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帮助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增强语言规范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笔者从大量资料中对中国人常见的语病作了一次大“盘点”,并力求做出科学、清晰的解说。全书从理论上把病句分为语法、词汇、修辞、逻辑、其他五个部分。书本结合大量来自生活的实例,对病句分别做出诊断。各章节既前后连贯,又相对独立,读者随便从哪一章哪一节读起都没问题。 笔者在写作时广采博收,参考了大量传统和新兴媒体资料,并吸收了语言学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中的病例力求丰富、典型、鲜活,能说明问题;发现有争议的病句一般回避之,有的则表达了个人的看法。这些病例,除了笔者平时搜集的以外,还有些来自各类书刊、报纸及网站,其中,引用《咬文嚼字》的最多。 本书不是一本“高考复习资料”,它面向的是社会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所论述的问题比高考试题涉及的范围自然要广泛得多。它既适合大中专院校中文及相关专业师生与中学教师使用,也可供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各种语言文字工作者)在日常交际、工作、著述和演出活动中作参考。本书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到知识,增长智慧,获得技能。 从普及的层次上来说,文化纠错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除了公众人物会被媒体曝光进而吸取教训外,很多人可能没有自我纠正的机会。这套丛书的推出,正是因应现实的需要和改善与提高大众文化形象而产生的。 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对仍然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通识进行一次普及与推广。这是对不恰当地否认和摒弃传统文化从现实角度进行的一次反动,是对仍然活着的文化进行梳理。而其更深层次的隐喻是,我们要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文化的无知而口无遮拦其实际是一种虚伪,一种作秀。我们时代的浮躁正在于我们很多人不好学习而好表现。所以强调学习的精神,对于当下的国人尤其重要。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通识的学习,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化标识。所以当有人把国外著作中提到的孟子翻译成“孟修斯”的时候,我们虽觉可笑,更觉可悲。 对于文化纠错和提升文化形象来说,这套丛书中是一个开端。 本书为系列丛书之一,它列出了中国人生活与写作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提出纠正方法,帮助读者避免交流中的误解与歧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