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上海石库门生活习俗


作者:赵李娜     整理日期:2021-12-28 03:10:42


  第二,单体平面。后期石库门的层数开始增加至三层,单元占地面积更小,平面更紧凑,三五开间的传统平面形式已极少采用,而多代之以大量单、双开间平面,以两间一厢及单开间为主体。功能上开始适应当时上海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卧室、厨房等,部分家庭还有汽车车库。另外,在两层楼房的楼梯平台处开始利用空间设置亭子间,用来出租给来沪谋生之人。后天井也由横向改为纵向。
  第三,房屋结构。后期石库门里弄住宅采用混合结构,豪式桁架,局部构件如晒台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屋面开始用平瓦。基础大多数采用碎砖灰浆混凝土,少数采用钢筋混凝土。
  第四,材料与装饰。后期石库门里弄在建筑材料上也有了很大改善,木料也由国产的杉木改为进口的美松。在装饰上,中国传统题材逐渐减少,受西式建筑影响的装饰题材增多。出现了非常细致的西洋纹样模仿,特别是建筑的细部。墙面多为清水的青砖或红砖,石库门的装饰纹样丰富,增加了里弄人口处的识别感。总体来说,后期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特点为:总平面布置排列比较整齐,皆有较好朝向,支弄数量增加,建筑密度仍偏高,里弄宽度在4米以下,仍存在交通和消防隐患;天井由横向改为纵向,与客堂间对齐,三开间二厢房住宅围绕天井建造走马阳台,单开间住宅密度高,为改善通风和采光,降低库门围墙,前部二层,后部单层上搭建木晒台,也有底层灶间上面建亭子间的。
  一般来说,三开间两厢房石库门民居绝大部分是早期建造的,的确是早期石库门无疑,如位于汉口路与河南中路转角处的兆福里,占地面积0.42公顷,弄内有三开间两厢房单元9个,五开间两厢房单元3个,所有房屋都为砖木结构,实为典型的早期石库门房子。然而对于两开间一厢房的石库门房子来说,因建造时间有先有后,且有不少是为了利用土地而与三开间单元或单开间房子镶嵌拼接建造的。为了切合实际和便于区别其建造时期,常用厨房屋顶为铺蝴蝶瓦的坡屋顶,归入早期石库门民居类;建造年代晚的,厨房屋顶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者原始结构为亭子间钢筋混凝土楼板,归入后期石库门民居类。单开间石库门民居,建造年代较晚,归入后期石库门民居类。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被称为“广式房子”的民居,建造年代与后期石库门相当,也归人此类。-因其建筑风格、性质比较特殊,故此专门叙述。
  “广式房子”于20世纪初出现于广东人聚集的上海杨浦、虹口和闸北区,其特点为整体布局联排式,砖木立贴结构,高两层,坡屋面;每单元一个开间,平面布置底层为前客厅,后有一层的灶间,二层为前后卧室;设备简陋,多数有水、电,无煤气和卫生设备。居住者多为工人,3至4户合住一单元,如杨浦区的八埭头、虹口鸿安里、黄浦九江里和荣寿里。关于“广式房子”称谓来源及建筑风格,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类民居由于房屋较低,外观类似广州城市中心的旧住宅,居民亦大多数为广东籍贯人士与日籍人士,故有此名,亦有称“东洋房子”者。然据学者实地调查与研究,发现此类房屋并非从广东移植而来,观察上海附近的老式住宅可知这种高两层、底层直接向街道开门、两层木板墙的建筑在清代江南市镇很常见,如朱家角民居。
  P14-15





上一本:课堂观察与分析--会话分析路向的探索 下一本:汉字丛谈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上海石库门生活习俗的作者是赵李娜,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