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宗族


作者:闫爱民     整理日期:2021-12-28 03:13:00


  秦以后天子之族称为皇族。皇族的划分,与商周以“时王”为中心的划分一样,也是以在位的君统帝系来区分的,但规模要比殷商王族大得多,亲属范围涵盖也要宽泛得多。唐代划定皇族内的亲疏关系,规定是“九庙之子孙,继统为宗,余日族”(《旧唐书·职官志》)。也就是说,凡是继承帝位的五世宗亲,称为“宗”,属于皇家的近亲,可称为宗室成员;其出了五服的人则泛称为“皇族”,是为疏属,也可称其为皇姓。各姓皇族因王朝统治时期长短不一,宗族规模各异,王朝存续时间长的,皇族延续长达二三百年,皇族人口繁衍可到十几万、数十万,形成遍及全国的多分支性的巨族。如汉代的皇族刘氏,可谓天下第一大族。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天子在明堂袷祭列祖列宗,参加助祭的诸侯王、王子侯、宗室子就有一千多人;而这一年统计“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吴顷、楚元之后”(即刘邦和他兄长吴顷王刘仲、楚元王刘交的后人),竟有十余万人(《汉书·平帝纪》),对这些人,朝廷都是有属籍登记在案的。王朝时间短,或二三世即宗庙倾覆的,皇族人数寥寥,有的甚至被斩尽杀绝,无有孑遗。南北朝时皇族内讧惨烈,自相屠杀者史不绝书,及新朝更代,有些王朝的皇族,除去少数宗支外,几无生存者。皇族是最有权势的宗族,也往往是最倒霉的宗族,难怪南朝宋顺帝刘准被杀前哀叹:“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南史·王敬则传》)
  皇族的管理机构,自秦朝起逐渐完善。秦汉时设立宗正管理皇族事务。宗正源于周代的宗伯,王莽时曾一度将其名称改回,仍称宗伯。南朝的萧梁王朝将宗正的机构称为宗正寺,为后世长期沿用。
  皇族成员有属籍,各朝宗正的皇族管理机构都要定期将族人的出生时间、嫡母和生母姓氏、嫡庶身份、封爵官职、婚丧嫁娶等状况一一登录簿籍。这种登记称“属籍”,或者称“宗籍”,是一种皇族的户籍册。登入属籍的族人,享有各种特权,受到朝廷的保护,而失去或被开除出属籍的皇族则失去这种特权与保护,与庶民无异。汉代有属籍的皇族远属,有全家免除赋役的特权,如汉文帝四年(前176)下诏:“复诸刘有属籍,家无所与。”(《汉书·文帝纪》)复,指免除赋役。王莽的新朝虽然短暂,但他即位后,认为王氏与姚、妫、陈、田四氏均出身虞舜,所以以此五姓为皇姓,诏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汉书·王莽传》)一下免除了五姓的赋役。
  周朝以后,历朝有“八辟”或“八议”之说,有八种人可以据此在法律上给予优遇,其中有“议亲”一条。议亲就是要考虑皇亲的因素,宗人犯罪可以减刑甚至免于处分。朝廷对于皇族中叛逆及不肖成员的处罚,首先是开除其宗籍,废为庶人,使其丧失特权,不再受朝廷的保护。汉景帝时,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平乱后,景帝立即削去了与吴王有联系的楚元王之子刘艺的属籍,“毋令污宗室”(《汉书·景帝纪》)。
  皇族的宗室成员受封为贵族,有地位也有权力。西汉诸侯王有管理地方及统兵的权力,而且封地广大。吴楚七国之乱后,景帝、武帝屡次削藩,藩王的参政权被取消,皇室遂成为食封贵族。两晋南北朝常任用宗室在朝辅政或出朝镇守重镇,权力较大。然而皇族这种过多过密参与朝政、权势膨胀的情形,又导致它的迅速衰落,皇族内讧惨烈。唐代宗室封爵,不给土地和民户,给予官职,却不许赴任,成为富贵闲人。
  汉唐时期皇族发展的趋势是从参政到不预政,走在权力衰退的道路上,但在富贵的名分上并没有降低,只是实际权力和地位下降了。唐以后这种趋势继续发展,除了皇族中的近亲在经济上富有、社会地位上尊贵外,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影响了。
  皇族的远亲和没有爵位的宗入,不但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权势,在经济上贫穷者也为数不少。俗话说,皇帝老子也有几门穷亲戚。那些支脉疏远的皇族,穷困潦倒者大有人在。西汉末年被赤眉军推上皇帝宝座的刘盆子,虽是皇族,却不过是个放牛娃。号称中山靖王刘胜后裔的皇叔刘备,也只能靠织席贩履为生。北魏孝明帝下诏:“宗室子女,属籍在七庙之内,为杂户滥门所拘辱者,悉听离绝。”(《魏书·肃宗纪》)此时王朝尚未改易,昔日列祖列宗之金枝玉叶,已沦为“杂户滥门”家中的妻妾仆隶了。
  P11-14
  归纳历史上的宗族活动现象,宗族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传世久远、形态多变、成员日众、功能转换和影响深远。
  宗族的组织传世久远。宗族萌芽于氏族组织,诞生于殷商时代,到了周代宗族制度臻于完善。其后出现危机,跌跌撞撞地延续下来,时而衰落,时而复兴,迄今至少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与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相伴而生。作为社会群体,它比中国历史上其他社会组织都要持久,而且现在还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宗族的形态多变。自殷商宗族成型以来,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大致说来,宗族组织经历由贵族化走向庶民化的过程,早期是团结贵族的宗法组织为主要形态,到后来和睦同族的庶民组织成为基本形式。近代社会以来,受西方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宗族也在变革和进一步调整,宗族这个传统古老的社会组织又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
  宗族的成员日众。在宗族的演变历程中,其组织的贵族性在减弱,并由贵族组织逐步转到庶民组织,族权也相应地由强变弱,由集中到分散。与此同时,宗族组织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也日益众多。宗族扩大化趋势首先发生在贵族、士族,然后在庶民化过程中达到高峰。
  宗族的功能转换。在早期贵族和土族宗族的时代,宗族在功能上以政治功能为主,族权与政权或多或少地结合在一起,宗族是政权的有力帮手,宗族的活动也多与政治有关。宋以后宗族功能转为以社会功能为主,宗族与特权彻底分离,它以兴办义庄、族田、族学等多种形式,倡导族人互助,济贫恤老。近代以来,宗族以发挥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为特征,成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方面。
  宗族的影响深远。以上宗族的这些变化,说明宗族对社会有着强烈的适应性和积极的应变能力。它既对古代社会有着深刻影响,又能够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组织原则、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和社会角色,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显示出其韧性和生存力的顽强,使得宗族在历史进程中传世久远。
  宗族产生于古老封闭的自然经济社会,到开放的现代工业社会依然能够顽强生存。宗族有它的局限性,但又表现出很强的适应力。宗族是传统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群体,宗族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说“温故知新”。从宗族过去来看它的未来,宗族会如以往那样,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环境。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的宗族和宗族文化,也会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新的活力。对于宗族和宗族的未来,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避免片面性,以便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





上一本:经验与心得 下一本: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宗族的作者是闫爱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