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研究,传统分析配价旨在从动结式组成部分的配价推导出整体的配价,但动结式作为一个整体,其句法语义特征无法完全还原为其组成部分的特征。本书基于认知语言学关于复杂事件的概念结构的分析,从动结式整体所体现的概念结构出发对其进行分析,避免了还原论的缺点,解释了已有研究难以解释的一些现象,对于汉语句法语义研究有一定借鉴价值。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其他语法现象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旨在从动结式的概念结构出发来研究其句法配置,也即动结式的配价,以期达到对相关现象的合理解释。本书所说的动结式是广义动结式,除了带结果补语的粘合式动补结构,还包括补语表示趋向的动趋式。全书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绪论和前三章是总论,第四章到第七章是分论,第八章是结语。 绪论,界定概念,说明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讨论已有的研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从动词和补语的配价出发来推导动结式配价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正确解释动结式的配价现象必须从动结式整体的概念结构出发。 第二章,讨论动结式的句法核心,为概念结构的确定做准备。本书认为动结式的句法核心为动词而不是补语,其原因是动词负载了决定动结式范畴归属的形式特征。 第三章,讨论概念结构和概念显现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三类事件————运动事件、变化事件和廓时事件————的概念结构,本书的主体就是按照这三类事件来组织的。这三类事件都由主事件和副事件组成,主事件有四个基本的概念成分————凸体、运动、路径和衬体。运动事件和变化事件有自动事件和使动事件的分别,使动事件的主事件增加了使事这个概念成分。第二部分,建立概念成分显现的原则。概念成分的显现原则是:凸显的概念成分优先显现、独立显现,并与凸显的句法位置匹配,采用凸显的价形。 第四章,讨论表达运动事件的一般动趋式。指出,衬体[处所]的句法位置体现概念显现原则;“在+处所,,的位置符合时间顺序像似性;以“来、去”为补语或补语的组成部分的动趋式的配价主要与主事件衬体的可预测与否有关;动趋式的动词与补语是结合表达还是分离表达取决于二者的概念距离,一方面在于各自的凸显程度高低,一方面和副事件的类型有关;带双宾语的动趋式,其宾论元不能出现在宾语位置是为了避免违反动词后只能有两个句法位置的限制;“起来”无标记,“起去”有标记,成立受限制。 第五章,讨论表达变化事件的动结式。总论,狭义动结式的配价与其概念结构的关系。讨论主要与价数相关的个案:自动动结式使动化成立与否与其使事的凸显程度有关;原来认为是补语指向动词的一类动结式概念结构并非完全一致,体现的事件类型有差别,价数因此不同;自动动结式“我喝醉了酒”后的“酒”这类成分出现与其自身的凸显程度和主事件与副事件联系的可预测性有关;概念成分的可预测性影响其句法表达;反身行为概念化为自动事件还是使动事件受人的注意模式及事件的ICM制约。 第六章,继续分析表达变化事件的动结式。主要论点包括:宾语必须前置的动结式,其补语所代表的结果状态因为可预测程度低,所以凸显程度高,成为焦点,独立占据句尾位置,宾语必须前置;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典型是“给予”类而不是“夺去”类,“给予”和“夺去”类双及物动结式的句法分布差别是其概念结构差别造成的;构成动结式的词项对动结式价质有所影响;概念成分受影响程度的大小制约其句法表达。 第七章,讨论表达廓时事件的动结式。这种动结式主要是补语表达时体意义的动趋式。这种动结式的宾论元能否出现在“把”字宾语位置和话题位置由其受影响程度决定。“起来、下去、下来”后面不能带宾语与廓时事件接近自动事件有关。 第八章,结语,总结全文。指出从认知角度出发可以达到对现象的完全解释,但只能达到部分预测,这是由语言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