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作者李仕春)在已有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作进一步的研究,书中包括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上古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近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等。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作者李仕春)在已有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作进一步的研究。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模式都是在追述中进行创新,都是在充分回顾前修时彦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式的论述,从而形成开放型的理论框架。 绪论部分交待本书写作缘由,以及本书所选课题的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通过叙述普遍语法在语言学史上的传承关系,认为我们应改变传统的用印欧语眼光研究汉语(即把印欧语的结构移植到汉语并以为是汉语结构)的做法,应该从更高层次上借鉴西方语言学史上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同一个语言问题总是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做法。在回顾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复合词语义构成特点改传统汉语复合词的七分法为二分法,改过去按汉语词的结构构建造词法体系为从发生学的角度和语义构成的角度推演出汉语造词法体系,挖掘汉语构词和造词的特点。 第二章在勾勒上古汉语构词法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把数量、频率、义项、构词方式是否完备等四个方面作为判定单音词复音化在上古汉语进程中的标准。针对朱庆之、唐子恒等认为“越是口语性强的作品复音化程度越高”的观点,本书提出汉语复音化之初越是口语性强的作品复音化程度越高,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却反过来,越是书面语性强的作品复音化程度越高的观点;针对徐通锵、周荐等认为“复音单纯词是单音词复音化的桥梁”的观点,本书提出复音单纯词、是汉语造词的副产品,不是单音词复音化的桥梁,它只是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表情达意而采用的一种辅助形式;对汉语中单音词复音化的现象进行了重新探讨,说明类概念的形成在单音词复音化中的作用,而后介绍了上古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 第三章在描写中古汉语构词法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特别论述了汉语构词法在以汉译佛经为主的佛教类语料中的发展。认为中古汉语的构词法在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是同步发展的,包括单音词复音化的程度,各专书中各类复音词占复音词总数的百分比以及各类复合词占复合词总数的百分比等等。指出在中古时期佛教类语料和中土文献中都是联合式构词法的能产性大于偏正式构词法,并且两者在能产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这是该时期构词法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基于此,本书对《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发表的沈怀兴论文中的观点“偏正式构词法一直最能产”提出了商榷性意见。解释了中古时期联合式构词法最能产的原因,介绍了单音词义变造词的心理机制,运用现代语言文字学理论分析了训诂学中的“反训”现象,同时指出“反训共词”也是词义变化的一种,但占的比重非常小。最后,总结出中古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 第四章对专书复音词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认为目前学界主要集中在上古、中古时期文献中的专书复音词,对近代汉语文献中的专书复音词研究的比较少,不能反映近代汉语构词法发展的概况,进而介绍了专书复音词统计的新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对近代汉语几部有代表性文献中的复音词进行了统计,最后总结出近代汉语构词法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探讨近代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 第五章通过《毛泽东选集》中统计出来的有关复音词的数据并结合其他学者统计的数据看现代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概况。为了认识现代汉语中复音词词义和其构成成分————词素义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义素构词————探讨复合词构造进一步细化,探讨了复合词义变造词的心理机制。最后,论述了现代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书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