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礼仪的伦理学视角”的研究成果,致力于从伦理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礼仪。基本的思路是从分析礼仪道德在传统道德中的地位开始,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礼仪的道德本质、道德结构、道德功能及运行机制,全面地概括和整合礼仪的伦理道德内涵,揭示将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有机结合的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和机理,礼仪在传统和现代融合中的发展趋势。 全书共七章。**章主要阐述中国礼仪与道德融为一体的特征,分析我国礼仪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礼仪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分析礼仪的源流和历代思想家对历史的论述,揭示礼仪在传统思想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三章主要阐述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礼仪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比较分析共性和个性,揭示礼仪是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处;第四章主要阐述礼仪的道德精神,分析礼仪的道德本质、道德类型和道德机制,揭示礼仪道德的优势;第五章主要阐述礼仪道德的结构,分析礼和礼仪的层次性,揭示构成礼仪和礼仪道德的基本要素;第六章主要阐述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分析礼仪的道德功能及实现途径,揭示礼仪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第七章主要阐述和谐社会的公民礼仪,分析中国礼仪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和谐社会对公民礼仪素质的要求,揭示加强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规律性。 作者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系统而深入地分析礼仪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1)礼仪是一种道德。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礼教”是“德治”的重要内容。 礼仪是蕴含伦理学意义的“仪”,它是“礼”德的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善良的人性,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规范的人伦。“礼”和“礼仪 ”表现道德本质的方式是不同的。“礼”表现道德精神,“礼”是一种精神,而且是一种“善”的精神;“礼仪”表现道德行为,“礼仪”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善”的行为;“礼”通过“礼仪”表现出来,“善意”通过 “善行”表现出来。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与道德的关系如水乳交融。具体地说,礼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仪是“礼” 德的表现形式;从领域、内容上划分,礼仪是社会公德,它的内容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层次、形式上划分,礼仪是行为道德,礼仪作为礼德的外部表现,主要是一种道德行为,礼仪的道德结构转换,遵循从礼德的意识到礼德的规范,再到礼仪行为的顺序,这是一个从思想观念到规范准则,再到行为活动的发展过程;从部门、行业上划分,礼仪是职业道德,它是蕴含着不同的职业的特征,适应不同的职业需要的礼仪。 (2)礼仪的道德机制。礼仪道德机制的实现,要求从社会的礼仪规范变成个体的礼仪意识和价值目标,*后变成个体的礼仪行为。首先,礼仪教育使人们接受礼仪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价值目标,从而内在地要求人们发生礼仪行为;其次,礼仪管理使人们遵守礼仪道德规范,从而外在地要求人们发生礼仪行为;再次,礼仪教育和管理使礼仪规范变成社会的共同要求与个体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要建构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礼仪教育,使广大公民增强礼仪意识,掌握礼仪规范,学习礼仪准则,从而把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变成个人的礼仪行为。 (3)礼和礼仪的结构。“礼”和“礼仪”作为包含着精神的行为规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其一,礼的基本结构。包括礼、礼仪和礼教;其二,礼仪的基本结构,包括礼仪意识、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其三,礼仪道德的基本结构,包括礼仪道德意识、礼仪道德行为和礼仪道德习惯。礼仪道德意识、礼仪道德行为、礼仪道德习惯是礼仪道德活动的三维结构。礼仪道德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道德的认识水平、情感趋同和内心信念,它是人们进行礼仪行为选择的内在机制,只有在礼仪道德意识的指导下,礼仪才是一种能动自觉的道德活动,礼仪道德并非抽象思辨的纯粹的社会意识,而是一种实践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它才能发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完善人的本质的作用。礼仪道德的践履,使人们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礼仪道德行为的实践中促进人与社会的完善,从而形成了尊礼重德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对礼仪道德践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它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客观的社会力量。 (4)礼仪的道德功能。首先是“行为调控”。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修正,从而将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符合礼仪道德要求的范围内。其次是“人格完善”。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礼仪的意义、内容和作用,从而将礼仪的要求内化、沉淀、转变为人们的人格素质。礼仪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一是以礼“引”德: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二是以礼“显”德: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三是以礼“保”德: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5)和谐社会礼仪教育。和谐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礼仪文化追求“秩序”,要求人们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达到“安定有序”的目标;礼仪文化追求“尊重”,要求人们尊重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达到“互爱互敬”的目标;礼仪文化追求“合作”,要求人们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达到“团结协作”的目标。因此,礼仪素质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素质,礼仪教育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在礼仪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礼仪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重点,整合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安排好教育的内容。采取在教育内容上,实现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系统介绍与行业特点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礼仪,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从理论上看,开拓了礼仪研究的新领域,对礼仪进行伦理学分析是礼仪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将礼仪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致力于挖掘和阐述它的思想内涵,将增加礼仪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丰富礼仪学的内容。从实践上看,为加强礼仪教育提供了思想素材,为加强道德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礼仪的传统积淀性、规范约束性和民俗渗透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