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世界礼仪文化


作者:刘青,邓代玉     整理日期:2021-12-28 03:05:45


  第一章 解码世界礼仪
  第一节 礼仪与国际礼仪简介
  在西方,“礼”一词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认的准则。至于平民百姓,则只要求他们遵循统治阶级的法律、供权贵们奴役驱使即可。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要求不谋而合。
  “礼”是人们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而“仪”无非就是各种礼的仪节、仪式。礼仪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被人们所认同又被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简单来说,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礼仪一词,在西方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要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语范围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西方的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对礼仪的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例如,西方人为了维持和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半”、“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举例来说,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
  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印度、古埃及,亦或是古中国,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欧美的礼仪在中世纪更是达到鼎盛时期,文艺复兴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烦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雅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可见,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和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更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等。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交流频繁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访问、贸易、谈判、结盟等诸多国际行为越来越需要规范化,国际礼仪便应运而生,成为国际交往中需要遵守的规范与准则。
  国际礼仪是指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对外表示尊重和友好的惯用规则,是比较通用的礼仪。与一个国家内的礼仪规范比较,国际礼仪又发展了一步,成为逐步被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和接受的规范。
  现代的国际关系较之过去已有了惊人的发展。首先是交往规模从20世纪初的50多个独立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75个,再到目前近200个联合国会员国;其次是现代生活频率加快,各国之间的交往已越来越频繁;再次是国际交往的内容不断丰富,参加国际活动的人员空前增多。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礼仪礼节和禁忌,因此国际交往中的礼仪活动要复杂得多、敏感得多。一个精心安排的欢迎仪式,能使来宾一踏入被访国就能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个圆满的欢送仪式,也能给来宾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反之,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东道主与外宾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历史不断发展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国际礼仪也在发展进步。
  现代国际礼仪就其内容而言,包含着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们中有的已形成国际公约,例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际上有其约束力。其余大部分则在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
  第二节 国际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出国旅游、经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往来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掌握国际礼仪成为我们走向国际时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国际礼仪是我们维护自身形象、向外宾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交际形式,其最重要的精神在于对他人的尊重、对环境的尊重、对一切生命的尊重。要得体地运用国际礼仪,首先应对它的特点和原则有一定的了解。
  一、国际礼仪的特点
  第一,必须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为基础。现代的国家关系应当是完整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与封建割据、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之间的关系,宗主国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关系不同。不论国家大小强弱,主权应当一律平等。
  第二,除双边关系发展外,国家间多边往来大量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因此在礼仪的具体做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新的做法。
  第三,国际礼仪的内涵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军事国防以及民间往来等各方面、多层次的国际往来,也都依据一定的礼仪形式进行。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许多公司、企业都设有专职礼仪人员或公关部门。
  第四,礼仪活动更加讲求实效,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具体安排更加灵活。例如领导人之间的会谈更加重视其实质性:日程安排更加紧凑合理;举行宴会讲究礼仪但不事铺张;参加宴会的人数有所压缩;宴会上发表正式讲话的次数有所减少;动员群众参加的大规模场面减少;互访代表团人数减少;生活接待更加注意安全、舒适、便捷等方面。
  P1-3





上一本:源心往事 下一本:礼仪教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世界礼仪文化的作者是刘青,邓代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