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计方式、家庭规模、家庭观念等不断变迁的背景下,“不招不嫁”这种婚姻形式经历了从最初不被接受到普遍被村民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招不嫁”与传统的嫁娶婚、上门婚不断冲突磨合的过程,是双方家庭不断博弈的过程,也是传统与现代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白族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构传统。许沃伦著的《祖荫博弈与意义建构:大理白族不招不嫁婚姻的人类学研究》围绕“不招不嫁”双方家庭之间的无限博弈展开论述,其中婚后孩子的姓氏选择是“不招不嫁”婚姻中最核心的问题。孩子姓氏的选择既是“不招不嫁”带来的结果,也是人们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双方家庭的继嗣问题,以保证祖荫的延续。当然,“不招不嫁”也带来了如家庭认同感缺失、因孩子姓氏争执导致家庭不和等问题。 许沃伦,201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族群认同及当代少数民族婚姻家庭变迁。主要代表作为《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凤翔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地项目、国家民委基地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等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