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至今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常深藏于民间,又世代传承,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娱乐性等共同特征。体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俗体育、民间体育和民族体育,不仅活动形式多样,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千百年来对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优选化趋势的增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迁、西方文化的融入以及我国目前城镇化改造的实施,加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无形、易逝和口口相传等特性,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加速消亡的严峻形势。鉴于此,“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获得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编号:13&ZD140)。作为该课题的首席专家,本人与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0余所高校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承担了这一课题。课题组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经过3年的共同努力,在各地文化部门和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手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结项成果,课题组将正式出版一套“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按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分,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一卷,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卷,台湾地区一卷。每卷将收录15个左右该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该非遗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项目起源与历史沿革、器材道具设备、表演形式或内容,以及传承与发展等5个方面。每个项目收录图片约20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我们期望,“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的出版,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增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但让我国广大民众更加了解本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发展,同时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群和民族了解中国古近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促进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贡献一分力量。丛书主编陈小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