慰藉,给人以生存的勇气,并引导人们,找到内心深处的幸福。写到这儿的时候,想起你,有泪涌在眼里……(《真情》,贾平凹、史铁生、梁晓声、阉纲等,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小女子的随心解读--读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 "残阳秋雨深山寂,纳兰公子长太息!"本来就凄楚缠绵的纳兰词一经多愁善感小女子的随心解读,便更显阴柔哀婉,忧伤低徊,不得舒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贯穿始终,愁肠百结,是徘徊又徘徊。安意如将纳兰容若的这份惆怅归结为天赋的性格,与生俱来,不得解脱。有了这份天生的性情,即使生活在现实的"福禄"之中,纳兰公子依然一幅多愁的模样。是他的错吗?生命蕴含着诸多的秘密,有时终生不得开解。冥冥之中他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在走,解不脱,放不下,安意如的想象更加重了这种踌躇的气息,随时将人置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之中。而作者对纳兰公子原本是欣赏有加的,因此我们不要怪罪她的过度引申和臆想。同样纳兰词,世人均可有不同理解,有时实在是依心情而定,从中各取所需。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由得会发出如纳兰好友顾贞观那样的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不看旁人解读,但观《饮水词》,纳兰公子时而"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时而"心绪凄迷""泪偷零",时而"洒尽无端泪","失意每多如意少","情深我自判憔悴"。于心结深处,苦极之时,徒悲"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于心结深处,苦极之时,"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生得富贵,却不眷尘俗,为情所困,郁郁终生。该书从首都机场购得,作者于每首词下均能铺陈出自己的独到感受,虽不乏一己的揣测与偏执,但也自有它的价值。 二 纳兰纳兰,容若容若,他一个男儿身,怎若女儿般愁肠百结?和彼时自己的心绪相纠结,惹得我都想填词作赋发感慨了,只可惜,我空有感情,没有才情,憋在胸口吟不出啊。纳兰心有千千结,真不知若无词赋相托,他将如何存活?而无穷无尽的纳兰词,却似浩淼烟波,一愁到底,寻寻觅觅,觅觅寻寻,辗转又辗转,梧桐兼细雨,多情又薄命,苦尽甘不来,唉,一声叹息!(《当时只道是寻常》,安意如,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